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老友邀我品茶。 茶具设在院里葫芦架下的石桌上,茶壶是仿“曼生十八式”中的“葫芦壶”。虽是仿制,这壶却得陈曼生制壶的意韵。壶流短直而微微上翘,圆弧壶把似藤蔓一般自然内收,壶盖顶端的壶钮扣以小环,拨动生响,盎然生情,妙趣横生。葫芦架下用此壶泡茶,可见老友的良苦用心。沏上一杯茶,老友说:“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香气高、张扬,故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之说”。我接口道:“难怪陆游初到荣州就吟诗‘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 抿一口茶,看一看葫芦架,虽是初秋时节,仍能看到掩映在绿叶里的葫芦花。白色的花嫩黄的蕊,含笑迎风,俏丽高雅,精美的如同一水晶挂件。蜜蜂、蝴蝶嗡嗡地飞,一会儿落在这朵花上,一会儿又从那朵花上飞起。一个个圆脑袋、大肚子、细蛮腰,上小下大,长得跟个8似的葫芦吊在棚上。微风吹拂,左右摇曳,来回晃动,似荡着秋千、东张西望的顽童,甚为可爱。葫芦已有初夏那毛茸茸嫩鲜碧绿,变得形体优美,色泽金黄了。这种葫芦我们小时候叫它“丫丫葫芦”。 见我看葫芦,老友说:“上次好友的孩子结婚,托我向你要的《福禄万代》那幅葫芦剪纸,他很满意。” “‘葫芦’与‘福禄’谐音,葫芦的藤茎称作‘蔓带’,与‘万代’谐音,成熟的葫芦内有很多籽粒,象征着多子多孙。《大雅•绵》有‘绵绵瓜瓞’,《大雅•生民》中也有‘瓜瓞唪唪’的诗句。‘绵绵瓜瓞’与‘瓜瓞唪唪’均寓意子孙兴旺,万代繁茂。有这么美好的寓意,好友满意这是自然的”。 “可惜这个季节有点晚,没有嫩葫芦了”。老友幽幽地说,“初夏时摘个嫩葫芦炒个辣椒,那真是个‘鲜’”。老友的话里含着丝丝遗憾。 “诗经《豳风•七月》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这‘瓜’就是葫芦。《小雅•匏叶》中说‘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说得就是将嫩绿的葫芦叶子采摘烹饪,当作一道下酒的菜。古人有用《史记》佐酒之说,今日以葫芦佐茶,焉用食之”。 老友听我这么说,会心一笑,忆起了往事:“夏日的傍晚,常有一种体型大、飞起来声音特别响的飞蛾,我们叫它‘呼隆锅’,特笨。傍黑时采一朵葫芦花,高高举起,它就会用那长长的吸管来吸食花粉。这时手指轻轻一捏就把‘呼隆锅’捉住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趣。” “我小时也常这样捉飞蛾。还常做常新,毫不厌倦。记得一次小妹妹头上扎了一块红绸花,‘呼隆锅’几次落到小妹妹头上,吓得她大哭。后来读到刘禹锡‘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的诗句,才知道昆虫都有这‘笨笨’的天性。” “小学时一次写作文,我不知从哪里听说‘齿如瓠犀’是描写人的牙齿如葫芦籽般洁白漂亮的句子。就用根本不懂意思的‘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来写我的同桌,结果讲评课上我就惨了。老师说这诗句是赞美女子漂亮的,同桌是男生,我‘照葫芦画瓢’都走了样。”老友说完这话,孩子般大笑起来。 “唧-唧-唧-,嘟-嘟-嘟-”,葫芦架上传来一阵悦耳的虫鸣声。抬头一看,这画面像及了白石老人那大写意画:两只蟋蟀头顶着头在一只大葫芦上嘶鸣。“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杜甫这两句诗写的就是这眼前的情景吧。 临别时,老友送我一只大葫芦,戏言“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葫芦”。说实在的,我喜欢喝茶,但对喝茶之道还没有“脱盲”。一次一位“雅友”邀我去茶社品茶。又是焚香,又是抚琴,再加表演。我说一杯清茶何必弄得这么复杂。“雅友”讥我俗人一个,喝茶还处在“驴饮”阶段。其实,与知心朋友在这葫芦架下饮茶,是件很惬意的事:家长里短,说说笑笑,忆一段美好的时光,便有了这闲情逸致,心态平静。
【编者按】:葫芦,福禄、万代,多子多孙,美好的寓意,深受人们喜欢。作者葫芦架下品茶、聊天,享受秋意与秋韵,一片生机与雅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