“在农家书屋办学就是‘种文化’,让中老年人学时事政策和现代知识,让孩子们有个‘第二课堂’。”夏昭炎说,“乡村之美主要在于自然,但诗意的美却离不开文化。”今年85岁的夏昭炎是全国道德模范、湖南科技大学原文艺学教授。退休后,夏昭炎回到老家——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居住。十多年来,他与老伴儿杨莲金在家乡崇文兴教、涵育乡风、反哺桑梓。他们拿出自己仅有的积蓄,创立书屋、开办学校、成立活动中心。在当地,夏昭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热心人、新观念的倡导者和新乡贤的代言人。(11月1日 《光明日报》)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之美 ,不仅在于自然风光旖旎秀美,还在于人情风俗之淳朴。所谓“衣冠简朴古风存”,一群有文化的农民,一个有文化的乡村,才能让乡村的诗意之美更加动人、可人,成为游子心中永远的牵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热心人、新乡贤的代言人,夏昭炎显然深谙其中的道理。他开办农家书屋,传播文化知识;他传递科学知识,引领农民健康生活;他开设道德讲堂,涵养文明乡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让农村到处飘散文化气息,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毫无疑问,当下,乡村振兴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道路更加通达,环境更加优美,卫生更加整洁,农民正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和幸福。可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一些农村空心化比较严重,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依然短缺。因此,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让乡村更加文明,显得尤为迫切。
发挥新乡贤的知识引领作用,让学文化成为农民的自觉追求。新乡贤拥有的丰厚知识是新农村建设的宝贵财富。如何发挥他们的知识引领作用,是一个重大课题。类似夏昭炎这样,回乡开办农家书屋,传播文化知识,就是一个好办法。“设立阅览室、学习室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并发动学生亲友为书屋捐赠书籍。”农民有了学习的地方,有了学习条件,再有榜样的引领,才会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文化中来。
发挥新乡贤的科学旗帜作用,让科学成为农民心中的信仰。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在一些地方,科学之所以没有成为农民的信仰,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固然是重要原因,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宣传科学的切入点不是那么精准,群众未必喜闻乐见,也不一定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让他们从科学中得到实惠,他们才会建立起对科学的信仰。乡亲们缺乏医疗保健知识,夏昭炎看到了这一点,办起了“老年学校”,让科学知识引领乡亲们的健康生活,这就是旗帜的作用。
发挥新乡贤的道德高地作用,让文明蔚然成风。践行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引导,也需要发挥新乡贤的道德高地作用。新乡贤对乡村公益事业是充满热情的,他们能用老百姓的语言把道理讲得生动、透彻,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因此,以新乡贤为依托,开办道德讲堂,讲述传统孝道、传统美德、时事政治、法律法规等,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村里生根发芽,让现代文明在村民心中开花结果,体现的不仅是担当精神,更是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怀。
夏昭炎曾在日记《永远的家园》一文中写道:“回到老家是我一生中最无悔的抉择。是的,我终于找回了自己,找回了我的生活,找回了我的家园。”夯实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需要更多的夏昭炎。期待有更多像夏昭炎这样的新乡贤在农村做一颗文化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杜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