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歌单里排名第一的是哪首歌?”“未来十年你的人生规划?”“有没有被甩过?”最近,这种别人能够匿名向自己提问的“提问箱”越来越得到年轻人的钟爱。只需要在朋友圈或是微博发出一个提问链接,便能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匿名提问,问题类型涵盖了学习、生活甚至是隐私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释放好奇还是解答困惑,“匿名提问箱”正在为当下的互联网社交建立全新的互动关系。(1月4日《扬子晚报》)
据介绍,“匿名提问箱”的玩法相对比较简单,注册后,将自己的页面分享到朋友圈或是微博等社交平台,分享的露出页面里会有“快来匿名向我提问吧”这样的提示,你的同学或是朋友就可以来匿名提问了。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助人”行为,实际上在“助人”的同时也在“助己”。因为自己回答了陌生人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也化解了自己的困惑。
如今的年轻人生活在纷繁多变、加速发展的时代,从学校到社会、从家庭到职场,各种压力呼啸而至,难免会产生一些失落、孤独、焦虑的情绪,这些情绪需要有一个出口。“匿名提问箱”的出现,无疑为这些年轻人释放情感提供了一个全新渠道。现实中,人们对于情感等问题,在熟人面前往往羞于启齿,而在“匿名提问箱”中就少了顾虑,情感问题、学习问题或是职业规划、个人理想等都可以提问,也会得到相应的回答。不管是自己向别人提问,还是自己解答别人的提问,都能在过程中收获愉悦,感受着“来自陌生人的关心”。
除去释放好奇和坦诚交流的功能,“匿名提问箱”的火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安全距离”属性,解决了当下年轻人的一大社交困惑——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也称社交焦虑障碍,这对正常社交和社交正常化形成了挑战。不能不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社恐”,但并没有泯灭“交往”的欲望,只不过是将这种情感诉求倾注在网上。所以,通过“匿名”的方式构建的安全社交距离,让一些年轻人重新燃烧起了“交往”的欲望,也似乎成了一些年轻人“社恐”的保护色。
不过,对于“匿名提问箱”,我们应当理性对待,既要看到它助人助己、化解困惑、满足社交诉求的正面作用,也要看到其背后的负面因子,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游戏,而不能成为依赖。正如专家所表示,“匿名提问箱”容易让人产生对“匿名社交”的依赖,这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如果长期依赖网络,没有线下的“面对面社交”,“交流”的能力就会退化。因此,无论是化解自己内心失落、孤独、焦虑的情绪,还是纾解所谓的“社恐”症,关键还是要从“线上”走到“线下”,和家人、同学、朋友建立起健康正常的社会关系与交流方式,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社交自信、社交勇气和社交本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