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陪伴

浏览 17

原创:李欣欣夜光杯

  老人像一杯醇厚的茶,那份充满厚度的生命教会我,爱是什么。也让我有机会去反思,到底该怎样过好自己的人生?

  曾经,我以为自己很了解“爱”这个字眼,那么多歌曲、影视剧、广播中不都在谈论爱吗?哪里有什么特别的?直到半年前,我成为一名义工,走进养老院去陪伴老人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以前根本不懂爱与陪伴的意义。

  每次我将陪伴老人的感悟发在朋友圈,朋友们都称赞有爱心。其实,并不是我多么无私,能够坚持做义工,是因为在服务老人的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自己。

  老人像一杯醇厚的茶,那份充满厚度的生命教会我,爱是什么,也让我有机会去反思,到底该怎样过好自己的人生?

  16年前,18岁的我来到上海读大学,毕业后工作、结婚、生子,日子就像是碾压着泥路的车轮,一路埋首向前,少有机会回家看看。只是在心里,我时常牵挂着曾一起生活多年的爷爷。

  两年前,89岁高龄的爷爷不当心摔了一跤,没过多久,在我买好回程火车票前一天,他匆匆地走了。没能当面送别最亲人的我啊,那烟尘滚滚的车轮啊,忽地一声巨响,“嘎吱”地刹了车。回望来时路,只有说不出的遗憾与眼泪。这份欠下的爱与陪伴,我何以偿还?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希望有机会尽一份力,帮助更多老人安享晚年。

  2017年岁末,通过朋友介绍,我接触到了一个义工团队——上海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小组,这里的义工会去到养老院、社区服务,给老人带去关爱与陪伴。位于虹口的一家老年公寓就是其中一个服务点。每周日,义工们会来到这里,陪伴一些特别需要关心的老人。

  那是12月很冷的一天,我和两位义工伙伴一起,去陪伴养老院里一位失智失能的杨爷爷。进入老人的房间后,我看到这位瘦弱的爷爷躺在床上,鼻子上插着管子,全身都不能动弹。我看着杨爷爷,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悲伤。那一刻我想起自己的爷爷,心里轰的一下,很难受。为了不影响房间里和谐的氛围,我忍住眼泪,悄悄走出房间,站到窗户边平复自己。那是我第一次去陪伴老人,茫然又不知所措。

  在那之前,我很少去考虑生、老、病、死这些话题,总觉得衰老是一件离我很遥远的事。然而,在养老院跟老人近距离接触后,我开始思考,既然衰老是人生的必经过程,那当自己处在充满活力的年纪,到底该怎么样生活?

  陪伴老人的过程,会触发自己对生命更深的感受与思考。于是,每到周末,我就尽量安排时间到养老院去,和其他的义工伙伴一同为老人服务。

  团队很重视义工的成长,有很多关于老人心灵呵护的技术、理念,提供给义工学习。每次陪伴老人的时间是四十分钟,在服务之前,大家会共同学习服务老人的十八条行为规范,比如使用敬语、不能随便动老人物品等。服务之后,义工还要写感悟,相互交流、分享。

  记得养老院里有一位90岁的花爷爷,他既不能讲话、也不能动。听护工讲,过去身体好的时候,花爷爷特别爱唱歌,他最爱的歌是《叫我如何不想他》。所以,每次我们都放些经典老歌,或者唱歌给他听。尽管花爷爷无法开口说话,但只要音乐响起,他就显得专注宁静,微微张着嘴,想要跟着旋律一起哼唱。每次服务时间到了,我们就会在花爷爷耳边轻声说,“爷爷,我们爱你。”而他总是很努力地用嘴型,无声地说出“我爱你们”。

  老人那份细腻、温暖的情感尽在不言之中,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在养老院,我遇到了爱唱歌、爱朗诵的语文老师钟奶奶,曾经在医院做护士长、特别为人着想的傅奶奶,承受着病痛折磨却依然坚强的王奶奶……与老人聊天中,我聆听着他们过去的故事,还有对生命的反思、对生活的领悟。

  老人们一生风雨,走过岁月的春与夏,来到安详的秋与冬,千帆过尽后,那份夕阳般的平和与沉淀,深深地触动着我、启发着我。

  一晃半年过去了,我在持续的陪伴行动中,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义工”,和其他的义工伙伴共同成长。

  有时候,一些老人不大接受义工陪伴,其实背后往往是因为孤独,还有对爱的渴望。有时候,一些老人在聊天中忽然情绪激动抹眼泪,其实是渴望被理解,被关怀。所以,无论我对面的这位老人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我既不分析,也不评判,只是保持着内心那份喜悦、祥和。这样一来,老人就会感到被理解、被呵护了,他们内心也会有力量,穿越那份孤独或悲伤,感受生命的美好。

  陪伴老人越久,我的变化越大,变得容易知足、懂得珍惜,更懂得将爱与陪伴给自己、给家人。

  以前,当我和家人有一些冲突或矛盾时,很容易发脾气。但现在,“爱与陪伴”渐渐成了我的生活方式,虽然生活中磕磕碰碰难免,但家人都说我比以前更有耐心,更谦和了。

  学会让自己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在家庭中营造一份和谐的氛围。我想,这就是在陪伴老人过程中,自己得到的最大收获。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到服务老人的行动中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有祖辈,当“爱与陪伴”成为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时,社会、家庭和我们的内心世界,都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