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内卷”这个词火了。“内卷”的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然而,最近这个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11月9日《中国青年报》)
“内卷”本是个学术用语,如今,被一些大学生用来形容自己所处的处境:在挣学分、写论文、考级考证、社团工作、课外活动乃至于恋爱、找工作等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得到的收益却没有显著增加,甚至是停滞不前。比如有大学生说,任课老师对某篇论文作业的字数要求是5000字左右,但不少学生为获得更好成绩,选择写到8000到10000字甚至更多,结果老师对每个人的论文打分基本差不多,因为能获得满绩的学生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大学生陷入“内卷化”状态,一方面,与高校进入“严”字当头的时代有关。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2019年,教育部印发文件,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拒绝“水课”进课堂,实现“管理严起来、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效果实起来”。
如此一来,大学生“划水”也能毕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大学的教与学双方不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学生自然感受到更大的学业压力。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明明忙忙碌碌,学得很刻苦认真,但是好像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并没有提高太多,甚至没有提高。这就生产了“内卷”情绪。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内卷化”状态,也与就业竞争越来越大有关。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所处时代早就不是“考上大学即可躺平”的时代,别人在进步,自己却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注定会被淘汰。正如一大学生所说,想做科研,有人发的论文更多更重要;想玩社团,有人的兴趣和专业水平更高;想找工作,有人简历上积累的证书和经历更多……如此,同样会生产“内卷”情绪。
大学生的“内卷”情绪,无论是由“严”字当头的学业所致,还是由竞争激烈的就业所致,都不该只用来贩卖焦虑,并被“内卷”情绪消磨了斗志。应将“内卷”情绪化作动力,比如,学业压力其实也是学习动力,将学业压力变为学习动力,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回报。同样,激烈的就业竞争也应是一种学习动力,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争取到想要的东西。若一边吐槽自己的“内卷化”状态,一边继续做“咸鱼”,这种“内卷”情结就是对自己的内耗。
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极限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内卷化”现象(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只是暂时。同样,大学生的学习“内卷化”现象也是暂时,只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一种坚韧的毅力,新的学习境界终会打开,新的学习收获终会扑入怀抱。(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