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讽刺与幽默报主办的中国动漫产业创新融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动漫如何实现创新融合进行深入研讨。一致认为,动漫广受青少年喜爱,对青少年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美好幸福的生活,创作兼具思想性与趣味性的动漫作品,传递正能量与主旋律。(4月22日《人民日报》)
由于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国产动漫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期”。特别是近年来,国产原创动漫从数量到质量都在稳步上升,涌现出如《熊出没?变形记》《罗小黑战记》《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系列动漫作品,赢得不错的社会口碑。在看到成绩之时,我们也应保持相应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如何让动漫作品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进而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值得长期探索。
通常情况下,一部动漫作品能否受到广泛关注与喜爱,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还是趣味性。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感性判断,生动有趣固然能让动漫作品具有一定的追捧度,但若缺乏本身应有的“内在美”气质,则难以长久俘获更多观众的心。所以说,动漫创作的趣味性表现应把握好度,最需预防的是,为了片面追求“笑点”而让趣味性变得肤浅,甚至过于俗气。
实践证明,那些仅供“一笑了之”的动漫作品,或许能够获得短期的追捧效应,但因为少了思想性而缺乏吸引力,很快就会被观众遗忘;那些在笑声之余,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的动漫作品,即便经过时间长河的洗礼,仍不会“褪色”。为此,动漫创作必须在满足趣味性和生动性的基础上,真正“走心”“入神”才行,既要让人们乐在其中,更需让人们学在其中、思在其中。
一直以来,动漫作品广受青少年喜爱,而青少年又是国家与社会事业建设的后备力量,这决定了动漫作品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从这个意义讲,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充分融入,特别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扬,应是动漫作品必不可少的动作。那些长期走红、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优势的动漫作品,之所以长期受到青少年追捧,不仅是因为精彩的画面和壮观的场景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有现代科技创新带来的“超值”观感,更在于人物故事所表现的丰富精神内涵。
故而,今后的动漫创作还应重点立足青少年群体,持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作品内容,,真正做到既有“观感”又有“质感”。通过形象、生动、丰满的人物和故事,传递满满的正能量,让孩子们在观看过程中,享受快乐生活、快乐学习的同时,也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更有思想的启迪、精神的鼓舞,以至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精神,亦有不同的使命。只有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与人民同心的动漫作品,才会真正闪耀智慧的光芒。随着国产动漫的消费群体日益增多,艺术创作的与时俱进和推陈出新至关重要。我们只需牢记一点,紧跟时代脉搏,发掘并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再用创新的思维、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把时代精神讲深讲透,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