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总觉得焦虑与不幸福

浏览 14

  我收到一条微信,是小莫发过来的。

  她问我有没有认识的心理医生,可否介绍给她?我有点儿吓了一跳,赶忙问怎么回事。

  她说她很焦虑,家里人总是逼着她相亲、给她介绍对象,可是她并不想那么快结婚,并不想按照家里给她铺设的路走完一生。

  去年毕业后,她独自一人去了南方的一座城市工作,过年回了家之后被父母缠着,不让她继续回之前的工作单位,说她必须留在家里考公务员、进当地的电视台,然后给她介绍个好的人家嫁了就心满意足了。

  她拗不过父母,最终也没有“出逃”成功,乖乖听了父母的话,留在了老家。

  她去参加了电视台的招聘考试,笔试过了,面试没能过,最后去了一家网络公司,继续之前的编辑工作。为了不经常回家,她在公司附近找了个房子,和同事住一起,还经常把自己关在公司,让繁重的工作麻木自己,顺便找个不回家的借口。

  这样,她就能暂且逃过被迫相亲的劫了。

  她说,她才24岁,就开始了人生的焦虑,在这种逼婚以及高强度工作之下越来越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又究竟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的时代焦虑不是来源于自己,而是来源家庭、父母对自己的过高期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中国式父母都跟《欢乐颂》里关关的母亲一样,喜欢包办孩子的一生。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产生各种焦虑,帮他们找好的工作、找他们认为好的对象,如果孩子按照他们所安排的路走了,就好像可以平步青云,此生高枕无忧了。

  其实并不是。牵强地接受被安排的一切,焦虑感并不会因此消失,在另一方面,或许又开始仰慕别人的青春可以自由洒脱,而自己只能像只小鸟般被囚禁在牢笼里。

  不自由与相对自由,形成强烈的对比,由此也会产生一系列的不幸福感。

  这些焦虑无时无刻地侵蚀着我们的生活,如虱子一般,缠绕于身,趋之不去。

  每个人都会有不确定感和焦虑感,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所以实现完全不焦虑,可能性几乎为零。

  如果是要减缓焦虑,只能握住更多的可能性,来增加手中的确定性。

  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在创业初期,日赚千元觉着很幸福很满足,可是当收入越来越多,到日赚一万甚至更多的时候,他反而更焦虑了。

  从每日1000上升到每日10000,每月收入从3万上升至30万,日以数十倍的速度递增,在所有人眼里,这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创业者还是一位在校学生。

  他说,他越来越焦虑,想快一点儿实现王健林说的“小目标”——赚够一个亿,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我说,你还那么年轻,为什么要急着赚那么多钱呢?

  他回答:“我得在30岁之前赚够一个亿,不然我怕来不及。”

  那么年轻,为什么要害怕来不及?

  想起去年刷爆朋友圈的一篇文章《我们是如何死在了25岁》,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很多人把25岁当成人生的分水岭,想要在这之前实现自己想实现的东西,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把25岁当成一个人生的界限,那么二十出头的大学生,的确也不算年轻了,一上大学就得步入中年危机,产生巨大的焦虑,来自金钱、权利、名誉等等各方面。

  如今的新媒体行业也是如此,当初月入一两万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挺牛逼的,心底会乐开花,可是月收入越来越多,到十万、二十万的时候反而更焦虑了,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不觉得满足。

  当初只是想要一个名牌包,后来想要车子房子、想要存款上亿……看着别人日进斗金,天天遨游世界,又开始艳羡别人的诗和远方,思索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像他们一样的层次?

  而实际上,当有一天你真正到达了那个境界,也不会因此知足。

  美好的东西看起来那么多,追求也得不遏制。说到底,人对欲望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最根本的匮乏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焦虑过多,分泌物得不到排泄,造成管道堵塞,外界的诱惑大,满足不了内心需求,从而促使我们内心产生极度不幸福感。

  帕斯卡认为,我们认识到自身生命形式的限制而产生的渴望,来源于人类对于死亡的焦虑。但是这个时代,我们所焦虑的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死亡这件事早已不是焦虑的对象。

  而弗洛伊德则指出,原始人类最初的焦虑体验,来自于野兽尖齿利爪的威胁警示。可是,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需要面对这种威胁,我们被保护得有恃无恐。甚至,我们的物质以及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和改善。

  在这点上,我是比较认同《走出焦虑风暴》作者韩非的观点的。他认为,焦虑的本质是恐惧与不安,是一种失落的情绪和最原始的自我评价体系,与客观世界不断发生碰撞后,因持续受挫而形成的的自我压抑。

  形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却怎么也没缓解我们的时代焦虑感,反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追求的东西也越来越高标准,这种焦虑也日益严重。

  2011年,《纽约客》驻京记者欧逸文发表过一篇《遇见弗洛伊德医生》的长文,其中谈到:2005年北京自杀热线的负责人告诉他,自杀热线如此供不应求,人们想要打通热线,至少得先拨上8次以上。文章还提到,中国人的精神障碍发病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1.12%上升到了2005年的17.5%。而如今2017年了,这个发病率估计早已超过20%。

  这个增长的百分点,有点让人瞠目结舌,不可思议。

  由此也可以得出,虽然我们的各种指标都跟随着社会的进步上去了,但焦虑患者越来越多,我们对匮乏的东西越来越渴望,从而丧失了最原本该有的幸福感。

  幸福感源于我们对匮乏的想象,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对比,如此往来,怎么努力接近先前的需求总是不断有新的需求无法满足,久而久之,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弱,不幸感越来越强。

  我们被这个时代不断推着往前冲刺、奔跑,现实教会我们不断关注别人的成功以及草根是如何逆袭的,想要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所以,我们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别人比自己跑得快,做得好。

  可是,我们忘了停下来思考这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追求高、快、强的成功之下,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是否太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

  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你的欲望永远没有尽头,永远处在匮乏之中。

  知乎大V动机在杭州老师说: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时代的人的心理特征,我想应该是匮乏。

  我们总觉得自己有所欠缺,无论我们缺的是金钱、时间、爱还是安全感。

  而我们眼中的幸福,是我们对免于匮乏的想象。

  它推动着我们不断往前寻找。

  我们以为,只要我们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就能获得我们想要的幸福,却不知,对欲望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为我们的匮乏源于我们的内心。

  今天,主持了主题为“我们时代的焦虑与幸福”的分享课,很多朋友也有时代的焦虑与不幸福。诸如“拼命工作了几年,也比不上别人倒腾一下房子赚得多”“无车无房,不想被舆论绑架,为结婚而结婚”等等。

  这个时代的人,太焦虑太不幸福了。有太多我们无法控制的东西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人与人之间的舆论太多了。

  我们无法一蹴而就,也无法堵住那些人的嘴。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承认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自己的焦虑感与不幸福感。

  作者:木落夕,一个温柔且有趣,努力生活、不愿将就,喜欢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的北漂女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