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获悉,在国家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正在参与制定《主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和《直播行业打赏行为管理规则》,预计年底前将出台。《直播行业打赏行为管理规则》出台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目前网络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赏、高额打赏和未成年人打赏三大问题。相关人士介绍,所谓激情打赏就是一定时间内的不断打赏,对于这类行为平台应当在产品策略上进行调整,给用户设置冷静期。“比如你的打赏频次和金额超过设定的阈值,平台就会进行提示,建议用户冷静一下。”(10月29日《泉州晚报》)
这几年,直播经济如火如荼,不但各路人士纷纷入场,资本也对其青睐有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直播经济在繁荣的背后,也是乱象频发,除了一些平台和主播为了赚取更多的打赏和利润,涉嫌违法违规,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之外,仅从粉丝打赏的角度来看,就“丑闻”频出。比如,孩子拿父母的血汗钱对主播进行巨额打赏,有粉丝为了打赏女主播贪污几百万公款,等等。
如此种种,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与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及时介入,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参与制定管理规范和规则,就显得很有必要,也是监管部门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按照相关人士透露的消息,《直播行业打赏行为管理规则》出台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目前网络直播打赏中存在的激情打赏、高额打赏和未成年人打赏三大问题。这三个问题,实际上也是近年来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质疑的主要问题。
在平台规则以及当事主播的诱导之下,一些粉丝为了占据所谓的“打赏榜一哥”“打赏榜一姐”位置,在短时间内频繁打赏,这就是所谓的激情打赏。为此,“规则”将对这种现象进行重点整治,为用户设置“冷静期”,当用户的打赏频次和金额超过了设定的阀值,平台就会进行提示,建议用户冷静一下,或者是暂时停止该用户的打赏。对高额打赏的管理方面,则会要求平台对单笔打赏的最高值进行限制,超过最高值,则无法进行打赏。
至于这几年引发最多讨论,也招致最大质疑的未成年人打赏问题,则是要求直播平台通过完善规则和技术来进行规范,比如,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尽量减少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也可以对现在的青少年模式做进一步的完善,加强对未成年人用户的精准识别,限制未成年人的在线时间,等等。
互联网世界是虚拟的,但其所产生的后果却并不虚拟,所以,必须用现实中的规则,来规范虚拟世界的种种行为,让其在一种健康、良性、规范的轨道内运转。即将出台的行业规范,瞄准的正是直播打赏中纠纷颇多的几个领域,可倒逼平台进行修缮和升级。如果平台拒绝完善规则,提升技术,避免纠纷,那么,就可能招致处罚,同时也在竞争激烈的直播领域逐渐被淘汰。(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