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的技巧:吃亏在明处吃

浏览 13

  做人做事的技巧:吃亏在明处吃    想让别人欠个人情给你,就要学会吃亏。你吃别人的亏越多,别人欠你的人情就越多,别人欠你的人情越多,就总得卖卖乖,否则就太不通人情!    要吃亏,但不要吃傻亏    “吃亏是福”本身就是一种利益的交换,没有人喜欢白白吃亏与白白受损,而是希望利用“吃亏”来换来一种福。至于什么是“福”,每个都有不同的见解。所以,用眼前利益的暂时损失去换取长远的利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吃亏是福”。否则,就是吃傻亏。正因为如此,还有一句话叫“吃亏在明处才是福”,明明白白的吃亏,让关键人物知道你是主动地吃亏,认同你的吃亏,感谢你的吃亏,这样别人才会从内心深处对你充满感激。    小李在一家装饰公司做销售代表,一次接到某客户的单子,这个客户的职业是某位大型楼盘的置业顾问。小李公司的装修报价已经很合理,但客户仍然嫌高,小李便在没有对客户明说的情况下,牺牲自己的提成,以满足客户降低价格的要求。在他心里想的是:如果客户看到价格降下来,一定会明白是自己个人让利,一定会感激自己的。小李的想法是目前吃点亏拉住这个客户,搞好关系以后,请客户在其工作的大型楼盘帮自己义务拉几个装修订单,赚得更多。小李这样想也没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行不通的。他主动放弃自己的提成,客户并不会领情,相反只会认为是自己会砍价,这个低价完全是自己的功劳。而小李如果请他在楼盘义务拉订单,他根本不会帮忙,因为帮小李拉的订单再多,他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可见,小李是一个“不善于吃亏”的人。    “升米恩,斗米仇”,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了,但它确实说出了人性的真实一面。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家境非常贫穷,已经到了全家都快要饿死的地步,只有向邻居乞讨。邻居凑出一升米借给他,虽然只够全家人喝几天稀饭,但此人已经千恩万谢,因为他感觉邻居能借出一升米也非常不容易。但如果邻居一下借给他一斗米,足够全家活不少日子,吃饱之后,此人会左思右想,不但不会感激邻居,而且还会痛恨邻居,因为他一下能借出一斗米,说明家境很好啊,家境这么好,为什么不借一石米给我呢?真是为富不仁!所以,如果“吃亏”是为了满足别人的利益,施予别人恩惠,那么去吃“升米”的亏,去施“升米”的恩。正因为这个道理,马基雅维里写道:给人恩惠应该一点一点来,这样人们更能感受到恩惠的好处……慷慨这个德行使你不是变得可鄙,就是变得可恨。    所以呢,吃亏要吃在明处,否则就是吃傻亏。有的人为了息事宁人,往往去吃暗亏,结果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三国中的孙权就是一个很好例子,为了得回荆州,假意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结果在诸葛亮巧妙安排下,孙权不仅赔了妹妹,又折了兵。可是荆州仍然没有要回来,这个未免也吃得太冤了吧。    亏要吃在明处,吃在暗处就是在吃傻亏。你吃亏时,至少要让对方明白,让对方意识到,你吃亏原因完全是在为了他。    俗话说:“吃亏是福”,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吃亏,你就成了施者,对方则成了受者,看上去是你吃了亏,他得了益。然而,对方却欠了你一个情,在友谊、情谊的天平上,你已加了一个筹码,这要比金钱、财富重要的多。    吃亏,会使别人觉得你的为人非常豁达、宽厚,让你获得更深的友谊。这当然会使他人更心甘情愿帮助你,替你办事。    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但是吃亏要有技巧,会吃亏的人,亏吃在明处,便宜占在暗处,让你占了便宜别人还对你感激不尽,这就是做人最高明的手腕。    学会吃亏才不吃亏    在当今社会里,只有会吃亏的人才不吃亏。你不吃点亏,别人怎么会可能心甘情愿替你办事呢?    无论是大亏,还是小亏,只要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就一定要尽可能地吃下去,不能皱眉。尤其是大亏,有时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他的发迹史实际上就是一个善于做人,善于吃亏的经历。    胡雪岩原本只是江浙杭州的一个小商人,他不但善于经营,而且还知道如何做人,颇通晓人情,懂得“惠出实及”的道理,往往会给周围的人一些小恩惠。但小打小闹不能使他满意,他一直想成就大事业。他想,在中国,一贯重农抑商,单靠纯粹经商是不太可能出人投地。大商人吕不韦另僻蹊径,从商改为从政,名利双收,所以,胡雪岩也想重新走这条道路。    杭州有一个小官员名叫王有龄,他一直是一位有野心的人,很想往上爬,但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也只能罢了。(为人处世 m.talaoshi.com)胡雪岩与他也有些来往,随着交往加深,两人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目的,只是殊途同归。王有龄对胡说:“雪岩兄,我并非无门路,只是手头无钱,空手总是套不了白狼。”胡雪岩说:“我愿意倾家荡产来帮助你。”王有龄说:“我富贵了,决不会忘记胡兄。”    胡雪岩变卖了家产,筹积了几千两银子,送给王有龄。王去京师求官后,胡雪岩仍旧干着以前的行业,别人的对他的讥笑他从不放在心上。    几年后,王有龄穿着巡抚的官服登门拜访胡雪岩,问胡有何要求,胡说:“祝贺你福星高照,我并无困难。”    王有龄是一个非常讲义气,重感情的人,他利用职务之便,令军需官到胡的店中购物,胡雪岩的生意越来越好、越作越大。他与王有龄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后来,太平军占领了杭州,王有龄上吊自杀。失去王有龄这个大支柱,对于胡雪岩来说,就是天塌地陷了,但他并没苦闷多久,又重新找到了支持者,他看中了新任的浙江巡府左宗棠。他拿出一部分银子,为左的湘军办粮饷和**,赢得了左的好感和信任。后来,随着左宗棠权力不断地升高,胡雪岩的好运也是连续不断,被左宗棠举荐为二品官,成为大清朝唯一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的成功除了靠本身的经商才智外,最关键的就是靠他练达的社交能力,他善于制造机会和利用机会,更知道利用人情世故,懂得吃亏,吃明亏,令朋友信赖他的宽厚和真诚。因他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今天,给朋友的是一滴水,明日,朋友将以涌泉来相报,古人早就说过“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瑶琚”,胡雪岩就是以吃明亏来交友,以吃明亏来发展自己的宏图。    《菜根潭》上说:“人之短处,要曲为弥逢;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它的意思就是说,别人有缺点或过失,要婉转地为他掩饰或规劝他,假如去揭发传扬,就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的好处。    所以,有时要学会吃亏为朋友掩饰一些是非,既让他觉得欠你的人情,又让他知道自己做错了。凡是会交朋友会办事的人,都会很乐意地为朋友遮掩一下,这是中国人常用的手法。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里种了西瓜。    梁国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国的亭卒懒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西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国的亭卒觉得失了面子,有一天夜里偷跑过去,把梁国亭卒的瓜身全给扯断了。梁国的亭卒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并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    宋就说:“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身,那么我们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呢?别人不对,我们再跟著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可以让它们知道。”    梁国的亭卒听了宋就的话说得非常理,于是就照办了。楚国的亭卒发现自己瓜秧的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国的亭卒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的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亦以示酬谢,结果他们化敌为友成为了友好的邻邦。    为别人掩饰过失,这是一个搞好彼此关系的机会。当朋友在众人或是你面前犯了错,你一定要抱著吃亏的心理,干脆就给他个面子,帮他一把,使他从内心深处佩服你的为人。明处吃亏,并不代表就没有利益可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