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黎明.日界线

浏览 16

天空凄美如祭坛,夕阳在凝结的血泊中沉默。——波德莱尔

高楼大厦灰暗的墙面融化在阴影处,苍老的残阳在缱绻如丝的浮云后褪了色,天是无力的白,渲染着逐渐侵蚀蔓延的黑暗,一如虚晃晃的天洞,抽丝剥茧。

拖着疲惫的身躯,四肢瘫软而微微颤抖,大脑竭力要掌握控制权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归属感和安全感在路上迷失了方向,余烬的火苗扑闪地熄灭。街上旅人背着落满灰尘的行囊,眼神里有沉默的光,身躯将余辉挡在了最后的目的地前,投下一片暗色的影,像细胞吸满了水将要胀破。楼巷的缝隙间有浅色的光影穿过尘埃,夜晚将至未至,灯火已准备点起。

黄昏不及白昼的光明与温暖,未至夜晚的宁静与暗沉,她是黑与白的星位,影子的边界,却时常给人带来过渡的疲累、木然、无助,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心头却无端涌上落寞悲恸。只有在夜晚终于来临,一切趋于平静,似乎才能开始思考,波涛汹涌、席卷而来的思潮几乎吞噬了心智,却被感性和人性拉回,小心翼翼的触碰光明的内核,像蜷缩在黑暗里的怪兽,又像初至人世的婴儿,为世界的光与美欢呼雀跃,感受思想的力量。

夜渐深,已是入眠时。世界细碎的尘埃纷然落地,只是不知落在谁的心涧,地球仍在绕着太阳不停歇地转,几万英尺的高空上,星辰在以无法察觉的的速度缓缓移动,窗外公路上,跨越无数光年落下的点点星光,是否照亮一辆疾速行驶的车,消失远方。陷入酣睡的人们,在未知的梦境里,等待天明,等待重新心无旁骛地直视远方。

“上帝说,要有光。世界便有了光”

当你朦胧睁开眼,思绪还在梦中缠绵时,窗外纯白的光已悄然来临将你唤醒,通身注入光明与柔和,沐浴在晨曦中,神圣而端庄,希望已不用再询问何时方降临,它已悄然而至,到每个从睡梦中初醒的人心中。这是黎明的力量,同样是白昼与黑夜的临界,她带来了不一样的光与善。黄昏在黑白间,是蛮横的荒芜世界;黎明在黑白间,是无惧无畏又无悔的单纯时光。

又是新的一天开启,不视黄昏的沮丧,晨曦即刻,光明犹始。

善意如电,来即明,去则复冥——《三慧经》

人孕育于大自然,抚养于大自然,然世间万物齐皆如此,是故生灵与自然间常有些许无法说清道白的共通之处;日月、山河、草木、鸟兽皆彼此融会贯通,人的作息也伴随自然更替而行。我常想,黄昏与黎明是人性深处大自然留下的情感基因里小小的一笔,泛着温和又淡然的光芒;不止于此,人对宇宙起源奥秘的永恒探求,对头顶亿万年前发出光芒而如今方至眼前的星辰的迷恋,对波澜汹涌的海洋的爱慕。对湛蓝如洗不带一丝云彩的天空的向往,都是生命画卷里斑斓的笔触——对世间万物的爱,仿佛皆是茫茫宇宙中相互依偎的家人,携手面对漫长遥远的时空。

世界万物常常如此,一切无论看似是否相连,实则都有千丝万缕的牵扯,时间在分秒流逝,大自然在最后的收笔里留下了给人类的宝藏——任何伦理道德都无法超越的——善意。莫说它与大自然毫不相关,仔细看——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珍爱便是善意的源头,去做不谙世事的孩童在世界彼岸观望烟火,尘世间又有多少人不遗余力地散发光与热,他们的善意未被隐没,朝朝暮暮告诉世人应相信自己的温暖和价值,真切而虔诚地爱着每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

365天,24小时,60秒,时间不停流转叠加,在心上烙下年轮,在黄昏与黎明的交替中试探,在一片水光氤氲后看透世界反复,日界线轮回往复带来一天又一天,你也会相信,善意终会回到你身旁,给予你自然的馈赠,展示它无尽的温暖与光亮,伴随日界线的来临,在时间的无穷轮转与循环里。

黄昏隐去,黑夜袭来,我沉沉睡去。

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或许将永眠于黑暗。

然,在风声鹤唳的季节里,善意也不曾离去,作为人类永恒的庇护。

须知,黎明将至。

(责任编辑:副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