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现象”与家教

浏览 13

良好的家庭环境会让一个终身受益。钟南山院士出生在名医之家,医者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仁人之心,也以父母言传身教的方式,在这个家庭里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孩子。

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是著名的儿科大夫,也是一位病毒学专家,在上世纪50年代创办了中山医学院儿科病毒实验室,直到80年代,在人老多病的情况下,仍在家中坚持观察病毒和科学实验,还耗时四年写出呕心沥血之作《儿科疾病鉴别诊断》。钟老先生认为,那些真正献身于科学的人,对待科学研究工作是不会计较时间、条件和报酬的。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是广东省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在世时通过自己的善心善行,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世。1937年冬日,在日寇轰炸南京时,钟家的寓所被毁。廖月琴冒着炮火,在废墟里救出了爱子。她一辈子勤谨行医,相夫教子,为国家抚养教育出了一代名医——钟南山。三句话不离本行,钟南山父母的话题总是与医疗专业有关,从不谈如何赚钱等逐利之事。受此影响,钟南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工作上,竟说不清自己的工资究竟有多少。

钟南山的家中陈设简朴,但有一个简易的健身房。在十多平米的空间里,挤满了跑步机、动感单车、拉力器、哑铃等健身器材,因为钟家重视的是身心两健,而非物质享受。钟南山的夫人是女篮前国手李少芬,相亲相伴了半个多世纪,对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做法,钟夫人已经习惯了,她说:“劝是劝不住的,因为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夫妻俩育有一男一女。儿子钟帷德秉承家教,也走上了学医从医、救死扶伤的人生道路。女儿钟帷月是一名游泳运动员,曾打破过女子短池100米蝶泳的世界纪录。显而易见,跨越代际的家教对人生观的形成颇为重要。钟院士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敬业爱岗、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以及求真务实、敢讲真话、重义轻利、艰苦朴素的高贵品质和生活态度,无不与钟家代代传承的良好家教有关。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钟南山形成了人命关天的医者观念。钟南山受命赶赴武汉时,被临时安置在高铁餐车一角,刚一落座便拿出文件来研究。我们都看到了那张新闻图片,老人疲倦而打盹的神态。打小,父亲就教导他,做人要讲实话、讲真话。这是钟家的最有价值的家训,亦成为钟南山一生恪守的人生信条。也因此,他能在非典发生的紧要关头,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所掌握的疫情信息,大胆地做出专业判断,并勇于说出真相:“这根本不是衣原体感染,而是一种罕见的新型病毒。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17年后,在武汉疫情发生后又成为勇敢的“逆行者”,84岁的老人亲赴疫区进行实地考察和指导防控“新冠”病毒工作,并再一次讲出实情,第一次对外披露有武汉医生受到病毒感染,直言“确定可以人传人!”随后,才有了一系列应对疫情的重大举措,并引起国人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其气定神闲和科学应对的姿态,那双泪花闪烁的老眼,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也为人们战胜这场灾难注入了一股精神力量。从非典到“新冠”,当发生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时,钟院士勇于站出来说出真相,表现出一个科学家的良知与使命感;也因此获得了广大公众的信任,并成为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钟南山现象”。若问向钟南山院士学什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讲真话。

同样是防疫与病毒学专家,社会舆论却有褒有贬。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检验着各级官员的管理能力,也检验着专家的成色。公众不可能从专业角度来判断专家的业务学术水准,只希望他们讲真话。不管是人文学者,还是自然科学家,都应坚守讲真话的底线!

钟南山一直记着父亲说过的话:“只要能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就没有白活。”钟南山从关乎人类命运的高度,敏锐地指出,非典、“新冠”,这些公共卫生危机和其他生态灾难,是因为人类不当行为而造成的;应深刻认识到,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舍此别无他途。他说:“现在我们讲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含义不但是在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谐社会的含义也应该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只有这样,地球才能可持续发展、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理念。钟南山院士既是悲天悯人的仁者,也是高瞻远瞩的智者!

钟南山曾在日记里写道:父亲总是批评我,他这样做,其实是爱之切,故苛之深。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过:“在治学严谨上,我受的是父亲的影响;我对人的同情心,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钟南山垂范于世的事例,也加深了我们对家教家风的认识。我们一定要倡导良好的家风家教,使之成为建设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副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