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筝的美文摘抄

浏览 12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描写风筝的美文摘抄:飘逝的土风筝

  农历3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近日,我信步来到龙头寺公园南门口,看到街摊摆放着若干花样别致、五颜六色的风筝,一群儿童正在争相购买。蓝蓝的天空,飘舞着一只只形象各异的风筝,有蜻蜓、小鸟、蝴蝶、老鹰、白鸽等等,把天空点缀得五彩缤纷。我驻足观赏着蓝天飞舞的风筝,听着大人小孩的欢呼声,不由勾起了我儿时扎风筝放风筝的回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的梦幻童年。由于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弟妹又多,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父母哪有闲钱给我们买玩具,只能自己动手,制作土玩具自娱自乐。每到春天放风筝时节,我和伙伴们从老屋后坡砍一根老竹子,按一米二左右的长度锯断破开,从中选4根小竹块,按1厘米左右的宽度,用刀刮去黄竹篾部分,使其又薄又不失张力。接着分别找到每根小竹块的中心,将其放在刀锋上测量平衡度,若有一方倾斜,说明有一方偏重,得继续刮,直到两边平稳不动为止。然后将4根竹块用针线捆扎成风筝骨架,再用食指尖顶其中心点测量头尾部是否对称平衡,最后才在骨架上糊纸。糊风筝的纸要轻薄皮实,那年月糊风筝的最好纸张就是作文本纸,我们将作文本纸一张张撕下来,用米饭粒一页页相接粘连,先糊两个翅膀,后糊尾部,同时在两翅膀中心各贴一个小圆红纸当作风筝的眼睛。在风筝头部风门处和尾部背脊上分别贴上二三块小红纸,既使糊上的纸张与风筝骨架紧密粘连,又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让风筝平添几分亮丽。

  风筝雏形出来后,还需用食指顶着风筝头尾部的中心点检测平衡度,若往头部倾斜,说明尾部偏轻,那就得在尾部贴些纸条做尾巴。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在风筝头部接斗线找角度,斗线角度选得好差,直接关系到风筝飞行的高度和平稳度。一般情况下,选择两线成直角为佳。那时没有放风筝的专用线,我们把大人缝补衣裤的钱团“偷”出来,一根一根地连接起来,绕在自制的竹块线架上。

  风筝扎得是否成功,要看它在空中的表现。天气晴朗,惠风和畅时,我们就从自家墙壁取出风筝到老屋后坡顶上放。放风筝也有技巧和要领,要选择既无高压线又无大树遮挡的空旷地带。如果风大,不用助跑风筝就迎风起飞,若风力小了,还得放十多米线迎风助跑,边跑边放线,风筝飞到一定高度,随着空中风力增大,就自行随风爬升,这时只有尽快放线,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风筝扎得成功,斗线角度选得好,风筝飞翔平稳,随风爬升到你头顶上垂直飞翔,称之为“树竹杆”。每当见此情景,我和伙伴们兴高采烈,又蹦又跳。如果风筝扎得不好或斗线角度选择不当,那么风筝飞翔时就会左右摇摆,甚至打滚、”纺棉花”。遇到这种情况,我和伙伴们往往垂头丧气,连声叹息!

  扎风筝放风筝,是那个年代我和伙伴们每年春天必做的一件开心事,也是我们童年的最大乐趣。年年扎,年年放,不知扎了多少只风,不知在老屋后坡上放了多少回,留下的美好的记忆深刻,经久难忘。以至于过了而立之年的我,仍然童趣不减,还自扎自放土风筝过瘾。那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单位分给我一套70多平方的顶楼单元房。有一年春天,我心血来潮,萌发了扎风筝的念头。我从家属院捡来几块老竹块,回家后按儿时记忆,扎了一只风筝,拿到楼顶上试飞,竟然一举成功。从此,遇到适合放风筝的天气,我就忙里偷闲,上楼顶放风筝过瘾。这只用竹篾块和作文纸糊的风筝,虽然显得有些简陋和土气,但它每次都飞得又远又高又平稳,时而爬升到我头顶表演“树竹杆”,时而牵线远离,随风飘舞,表演“翻跟斗”、“纺棉花”等绝技,让我既开心又自豪!

  有一天下午起风了,我取出风筝到楼顶上放。也许那天风力过强,风筝迫不急待地起飞,我尽快放线,风筝飞得很远,两翅和尾部均向背后紧绷,飘舞的纸条尾巴被风撕断飘走。我看情况不妙,慢慢收线,只听一声轻响,线断了,只见脱线的风筝摇摇摆摆,随风飘落,离我远去。我心急如焚,手足无措,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风筝从我视野里消逝。为此,我失落伤心了好久!

  时隔数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仍然童心未泯。乔迁新居后,虽然居所不在顶楼,但童趣十足的我又一头想起扎风筝。那时候街摊上已有各种形状、五颜六色的风筝卖了,我觉得不如自己亲手扎的土风筝好,放起来过瘾。于是,我从隔壁公园捡来半截废弃的竹子,拿回家破开下料,刮细刮薄,凭记忆扎了一只风筝。当我兴致勃勃地拿到楼顶上放飞时,没料到反复助跑放飞,风筝就是飞不起来,我还以为是风力不够。一天下午,我看见大院树摇叶动,便登上楼顶再试飞,结果还是大失所望。后来几经改进,仍然屡试不爽,让我好失望好恢心!现在回想起来,估计是我在扎那只风筝时,把头和尾部的中心点往前移了一点儿,造成风筝尾部偏重,飞不起来。打那以后,我那扎风筝放风筝的兴趣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淡化!

  一阵大呼小叫的欢呼声,将我从梦境中吵醒,只见蓝蓝的天空,飞翔的风筝越来越多,五颜六色的风筝把天空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我情不自禁地感叹:现在的儿童们好幸福啊!不用自己动手,各种形象和颜色的风筝,任其随便选购,在无忧无虑中放飞风筝,在欢声笑语中放飞梦想!

  然而,我觉得如今的风筝再奇特华丽,都不如我儿时亲手扎的土风筝好看耐用,放起来过瘾。虽然土风筝显得土里土气,不如现在的风筝时尚艳丽,但它同样飞得又高又远。我每次放飞亲手扎的土风筝,都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我羡慕如今儿童们有丰富的玩具和多彩的乐趣,更留念我儿时那段扎风筝放风筝的美好时光!甚至萌发再亲手扎一只土风筝,与今天流行的时尚风筝比试比试,看谁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描写风筝的美文摘抄:每个人都是一个被牵挂着的风筝

  儿时,你是父母手中的风筝。

  那时候,你人小心大,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干什么都行,总埋怨父母对你什么都管,对你什么都不放心,把你当风筝,既想让你在蓝天下飞翔,手中又牢牢攥紧了那根系在你身上的长线。

  长大后,你才明白,那根线是一种责任,是一份父母对子女最无私的爱。

  上学后,你成了老师手中的风筝。

  上学前,父母嘱咐你,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要遵守学校的纪律,实际上,是父母把那根系在你身上的长线交给了老师。

  所以老师总是管这管那,而你一直都不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管教,叛逆成了你最正当最合理的借口,你总是努力想方设法摆脱老师手中的那根线。多年后,你才明白,那根线是一种责任,是一份老师对学生最深切的关爱。

  工作后,你成了领导手中的风筝。

  领导让你向东,你就得向东;领导让你向西,你不能向南向北。你想在蓝天中自由飞翔,你想飞得很高很远,可领导始终攥紧了自己手中的那根线,你想挣脱领导手中那根线,巨大风险又让你举步维艰。退休后,你才明白,那根线是一种责任,是一份领导对部属的关怀.

  成家后,你成了妻子手中的风筝。

  当你把妻子娶进家门后,父母就把手中的那根线交给了她,她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一头在自己手中攥紧,一头在你身上系紧,你飞远时,就用力把你向怀中拽;你快落下时,她又使劲抖动手中的线,给你力量,让你重新飞起来。

  有时候,你总埋怨妻子管得太多。到老了,你才明白,那根线是一种责任,是一份妻子对丈夫最深情的爱。

  老了后,你又成了子女手中的风筝。

  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对你管得越来越多,不让你吃这吃那,不让你干这干那,不让你去这去那,你感觉自己像一只风筝,有一根线被子女牢牢抓在手中;你感觉自己像一个没长大的儿童,什么事都需要子女叮嘱,什么事都需要子女帮助。

  可假如真有一段时间,没有了子女的叮嘱,你还真感觉有些不适应。到那时,你才发现,那根线是一种责任,是一份子女对父母最孝敬的爱。

  人生是风筝,总有一根线牵着你,或长,或短。你在这头,爱你的人在那头。

  描写风筝的美文摘抄:记忆里的那只风筝

  那是很小的时候,那时候想吃什么自己去摘,想玩什么自己去做,想养什么自己去抓。所以桑葚、橘子、西瓜、打猴、扇纸画、滚钢圈、风筝、八哥、翠鸟、野兔变成如今最为美好的回忆。

  很怀念那时候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很怀念那时候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很怀念那时候风是那么轻,被子是那么暖……

  或许向往蓝天,喜欢上放风筝。不知道那个人买的第一只风筝的结局,但那个人却学会了怎么去制作它。于是有了记忆里的那只风筝。

  秋天一个金黄的季节,周遭弥漫着成熟的气息。站在家门前的大堤上一眼望去是一片金黄色的稻田绵延天边,而稻穗之上是碧蓝的天空,如被人清洗过一般纯净,偶尔会飘过几朵云,洁白闲淡。

  那一次,一个小孩拿起柴刀,砍下一根竹子回到家,将竹子削成一根根细篾。用细绳将细篾固定成框架,糊上报纸。在这之前,小孩已经做过许多相同的事情,毫无疑问,这个小孩再次做出了他喜欢的——风筝。

  他邀上那时的玩伴,一起在这个金黄的季节去放风筝。秋,是个丰收的季节,然而它也是一个衰败的季节,一亩亩菜圃里的菜已经枯萎,一片片丛生的杂草也已经枯黄。他们在那片靠近小河的菜圃地里放着风筝,他的风筝是那么靠近白云,是那么接近蓝天。他躺在草地上,左臂放在额头上遮挡着明媚的阳光,他仰望着那只风筝,嘴角伴着微微的上扬。或许他没有想到他和风筝之间的距离,直到傍晚耳边传来家人“回家吃饭”的回音……他站起身看着天边的风筝,然后又看看手中的线,犹豫着。“风筝,或许蓝天才是你的归宿。”他这样想着。他放开手中的线,看着风筝远去……或许心中会有些许失落,只是这时耳边再次传来“回家吃饭”。那晚,他梦到了他的那只风筝自由自在的飞在蔚蓝的天空中,耳边仿佛听到围绕在风筝身边清脆的鸟鸣……他笑了。

  从此那只风筝慢慢的从他的脑海里淡去,直到有一天他走上另一条放学回家的路。他看见树上挂着一件让他熟悉的东西——风筝。可是,那还是他的那只风筝么?上面的报纸已经破碎,一个竹篾的框架上粘着几片破损的纸碎,在树梢随风摇摆。然而,那不就是小孩上次放飞的风筝么?他在树下站立许久,扔下书包,最后爬上树……回到家,家人问他怎么这么晚才回家……那位老人看见他身上的刮伤,心疼的大骂了他。然而他却没在意,他没有在意身上的伤,也没有在意老人的骂,他在意的只是那一只风筝——他的那只风筝。

  他再次修好了那只他的风筝,在家门口大堤上放着他的风筝。吃晚饭时将细绳绑在家旁边的电线杆上。直到很晚很晚他必须去睡觉的时候,他不愿他的那只风筝彻夜的飞在孤寂夜空。在星空下,一个小孩,心急的转着他手中的线。然而事情的发展总不能如他所愿,线的那一头像和他赌气一般不肯回到他的手中,和他争执着。他看着漆黑的夜,终不肯舍弃他的那只风筝离去,于是细细的线断了,断了。夜里他躺在床上思绪杂乱,他想着他的那只风筝,却怎么也想不通他的那只风筝怎么会再次离他而去。

  一次偶然的时间地点,他再次遇见了他的那只风筝。风筝静静的躺在小路一旁,小路的下边是一条清澈小溪,风筝差一点便要落到小溪中。他很庆幸,很庆幸在这个时候遇见了他的那只风筝。不然他的风筝将会被小溪带走,再也寻觅不到,从此将永远的失去他的风筝。

  再次寻回他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时候失去的风筝后,那个小孩再也不想失去他的风筝。他将他的风筝放在床前柜子上面,清晨起床可以看见他的那只风筝,每晚入睡前也可以看着他的那只风筝……直到来年,他发现他已经永远的失去了他的那只风筝。风筝的纸已经残破,风筝的竹篾已经腐朽……

  从此,小孩再也没有制作过风筝……

  他时常怀念着他的那一只风筝……

  他想:风筝,我们之间的线这么细怎么能牢牢的缠住我手,又怎么能紧紧的圈住你;你这么脆弱怎么能经得住风风雨雨,又怎么能耐得住岁月无常,流年变迁……

  描写风筝的美文摘抄:风筝飞满天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每当看到天空摇曳着五彩斑斓的风筝,就会想起这首歌,想起故乡和故乡的亲人。

  周末去江边,蓦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长长的江堤上,人潮涌如海;蓝蓝的天空中,风筝飞满天。风筝并不是什么珍奇的东西,每天春季都能看到。但也就看到三五只,最多七八只在天空浮动。而此时,映入眼睑的何止是几十,简直成百上千。就象是毛色艳丽的一只只大鸟,展翅在蓝天翱翔。

  我站在堤岸上,和人们一道仰望着、品评着,为那只剩下一个小点的风筝惊呼,为缠绕在一起的两只风筝惋惜。那一刻心情是那么兴奋、激动,仿佛自己随风筝飞上了蓝天,去领略天的高远,去体验风的迅疾,去欣赏云的飘逸……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似乎也留存着一些关于风筝的模糊的影子。那时从来没买过风筝,想放风筝就只能自己动手做。我还小,只能央求妈妈做。妈妈找来几根木棍,削细,磨光,捆成个正方形的框架,对角再搭上两根,模型就出来了。在框架上糊上彩纸,剪成鸟的样子,系上线,栓上个小尾巴,我们的风筝就此完成。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举着风筝来到田野上。

  我一个人放不好,有时妈妈就来帮忙。我举着风筝,向前奔跑,妈妈拉着线。我们的风筝飞起来了,越飞越高。“噢!风筝到天上去咯!风筝到天上去咯!”我兴奋的喊叫着。有时也会天真的问妈妈:“风筝会不会飞到云彩上去?风筝会不会飞高了就不会回来?”妈妈总是笑着回答:“不会,风筝飞的再高也不怕,因为我手中有拉着它的线呢。”同伴们的风筝不知是骨架太粗还是其他的原因,总是没有我的飞的高,有的只能在低空盘旋几下就一头栽落到地面上。为此,他们都羡慕我,羡慕我有一个好妈妈……

  一只跌落在脚边的风筝把我拉回到现实。是啊!无论风筝飞的多高、多远,但都离不开手中的丝线,最后还是要回到地面。人不也一样吗?长大了,成家了,但无论离开故乡多远,离开亲人多远,你的心还在故乡,还在父母亲人的身边啊!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描写风筝的美文摘抄:追风筝的梦

  那时的梦想与愿望,不过是对一只风筝的渴望。

  小时候,在山坡上看见有人在放风筝,无端地生出一种羡慕。爸爸常年在外,我们一家人难以团聚。那时,我大概还在读学前班,周一至周五都在姑姑家。尽管我的家就在这个地方,可是因为家境并不宽裕,又欠了很多债,妈妈不得不工作。周五下午放假的时候,姑姑便会把我送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有一天,妈妈工作的时候,我在山坡上玩耍。突然,一只风筝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时,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后来,问妈妈,妈妈才告诉我那是风筝。

  我尝试着用纸折成一个大大的飞机,然后用线穿住,拉着线到处跑,可它无法像那只风筝一样,飞起来。我不敢向妈妈开口,说我要一只风筝。不仅仅是怕她的责骂,而是害怕说了也没用。

  这个梦常常萦绕在我的记忆中,持续了很久很久。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到了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此时,我们一家人已经开始一起生活了。有一天,我和爸爸在外玩耍,有人叫卖风筝。我拖着爸爸来到了卖风筝的地摊前,最后爸爸给我买了一只风筝。依稀记得,那只风筝是一只蓝色的猫,也记得当时高兴得比吃了蜜还甜。

  于是,爸爸带我到处放风筝。我们去了河边,沿着马路不停奔跑。爸爸和我牵着线,看着风筝飞上蓝天。我不会放风筝,爸爸就耐心地教我该怎么样做才能让它飞起来。那时,我们都笑得很甜,也很快乐,脸上洋溢着幸福。尽管风筝有时会掉下来,有时线会缠住路人……

  那是我的第一只风筝,弥足珍贵。在那以后,我又有了第二只,第三只……我已不记得第一只风筝如何烂掉了,但我回忆起那时的场景,心中竟无比柔软与满足。多年后的今天,我仿佛还能看到爸爸那孩子气的笑容与举动,曾温暖了我的梦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