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丽君:说雨

浏览 12

  屋外的雨下个不停,夏天的雨总是闷闷的,它击打着楼下的台阶,滴滴答答,仿佛敲在了我的心上。我或是极喜欢雨的,说到雨,看到雨,我便忍不住要说上一说。

  我对雨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有时是欢喜,有时是讨厌,但总归还是喜欢的。记得小时候我在雨中放肆狂欢的事情干过不少,回了家,免不得被母亲训一顿。她那双眼睛一瞪,我便被吓得六神无主,平时喋喋不休的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记忆中第一次接触雨,是我五六岁的时候,一场忽如其来的大雨磅礴而下,浇湿了母亲刚给我买的小人书。我气的直跺脚,而母亲和父亲却喜上眉梢,笑得合不拢嘴。痛失爱书的我哪看得了这个,嘴一撇,金豆子便一粒粒从脸上滑下,那哭声连雷都要逊色几分。母亲却是难得温柔的抱起我,慢慢拭去我脸上的泪痕。“傻孩子,下雨了我们就不用浇地啦,剩下的钱够给你买好多小人书了。”我抹抹眼泪,只晓得下雨好像是件好事。再后来,那本小人书早不知被丢到哪里去了,只记得讲了个猫的故事。

  我七八岁那时,家里的院子还是土地的,而且阳沟在门旁,是一个大洞,一到下雨天,地变得黏黏糊糊的不说,还有不少的癞蛤蟆到我家造访。天知道,我是有多害怕它。蛙鸣声从院外院里透过窗子传到我耳中,我心底便涌起一阵阵的恐惧,害怕那些癞蛤蟆进到屋里来。直到我上了初中,也始终不理解为何可爱的蝌蚪会变成青蛙。总之,那时的雨天于我而言就是噩梦般的存在。就算是到如今,我也不能欣赏“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

  可能是上了初中以后,我开始慢慢能欣赏雨的美了。说起来,还是文学的作用,逢雨天,文人墨客、志士游侠便容易心生感慨,思乡怀人。初中学的与雨有关的且让我印象深刻的诗是“却话巴山夜雨时”,当时只是觉得这首诗写的很美,老师说它是写的相思,那时的我皱皱眉想想或许就像我急切想回家的心情吧!如今才懂得两个隔了千山万水的人,想要相见又岂是那么容易,信鸽都抵不到的遥远,共剪西窗烛是不是奢望,谁又知道呢?相思之苦啊!思来量去,许是雨的缠缠绵绵让人心绪万千,总也觉得悲伤之感于胸中蔓延开来,悲春雨伤秋风,也许就是这种感情吧!还记得柳永的“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刚停的雨是在挽留离人?是的吧。都说一醉解千愁,可柳喝了酒反倒更觉心肠俱焚,许是还未醉!不舍得多了,连那船家都等不及了,想必那船家也着急回家喝上一碗热汤。到了最后,柳只得和眼前人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也是令人断肠的相思。至此,我倒是也能欣赏这雨中的愁结了,可我始终不能体味到那种悲愁。说到底,我也不过是个还未过20岁的小姑娘,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更遑论没有绝世的深度。

  越长大反倒越喜欢雨,我对于乌镇的雨更是有种莫名的向往。江南地带,本便是温软明秀的地方。不似北方的雨,急急忙忙的来,又慌慌张张的去。下的急,也下的猛。江南的雨时常是绵延的,细细的,落在人身上,也觉察不到。就着黑瓦白墙、烟水人家,自是一番说不出的韵味。说来说去,我所言都是从书上看的,心中念的,脑里想的,因我从未去过江南,未踏足过那片明丽的地方。诗句也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样美好的场景想想都让人心醉。若要来趟旅行,不用太远,让我去趟乌镇就好。着一袭风姿十分的旗袍,在青石铺就的小巷里,慢慢在雨中走上一程,哦,自然不能忘了撑一柄油纸伞,这便像极了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了吧!这便是戴望舒先生雨巷中丁香般的姑娘吧!其实不撑油纸伞也好,那样便可以和缠绵的雨丝照面了,想必淋上那么一会,头发也不会湿透,因为它是个温柔的家伙。江南是水乡,水多自然船也多。那春天的水果真是比天还要好看清澈么?若如诗中所说,我想可以在雨天租一艘小船在水上过夜。若是湿气太重,大不了裹得厚实点。在茫茫夜色中看如牛毛般细的雨落于水上,远处的红灯照着归人回家的路。朦胧的色彩暖着人心。再饮上一杯清茶,看茶叶沉在杯底,茶水变成了和水一般的碧色,轻啜一口,想必是心旷神怡的吧!然后就着雨声眠入梦中去,梦都是好闻的。

  现在的雨,下的并不缠绵,并不温柔,它滴在脸上都是一阵痛。原本有些发白的肤色都隐隐透出些红。正是这样不温柔的雨,也分外让我想家。人都说听雨分三个阶段,我应是第一阶段吧!“少年听雨楼上,红烛昏罗帐”,我确实是在楼上听雨,却没有红烛,没有罗帐,有的是无尽的思念。虽说我与母亲一通视频便又能看到她的脸,听到她的声音,也能看到不听话的弟弟嘻笑调皮。但看到触不到,想着却抱不着,总让我有种虚幻感。不知这里下的雨和家里的雨是不是来自同一片乌云,若是同一片,那也是从我家来的云。仔细听的话,是否有我母亲与弟弟的低语呢?这个时候的雨下的正正好,免了浇地,但总归雨水还是少了些。我家里的院子换了,都是水泥的了,下水道也堵的死死的,也没有癞蛤蟆会到我家做客了吧!不知为何,我竟有些想念那些让我惧怕的蛙鸣声。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恍恍惚惚,我好像看到了那本湿透的小人书,我好像又听到了连绵不断的蛙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