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id:3785789标题:认知一种崇高与美丽作者:听月小轩电邮:类别:3添加时间:Sat Dec 04 00:00:00 CST 2010内容: 八月金秋,菊桂飘香。北国蓝天白云,心怡气爽。 我们青年的散文诗人听月小轩从北京载誉归来。 他的美文《遇见你才是我》荣获“中国当代散文奖”他的名字被载入《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品选入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为散文创作的繁荣、发展增添了又一份光彩。 马奎方,网名听月小轩。他是网络散文创作的佼佼者。 今年春天,在石家庄召开的中国作协会议上,铁凝指出:在当今科技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网络文学已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文字垄断的霸权。网络文学独具最广泛、最普及、最贴近,遍及世界每个角落的史无前例的浩大的平台。 听月小轩,在网络散文美文创作中,仅仅两年之中,可谓异军突起。他在《红袖添香》的电子文集中的作品达到1042篇,传遍了古老而年轻的世界,经过网络读者和几百家网站,还有QQ群体,遴选300篇美文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遇见你才是我》,这是网络文学美文第一次大集结,大展示,以其真诚、纯洁、细腻,博爱的清悠,奉献给世界每个角落里的热爱珍惜生活和生命的年轻的读者,以心灵的芳菲和白云出岫的气息,给人以进取和希望…… 他的美文,点击达到4.6亿次,美文以美的心灵,真爱的情愫,润泽着亿万心灵。 世间最崇高的信仰是真诚。 世间最伟大的爱情属于母亲。 听月小轩网络美文的创作,是由他心中母亲的光辉和彩虹而缘起的。“我喜欢母性美中心灵空角里的温度”,子女是伟大母性生命和无私的爱的承传和延续,可以说世界的丰功伟业都是母爱的发展,没有母爱就没有一切。由此产生亲情、友情、爱情。听月小轩的美文之所以受宠广大读者,一个核心的价值,就是这种真爱和挚诚。 他的散文突出的特征,就是以有优美的真诚,融入每一个热恋珍惜人生的心灵。 “在这样潮湿的雨天里抚摸着淡忘的幽思,落寞的花香里却真实地漂浮着掠过心上的微笑”这就是他铭记在心底母亲的微笑,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母性的微笑“平和而慈祥,总是带有可以谅解我错误的微笑”,这就是我们作为儿女,永远愧对,永远铭记着回报,永远温暖着的微笑啊。这在美文《有你在心上,已然是天堂》、《自序》、《一种牵挂,在这等你回家》、《不能用心,静静地想妈妈》等文所洋溢的赤子之情。每一个母亲,都把子女“看作是她生命延续在希望里的灯塔”,每一个子女,都是母亲“希望种子的雏形”。 珍惜生命,以辛勤劳作服务社会,以真诚对待一切生命和情感,这就是对母亲的赤诚的回报,就是实践母亲的希望。《手牵手,静静地走》对爱情忠贞不渝;《琴韵秋水,掩帘听雨》珍藏爱情与自然的谐和宁馨;《有一种浮浅,只属于自己》等,不苛求别人,只有时时地认知自己,完美自己的豁达与宽容…… “初恋是为情而生……热恋是为爱生情”倾城、依守…… 诗人以他独具特色绵密、婉约、清新、馨香,细微入里的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凝静地表现与使人共鸣同感,拨动读者内在的最真实的心弦,如绵绵春雨滋润蕴含生机的五彩沃土,如朝阳下闪着阳光的七彩的露珠,呵护、营养花朵和绿叶,从不调动宏大叱咤文字的千军万马,去劫持读者,以求震慑效果。因此,听月小轩的文风,大有柔情似水、纤巧入微的特征。这些都可以从他的文集中得到真切的体味。 从美洲、澳大利亚等网站转点击的作品,从重庆中考试题引用他的作品《守候,孤独》等文都足以看到,《遇见你才是我》的网络美文的真实、绚丽婀娜、魅力! 听月小轩的美文,热爱者润泽每个美好的心灵,在于他的真诚,在于他的抒发细微优雅的文字,在于他给人们营造了充分展示美的憧憬和追求再创造的广阔的心灵空间。 《遇见你才是我》,你可以想象到有了伟大的母性,才有了子女的生命个体,你可以体味到,有了男女之爱,才成为人们美丽心灵的完整与合美,你可以体味到,友谊相辅相成,人与人社会性的整合和全璧! 这种深知彻悟,让人世间的真爱,在每个心灵深处发扬光大,日月相映,满天星斗。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写出每个人对慈爱的恩泽的体验。体现出文心交融的伟大。 “每当我失落的时候,妈妈的微笑就会在泥洼地里浮现,……在我的心里,却永远的像一块坚硬的钢铁,无论有多么大的压力,都压不垮那根属于母爱的脊梁……让我学会怎样在风雨中前行,怎样在寂寞中学会微笑,在微笑中抚摸自己的伤口……” 把母爱作为人生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 中国散文学会,是由著名散文泰斗冰心女士亲自创建的,在她临终之际,还特意留给学会一笔积蓄,以供繁荣中国散文之需,对年轻的散文作者寄以厚望。听月小轩在2009年被吸收进入这个学会,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期望他再接再厉能写出更多更美的作品。从人间大爱出发,实现自我人生的最高价值!投稿日期:Sat Dec 04 00:00:00 CST 2010副标题:读听月小轩网络美文有感简要提示:八月金秋,菊桂飘香。北国蓝天白云,心怡气爽。我们青年的散文诗人听月小轩从北京载誉归来。他的美文《遇见你才是我》荣个人评价:作者:于北渔 (责任编辑:听月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