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六神磊磊
一
大唐开元五年,长安城外,一个少年正在办进京手续。
他长得挺帅气,略有点瘦,风尘仆仆,背后除了一个仆人,一大堆书、乐器和画夹,再没别的了。
“姓名?”
“王维。”
“字?”
“摩诘。”
“尼玛,还巨蟹呢。问你的字,不是星座。”
“我就是字摩诘。”
“……好吧,特长是?”
“美术,书法,音乐,诗歌……”
办事员有点不耐烦了:“说最主要的!”
“写诗吧。”王维平静地说。
办事员撇撇嘴,露出一丝鄙夷。写诗?现在首都的诗人已经太多啦!随便丢块石头都能打到几个诗人。
他懒洋洋地给王维盖了个章,扔出表格来:“去安检吧。”
王维看了一眼章子:“才三个月?大人,我要办三年的。”
办事员更不耐烦了:“三个月够长啦。你们诗人能在长安混一个星期都不错了……”
“我还是要三年。”王维坚定地说。
写不出名堂,我誓不回乡。
二
这一年,大唐的诗坛已经杀成了一片红海。
老一辈天王陈子昂、宋之问等刚刚作古,新一代的大V张九龄、王之涣等又崛起了,写的诗动不动就刷屏。
“快看啊!贺知章老师又更新了, ‘二月春风似剪刀’,真棒!”人们刮着手机,啧啧称赞。
长安城里遍地都是诗人,抱着简历和代表作,到处找投资人。王维每到一个小酒店,都会听到有诗人在大声讨论着什么“平仄和谐”、“四声八病”等术语。
仆人有点担心,劝他说:
“阿维啊,现在入市,你确定?竞争这么激烈,要不你把目标稍微搞低一点?非要做什么头部大号、一线诗人吗?”
王维端起一碗6度的米酒,一饮而尽,白净的脸上立刻浮现潮红。
红海又怎么样,人越多,我越要拼。他说。
我的目标,不是做什么一线诗人,而是另外四个字:
天下文宗!
三
王维每天都很努力。
白天,他要出门投简历、推介自己,晚上就回酒店用功,一盏油灯总是亮到很晚。天气好的时候,他就背上画夹,出门写生、采风。
渐渐地,他的名气大了起来,知道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给自己定了目标:一年后的京兆府试。过了这一关,才能去考进士。
这时已是开元七年,大唐诗坛风起云涌,竞争更加激烈。
在四川,一个叫李白的同龄少年举起一根绣花针,仰天长笑:“哈哈,我的铁杵终于磨成针了!”他要收拾行囊,去征服远方。
在河南,一个孩子刚刚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凤凰》。他叫做杜甫。虽然只有七岁,但已经才气侧漏。
可这一年,大唐诗坛上最闪亮的,是我们的王维。
京兆府试后,成绩公布了。王维跑去上看下看,都没发现自己的名字。“没事,失败是成功之母……”他给自己打气。
忽然仆人哭了起来:
“阿维,你往最上面看。第一个就是你。”
果然王维是第一名,叫做“解元”。
他再接再厉,第二年又进士及第,一个二十岁的超级年轻进士就这样诞生了。
这绝对是大新闻。后来白居易二十七岁中进士,都大吹特吹了一下。
朋友们告诉王维:还不快炒作啊!上头条啊!取个最爆炸的标题,搞点最吸引眼球的内容,写几句最激情的诗,说你心澎湃什么的,一定会刷屏的!
这都是套路。后来,四十多岁的李白拿到翰林待诏的聘书,立刻刷了一篇很澎湃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白居易二十七岁考中进士,也狠狠炒作了一把:“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还有孟郊、杜牧、姚合……考上之后几乎都要抢个头条的。
按道理,王维应该学着李白、白居易他们的路子,写篇刷屏的爆文:《二十岁,我为什么能中进士?》《您过奖了,我只是个天才而已!》,再出几本《蒲州男孩王摩诘》之类的畅销书。
但是王维只是微微一笑:这种诗,不是我的风格。我要拼,但是不喜欢这样拼。
他挎上了画夹,继续去采风、写诗。
四
可以说,老天爷给了王维一把好牌,有才,帅气,到目前为止他也打得很好。
可紧接着,上天开始虐他了——
**!因为手下人犯错,王维躺枪,被贬出长安。
再炸!他的恩师、大唐诗坛的元老张九龄被贬,王维孤立无援。
737年,王维遭到了第三炸,被贬了两千里,去遥远的凉州。
王维没有捶胸顿足,也没有很自悲身世,就像当年中进士的时候也没有飞扬跋扈一样。他背上已有些旧了的画夹,踏上了去边关的征途。
他隐约感到,一种奇异的力量在召唤着他。
两千里又怎样,我就去那里写诗吧!
边塞诗,其实很不好写,如果说唐诗已成了红海,那边塞诗就是血海。
当时边塞诗的四大天王已经出道了三个:高适、王昌龄、王之涣,个个称霸一方。王维还能怎么写?
王维淡定地拍了拍画夹:我不写,我画!
出了原州,来到萧关,前方戈壁一望无际,夕阳西下,把葫芦河水染作橙黄。王维兴致大发,拿起彩笔,涂画起来。
千古名篇就这样诞生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