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尼尔
中国有句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说,生养孩子而不教育他,就是父亲的过错,更是做父亲的失职。教育学生而不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懒惰,更是做老师的失职。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很容易被歪曲或错误的价值观所影响。比如家庭最大的财产是什么?很多人或许会认为是家产,包括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一个家庭真正的财产不是家产,而是子女。赚再多的钱,家庭支离破碎,子女惹是生非,一切都失去意义。即使家庭的重担再大,也不应成为为父的男人不顾家和工作狂的理由。
一个温暖有爱,互相扶持和充满智慧的家庭,胜过彼此猜忌,互相怨恨和千万豪宅的家庭。犹太人认为,不论怎么忙碌,每个为人父者都不应该忽视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子女面前,不再是别人眼里的总裁或总统,只是一位父亲。回到家里教育孩子,才是他的首要任务。要把子女教育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坏榜样,全都表现在言语之间,行动之中。它能建立或拆毁。
说到育婴制度,不得不提到瑞典。瑞典是全球首个将“产假”换成“育婴假”的国家,也是一个非常强调男女平等的国家。所以,抚养孩子也是男女平等。全世界的产假基本都是给母亲的,瑞典为了鼓励更多的父亲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特别增设了90天“爸爸假”的强制性政策。也许有人会问,在家带孩子不是没工资了吗?育婴假又怎么分配?
在瑞典,法律规定新生婴儿的父母共享16个月的“产假”,由孩子的父母决定如何分享这16个月。480天的“爸妈假”中有60天必须由爸爸来休,不可以转给妈妈休。如果爸爸不休,就无法领到“爸妈假”的补贴。一个公司的员工若在育婴假里,可享有390天80%的工资收入。这个政策使得瑞典奶爸,有充分时间帮忙妈妈照看宝贝。
大家都深知儿童早期的教育,对其一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双方共同照顾,对孩子身心灵的健康形成双重保障。不会因为缺失的父爱,导致焦虑的母亲,造成失控的孩子。父爱的缺失,是孩子永远的短板。
人的情感不是用物质能满足的,也不是用金钱能赎回的,而是用时间用心陪伴的。在中国,父职缺失和父教缺失,俨然已经成为民族的隐患。
在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他们用一种独有的方式教育小孩。父亲把玩得正嗨的5岁儿子抱到沙发上,展开双手准备接他,示意儿子往下跳。儿子以为老爸要和他一起玩耍,毫不犹豫地往下跳,前两次都被稳稳的接住。第三次在快被接住的时候,父亲有意撒手,结果儿子重重地摔倒在地上,顿时嚎啕大哭起来。父亲并没有前去安慰。等儿子哭得差不多了,过去一边擦他的眼泪,一边提醒说:“社会是复杂的,不要轻信他人,唯一可信靠的是上帝和你自己。”
另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里,父亲问儿子和女儿,“假如有一天房子着火了,你们会带什么逃跑?”儿子说,“还用说,赶紧找钱啊,把钱先带走。”女儿想了想说,“能带布娃娃走吗?因为它们陪我很久了。”父亲提示说,“是一个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气味的东西。”他们完全没有头绪。最后父亲告诉说,“孩子啊,你要带走的不是钱财和玩物,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永远会跟着你。”
以上便是犹太人两千多年来颠沛流离、遭受无数劫难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犹太人可以没有任何东西,却不能没有智慧。智慧重于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以色列人读书量居全球第一,人均每年读书64本。被《圣经》誉为“流奶与蜜的应许之地”的以色列,实际却资源极其贫乏,凭借其最大的人才资源,突出重围成为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教育是最有远见的投资。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更是如此。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庭就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人生最初的启蒙老师,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重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跟母亲这两个角色缺一不可,无法替代。然而现实往往是,父亲总是缺失的。现在有意缺席,未来注定后悔。研究表明,缺乏父爱的小孩,性格容易偏激和易怒。和父亲有良好互动的小孩,则表现得更勇敢和有责任感。
在你感到恐惧时,父爱可能是一块踏脚的石。在你感到黑暗时,父爱可能是一盏照明的灯。在你感到枯竭时,父爱可能是一湾生命之水。在你正在奋斗时,父爱可能是一股精神支柱。在你获得成功时,父爱可能是鼓励与警钟。你不教育孩子,这个世界会狠狠地教育他。
西班牙诗人塞万提斯说:“父亲的德行,是儿子最好的遗产。”一个好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微信公众号/丹尼尔先生,ID/MRDANIEL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