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悯怀郑板桥

浏览 15

  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11月22日,兴化上空下起大雪,晶莹剔透的雪花漫天飞舞,覆盖了屋顶、大地,银装素裹的世界显得如此纯净、安谧。午夜时分,一位郑姓人家的茅屋里传来了哇哇的婴儿啼哭声,一个新生命诞生了,欢天喜地的郑家长辈,遂为婴儿取名燮。谁也没有想到,四十年后,郑燮不仅成为画坛宗师,更以其济世情怀而名扬天下。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此是郑板桥的咏竹名句,更是他成长经历的真实写照。由于家道中落,板桥自小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无力进私塾读书,只好长期跟随父亲学习。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二十三岁的郑板桥考中秀才,为了维持家庭生计,他不得不中断考取功名之路,到大户人家担任教书先生,过着寄居篱下的生活。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郑板桥父亲病逝,更使郑家经济情况雪上加霜,家中老屋、祖田被变卖一空,爱子也在贫困中夭折,巨大的生活压力迫使郑板桥辞去教书职务,远赴扬州卖画。富商云集的扬州并没有给初来乍到的郑板桥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改善,书画鲜有人赏识,销售困难重重,“谋事十事九不殆”,处处遭受白眼讥讽,他甚至不得不依靠典当妻子首饰度日。残酷的现实没能打垮郑板桥,历经十余年奋斗,他终于在扬州书画界名声蜚起,身价飙升,更先后考中举人,进士,走上仕途。

  苦难的经历使郑板桥深知百姓疾苦,具有济世悯怀之心。为官期间,他心系苍生,体恤民情,为改善民生而竭精惮虑,为扶危济困而义无反顾。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板桥刚调任潍县,就遇到百年不遇的旱灾,百姓们过着“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的苦难生活,一些村庄甚至发生人相食的惨剧。为能及时拯救濒临饿死的民众,郑板桥冒着极大风险,在末经上级同意情况下,打开官仓,发放粮食赈济饥民,并下令“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活者无算”,还发动社会兴修城墙,进行工赈,凡是参与工程的民工均可以到粥厂吃饭,为了能减轻百姓负担,他甚至自己掏腰包替他们缴纳赋税。多管齐下的救灾措施,使数万百姓得以幸存。除赈灾之外,板桥还经常资助寒门学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潍县任职期间,他曾深夜外出巡查,发现一间茅屋传来琅琅读书声,深受感动,后得知屋主韩梦周经济窘迫仍孜孜求学,于是出薪水对其资助,使韩梦周得以考中进士,成为理学名家。恤灾善举使郑板桥得到百姓爱戴,当他两袖清风离开潍县时,百姓“痛哭遮留,家家画像以祀”,并为其建生祠,以表达感激之情。

  地位的提升,收入的增加,使郑板桥更有能力帮助宗亲戚故交。他曾派堂弟郑墨携带资金回到故乡兴化,挨家挨户看望贫困族人,散发财物。若是发现郑氏宗族中“无父无母孤儿”,更应重点照顾。对于如今“落落未遇”的老同学,也必须送给资金。只要是乡亲都应该“相赒相恤”,务求“金尽而止”。辞官之后,郑板桥重操书画旧业,他随身带着一个大布袋,每次得到的银钱食物,都放在袋中,凡是经过亲戚族友家,都根据他们家中经济情况而给予相应资助,直到“囊空乃止”。若是有穷困亲戚上门求助,郑板桥总是“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帮助他们驱逐寒意。对于家乡公益事业他也极其热心,曾多次捐资修桥建路,造福乡梓。

  扶危济困是郑板桥毕生追求,他曾托人刻了一方“恨不得填浸了普天饥债”的图章,以明心迹。他更希望子女能如他一样具有慈爱之心,从小就教导他们应努力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766年1月22日),郑板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但他那纯净如雪的超凡人格却成为千古佳话,与其不朽作品流传人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