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和成人

浏览 12

  成语和成人

  我是上小学的时候开始做起作家梦的。

  我认为作家都应该拥有无数华丽的辞藻,为了让自己的辞藻也像书上那样灿烂华丽,每读到一本好书,我都会大段大段把里面的优美词句用笔勾了下来,甚至还攒钱买了一个厚厚的塑料日记本,把它们抄在本子上,时时翻阅,不少段落还能背诵。

  后来觉得这种办法还是不够用。

  我又开始通读词典,一本厚达一千五百多页的《现代汉语词典》,我从头到尾读了几遍,里面所有的成语词条,我都抄了一遍,整整抄了一大本。

  这样做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老师给我的作文写的评语里,总是少不了“词汇丰富”之类的表扬。

  从小学到大学,我的作文一直都是全班最好的。

  别人听都没听说过的生僻词汇,我都能用得轻车熟路。

  但是近年来,我却开始对自己的文字产生了怀疑。

  每当读起自己的文字,总觉得缺少某种鲜活的个性,某种蓬勃的生命力。

  原来是我用的成语太多!而成语是这样一种东西,在你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时,它可以迅速扩大你的词汇量,然而当你的语言能力和人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它又会反过来束缚你的思维、剥夺你的个性。

  本来是我自己所看到、所经历、所体悟到的东西,却不得不借用前人的语言写出来,无形之中,我重复了别人,而对别人的重复,难道不是对我自己的取消吗?由于掌握的成语太多,对成语的依赖性太强,离开成语我就无法写出灵魂中的那种真实。

  我不得不暂时把写作放一放,转而去画画。

  为了还原自己的审美能力,我经常看画册、看画展。

  给我印象最强烈的不是大师作品,而是那些儿童画。

  就拿画太阳来说吧,大人画的太阳太像太阳,像是用圆规画出来的。

  可是在孩子们笔下,太阳却是千姿百态的,有的画成椭圆形,有的画成长方形,有的画成梯形,有的画成正方形,有的画成三角形,有的画得像苹果,有的画得像桔子,有的画得像鸡蛋。

  他们画的太阳长鼻子,眨眼睛,穿衣服,有的还长着叶子,长着翅膀……假如用“透视原理”、“像与不像”来解释,这些画根本就不是画,而只是信手涂鸦,充其量也只是些半成品,然而正是这样未定型的涂鸦之作给了我前所未有的美的震撼,唤起了我许多()童年的美好记忆,给了我一个成人和成语永远无法给我的世界。

  我对“成”一直抱着警惕之心,因为一“成”就定型了,无论成语还是成人,都离生命本质越来越远,“成”不仅会慢慢变成自己的规范,束缚自己的未来,也可能会变成他人的规范,束缚他人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