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护航 让文明之风满长安

浏览 14

  摘要:共七章五十六条的《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提升公民文明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以来, 已近整整两年。

  两年回望,因为有了这一条例的加持,西安处处可见文明的繁花盛开,文明城市创建的质地更加坚实有力。车让人和人守规,成了一对彼此须臾不可分离的“对子”,绿色出行和室内禁烟逐渐蔚然成风,旅游文明与好客传统相互促动,鲜艳的红马甲、流动的文明传播者遍布城市各大景区,从疫情期间的爱心车队,到高考中的爱心送考,城市交通运输行业的大义担当有目共睹,“爱我秦岭”和垃圾分类不断深入学校机关、厂矿企业、居民小区;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复工复产执勤岗,在守望城市万家灯火之中,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坚守初心履行使命,把核心价值化作脚踏实地、挥汗如雨、公而忘私的一次次惠民便民为民行动,更有无数普普通通的市民群众、在校学子、外地游客,在一次次扮靓城市、建设家园、增益美德的大考中交出了文明有礼、孜孜奉献、文化自信的高分答卷,着着实实构筑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厚实底色。

  文明之风醉养人。《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以法治的取径和话语方式,让精神文明建设与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语境无碍接通,通过每一个都市栖居者、建设者、奋斗者依法自觉规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使得依法治理和文明自塑走向春风拂面的“合题”。其动人处恰在于法治语境中接地气、重实效和宽频度的行为逻辑。那些独居西安气质的内容,包括文化传统的赓续、红色文化的亲近、秦岭山水的守望等等,都更加推动着个体道德自律和普遍规则他律在热络互动中走向互通。这两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要把边界理清、公约数放大,集合众智、群策群力,公平持正、日就月将,严格依法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就能不断塑造恒定的公民道德行为、城市文明风尚,也将打造出融入厚重文化积淀的城市精神与城市品位。加之与城市与时偕行的制度规约、治理作业组合发力,其正能量充分涌流的价值自然会润泽每一个常在长安、常来长安、常望长安的人们,也“造福”未来。

  与我们笃定的目标相比,与广大市民群众的期待相对照,文明城市还是一道“在路上”的郑重“大考”。我们也深知还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关节点上,有无法矫饰的缺漏和不足。但依法治理、崇德向善的信心和方位,如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信念一般坚如磐石。只要更加凸显刚性与威慑,在落实环节更加注重节奏、限度和技巧,对占用消防通道、行人闯红灯等陈旧性问题,毫不犹豫地给以过筛子、梳篦子一样的刚性治理;对涉及面广的“一盔一带”、旅游文明等关键节点,必须深入调查摸准脉,开方根治;对共享单车摆放、社区垃圾分类等复杂性问题,更要以《条例》为牵引和逻辑主线,“智慧”牵引、多方发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尽快梳理出有效治理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