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扶贫”贵在文化扎根

浏览 13

  摘要:一边是各地政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乡村振兴”规划实施,另一边,不少年轻的村民在信息获取不畅的情况下仍在“逃离家乡”。这样的状况,如今在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的农村正在逐步改变。(8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这个变化得益于同济大学扶贫对口支援首创的“柔性扶贫”。2013年开始,由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彭婧发起的美丽乡愁公益项目,开始对云龙县的“乡土文化”进行梳理,把这里的历史文脉、经济发展前景等制作成图、文、视频Vlog并行的“乡土文化读本”,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青年不爱农村、不在农村发展”的难题。由此看来,让农村青年记住“乡愁”的“柔性扶贫”,贵在潜移默化地让乡土文化扎下根,进而增强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需以文化铸魂。乡村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乡村的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在新形势下,文化的振兴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重要支撑。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城乡区域差距较大、农村农业现代化薄弱,乡村文脉的传承与创新亟待引起重视。

  “柔性扶贫”贵在回应问题抓关键。紧紧抓住乡土文化这个根本,运用新的手段不断创新载体,面向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为农村青年了解当地文化搭建平台,有效回应了一些青少年“对家乡文化知之甚少、对家乡发展漠不关心”,尤其是青年外出打工致使乡土文化原有的代际传承链条出现断裂的问题,为智力扶贫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可谓虚功实做,可圈可点。

  “柔性扶贫”重在抓住育人根本。乡村振兴,人是主体,是根本动力。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接续,是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的重要战略。只有乡村的年轻人爱家乡、愿意留在家乡并反哺家乡,贫困地区才能从根本上脱贫。以文化人,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让年轻人了解、熟悉乡土文化,重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需要讲究方法,注重循序渐进,用“乡土文化读本”健壮文化根系,增加对当地青少年的文化养分,为乡村振兴注入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真正让青少年找到家园认同与自我认同,进而增强了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

  有句话叫做“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柔性扶贫”之举虽说不能完全解决乡村振兴中的所有问题,但其启智、励志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青年农民对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无比眷恋,对身体里浸润民俗传统的灵魂无比自信时,就会迸发出奋斗创业的激情,把热爱家乡的观念变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