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由于它的夏季而闻名于世,由于它的夏季而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领略了青岛夏季的景致,你便领略了青岛撩人心魄的美丽。
经过了漫长的秋季、冬季和春季的庸常而平静生活之后,当初夏刚刚来临的时候,青岛的街头便陡然增加了许多行人,其实这往往并非都是岛城的居民,其中多是慕名而来青岛避暑观光的国内外游客。他们三、五成群地行走在这座城市高低不平的街道上,观赏着诸多欧式风格的建筑;或者在海风猎猎中走在海边木栈道上,感受着大海辽阔而多变的风景;或者行走在商业街市,购买干鲜海货,以便带回去给亲友品尝。
然而青岛最为繁华热闹的时节是在盛夏的时候,这时中国大地无论南北城乡都在经受着酷暑的煎熬,惟独青岛这个海滨城市却很难超越摄氏三十度。一霎时,国内外游客便向这个海滨城市蜂拥而来。海风的吹拂尽管使人们凉爽舒坦了许多,但是降温消暑的最好办法还是扑向大海。上个世纪30年代青岛国立大学成立,现代文化名人在杨振声的感召下,一下子就来了20几位,老舍、沈从文、闻一多、梁实秋、方令孺等等。而在他们的回忆文章中几乎没有人不提到洗海水浴的情景。梁实秋写道每到夏季,游客蜂拥而至,一个个、一双双玉体横陈,在阳光下晒,晒得两面焦,扑通一声下水......汪静之则诗云浪儿张开它的手腕/一迭一迭滚滚地拥挤着/搂着沙儿怪亲地吻着......闻一多说海边沙滩上人象小鱼一般,曝露在阳光下,怀抱中是熏人的咸风,有的下海去游泳、去踩浪,孩子们光着身在海边拾贝壳。......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不但是从第一海水浴场到第六海水浴场做了全面修整,开拓了沙滩,建立了风格别致的更衣室,增加了安全和游乐设施等,而且还增建了石老人海水浴场和黄岛新区的金沙滩海水浴场。郁达夫曾言,青岛的海水浴场坡缓沙细,堪称东亚第一,绝无夸大之词。如今,每每盛夏之际,十几个海水浴场一下子都忙碌了起来。尽管许多人的游泳技术并不高超,但是却久久地呆在海水里不愿意出来,因为他们舍不得那透彻肌骨的凉意。海滩上更是人员密匝,从远处看去,乌压压的一片。在海水中过足了瘾的人们便走上岸来,直直地躺在沙滩上,享受着阳光的亲吻和海风的抚摩。当然,还会有人坐在太阳伞下,一边喝着饮料一边交谈着。不时的,我们还会看见大人们带着孩子在浅水中玩耍,捡一只贝壳,捉一条小鱼,或者用细沙堆起一座小山什么的......
许多人由于舍不得海水的清凉和沙滩的舒适,在这里一呆就是一整天,直到夕阳西下,天空依稀出现几颗星星时,才极不情愿地离开这里,然后在路边找一家餐馆做一番精神上的休息和身体上的补充,吃一点海鲜、喝一点啤酒,谈谈对这个海滨城市的新鲜感触。吃喝中天色便渐渐暗淡下来,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海面上渔火点点,军舰游弋,脚底还会传来海涛哗哗的响声。这时你也许会想起陈老总的诗句来海市灯辉煌,海水漫无边。群山海中峙,远岛似规圆......走出餐馆,如果游意未尽的话,你还可以到附近的夜市去逛逛。这里有许多用海螺、贝壳等海生物,甚至是崂山玉作成的纪念品,当然还有品种繁多、很有创意的日常用品。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山海哺育出来的女孩子是多么清爽和美丽,趁着夜色她们穿着美丽的裙裾和衣衫,婷婷袅袅地行走着,展示着自己的曼妙身材。当然这里还有许多方便的小食摊,煮几只螃蟹,炒一盘海螺,炖一盆蛤蜊,来几瓶啤酒,沐浴在微咸的海风中吃喝着,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另外,还有许多人是慕崂山之名而来青岛的。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亲见安其生,食枣大如瓜。这是中国最为著名的浪漫派诗人李白的诗句;波海参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始皇帝的题词。崂山,这座中国沿海海拔最高的山峦,不仅山清水秀、崇峦叠嶂,而且山海相连、大气磅礴。同时还蕴含着许许多多宗教文化内涵,流行着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据说,曾经在崂山传道的全真教七位嫡传弟子之一的邱处机,由于谒见元太祖成吉思汗致使道教在中国北方得到了空前发展,从而使崂山成为中国重要道教丛林之一,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上清宫,下清宫,蔚竹庵,华楼宫,只要我们漫游于崂山的山水间,道宫仙观随处可见。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在此也不甘寂寞,气势恢弘的华严寺便是有力的佐证,如今这里常是游人如织,烟火缭绕。如果你熟读经典,对儒学感兴趣,那你就应当到康成书院去看一看,东汉末年的大儒郑康成曾经在此传经讲学,这在当年可是轰动朝野的一大景观。另外,下清宫内的耐冬曾经被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演释出一段美丽动人的香玉故事;他在这里还构思出那篇著名的崂山道士,告诉人们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成才、投机速成难成正果的真谛......
九月底十月初,当农人们挑着一担担装在小笼子里吱吱地叫着的蝈蝈,走过路畔的的时候,对于青岛来讲夏天已然过去,或许还有一丝秋的凉爽了。这时到这里来游玩避暑的客人们已经渐渐散去,回到了自己住居和工作的地方。青岛,这座海滨城市又恢复了它往日的清净和幽雅,她在静默中积蓄着力量,以便迎接下一个盛夏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