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东楼原文: 寺楼凉出竹,非与曲江赊。野火流穿苑,秦山叠入巴。风梢离众叶,岸角积虚沙。此地钟声近,令人思未涯。 慈恩寺东楼注释: 【宾至如归】客到此如归其家。形容待客亲切、周到。《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具备,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东周列国志》第七八回:“四方之客,一入鲁境,皆有常供,不至缺乏,宾至如归。”亦作“宾入如归”、“宾来如归”。《国语·周语中》:“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宋范仲淹《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娶楚国太夫人张氏而生公,教之亲仁,宾来如归。”汉 【不可逾越】。峻青《秋色赋·爆破远征队》:“仅二十分钟,四十多个地雷埋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长城。” 【若之何】1.怎么办。《书·微子》:“今尔无指告予,颠隮,若之何其?”《左传·隐公元年》:“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明李贽《自刻<说书>序》:“既自刻矣,自表暴矣,而终不肯借重於人,倘有罪我者,其又若之何?”2.怎么,为什么。《国语·周语中》:“且夫阳岂有裔民哉?夫亦皆天子之父兄甥舅也,若之何其虐之也?”《庄子·寓言》:“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后汉书·周荣传》:“臣子同贯,若之何不厚!” 慈恩寺东楼赏析: 仅仅因为国君没有接见,就动怒拆毁了该国客舍的围墙,还以巧妙动听的言辞,说得对方连赔不是,不仅国君出来接见,而且还礼遇有加,满意且满载而归。初看起来还有点过分,有点儿太“那个”了,犯得着如此大动肝火,做出如此大胆的事儿来吗?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这件表面上看来有点儿荒唐的事情的背景。晋国是个大国,强国,诸侯盟主,一方霸主。国君不出来接见客人,是在摆谱儿,那架子,耍弄人,那藏而不露的意思是要让人下跪,乞求,被愚弄。郑国是个小国,夹在大国当中受气,此行是进去献贡物,是去“朝圣”,表示对盟主的恭敬和孝顺。 明白了这个背景,我们就不得不对子产的所作所为令眼相看,肃然起敬,佩服他的勇气和骨气。他的举动真有点儿犯上作乱的味道:你想捉弄我、拿架子摆谱儿?哼,没门儿!我就不吃这一套,我比你更厉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于是,就大胆地、公开的、理直气壮把围墙给拆了,还批得敌手理屈辞穷,态度陡然一转。整理:zhl201610
《慈恩寺东楼》注释赏析
浏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