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发现故事的套路

浏览 12

原创:高原麦客 从昨天到今天,主要的工作只有一件,就是反复勘察路线,为上级领导来我公司调研提供最佳线路。由于时间紧,要走访的合作单位较多,提前对线路进行勘察,做到心中有数,按部就班,也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方式。 从高速口开始,我开车对沿途要去的每一个网点,进行时间上的估算,去每一个网点要花多少时间,整个行程要花多少时间,几点完成外部市场的考察,几点吃饭,几点开座谈会,座谈会大概多长时间完成,对整个调研的时间提前预估,并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在内。 而之所以要对路线重过一遍,是因为领导提出,第一次只把重点都放在线路勘测,而忽略了调研的内容。到了每一个网点,与什么人交谈?要了解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本次上级部门深入基层目一线的是什么?这才是整个活动的关键。 不知道别人怎么认识这次调研,两天路线勘测下来,看似简单的一次例行公事的调研,在我心里就像构思一部小说一样,充满演绎的成分。先看看故事的脉络,上级公司下基层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客户交流,和员工开座谈会的形式,想切实解决一些生产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我大致梳理了一下,其中有两条主线,把整个调研的行程串连起来。一条当然是整个调研的线路图,要去什么地方,下一个网点是什么地方,为了节省时间,最好不走回头路,形成一个闭环的线路。一条是时间线,几点能到,访谈花多长时间,多长时间完成对市场的考察,什么时候总结,大概几点结束本次调研。 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这不就是我们写小说、写记叙文的基本套路么?想到这些,我一边开车,一边哑然失笑。自从写作以来,越来越喜欢使用多维度思维。时不时把一些毫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或者从一个事件里寻找另一个事件的相似性。 很多写作的人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感觉没有丰富的素材,写出来的东西很零散,没有系统性。段与段之间之间,句与句之间,没有相互的联系,只是单摆浮搁在那里。写出来的东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别人看完后,如坠云里雾里。 同样是写文章,有的人写出的文章,有一种很强的代入感,处处有悬念,处处压伏笔,处处制造冲突和矛盾,虽然大部分是生活中的琐事,但它勾起读者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很简单,就是在文章中引入时间,或者路线。让读者按图索骥,按部就班,甚至每一个意外或者惊喜的制造,都在情理之中。 想想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有时会觉得过于平淡无话可写。其实大多数人把写作的重点放在那些大事件上,想要为读者制造更大的惊喜,而忽略了身边的小事。其实很多生活的惊艳,大都来自日常生活,来自我们亲身经历。 林清玄可能是中国作家中,为数不多的高产作家。甚至他的影响力,一度排到了台湾领导人的前面。最近陆陆续续看过他不少的散文,我甚至觉得,他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散文,其实就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以小见大,从朴素到深刻,从外到内。看完后不由自主会被一些东西触动。 我们常常所说的,那些波澜壮阔大事,在名家的文章中几乎找不到。于是我们便也明白,其实名家也都是凡人,文章中除了琴棋书画诗酒花,剩下的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同是,他们会为一个普通的事物赋予极大的意义,也能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感动的瞬间。 一方斜斜照进屋子的阳光,一根爽脆的苦瓜,一片花瓣,一枚不甘凋零的叶子。一碗日思夜想母亲做的素食,一个留在记忆深处的场景,一位好心人的问候。一滴水,或者一颗心,在他们眼中,都是一个鲜活的世界。我们总能沿着时间的轴线,体会到作者熟稔的编排能力。 他们的文章,最大的魅力,在于整篇文字很少议论,只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对比和展现,把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记得购买笑来老师纸质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随书赠送了一个事件本。要求只记当天真实事件,不论大小,按照时间顺序记录。 记完那个笔记本后,最大的改变就是,做事有了逻辑性性,并且有了时间上的连贯性。虽然说教的毛病依然未改,但写出来的文章,显然比以前简洁了许多。现在无论是写文章,还是解决问题,都会寻找事物的相似性,并且会利用更多的思维框架。 例如,勘测调研路线的时候,会想到故事情节的设置。例如,看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再跑步,就会和自己比照,找到继续下去的理由。例如,烹饪一道大餐的时候,除了优质的食材,火候的掌握,调料恰到好处的摄入,更需要一段时间,让菜慢慢入味。 生活从不缺少故事,只是我们要学会记录、整理、拼接。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想要出彩,最好的套路是按照人们喜欢的方式,删减提纯,再用时间的线串起来,制造惊喜,同时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确定性。 (责任编辑:副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