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儿子: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是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唯一一个大学生后,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
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学报到,挂蚊帐、铺被子、买饭菜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件特沾光特荣耀的事。
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三封信,加起来比一封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字迹通篇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
大二以后,从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们能感受到,言辞之急迫、语调之恳切,让人感觉你今后大学毕业时可以去当个优秀的讨债人……
最令我痛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没想到你竟也运用这招,来对付生你、养你、爱你、疼你的父亲母亲,仅仅为了能出入卡拉OK及酒吧…
我一想起这事就痛苦,就失眠!这已成为一种心病,病根就是你——我亲手抚养大却又倍感陌生的大学生儿子。不知在大学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
中国人一惯受“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传统观念所影响。直到有一天,我那移居澳洲多年的老同学回国探亲,及时给我来个当头棒喝。
据他说,澳洲人民生活富裕,然而他们在信奉上帝之余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在过份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将无法自立并且不懂感恩!
他回国的第二天,我陪他冒着风雨出外办点事,他指着一个被包裹得像棉花团的华人小孩说:“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他说在澳洲,即使冬天时也很难见到“棉花团”;如果是艳阳高照,母亲们也会别有用心地、故意不撑开婴儿车的遮阳棚。
我们东方家庭“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做法,看来有纠正的必要了。
由此可窥见,一个缺乏起码的独立生存能力及不懂感恩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华,日后有多了不起的成就,都不算是一个健全的人,都是一个生命有缺憾的人。
动物界有一套超越万物之灵的育儿理念,许多动物在它们的幼儿很羸弱时,会把它的幼崽含在嘴或在翼下,怕它们遇险而夭折;但当它们的孩子长大些,它们会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赶离自己身边,让它们独自去经风雨、练本领,甚至不给孩子留下回头路!只有这么做,孩子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之袭击,才能够绝处逢生。
含在嘴或在翼下和赶离身边,都是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体现,连动物也深懂“惯子如杀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