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百年老课文》。牛皮纸样的书面,很有些陈旧的感觉。翻开来看,林语堂、朱自清、钱钟书、叶圣陶、鲁迅……大师们杳然已去,但他们的文章,他们的精神还在。
里面的文章有一些是我学到过的课文,而有一些是我没读过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在课文里读过不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药》、《呐喊》、《阿Q正传》……在他的笔下,百草园、三味书屋、鲁镇,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风情;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一个个人物丰满,跃然纸上。但是在这本书里,只收录了鲁迅先生的一篇《腊叶》。“灯下看《雁门集》,忽然翻出一片压干的枫叶来。……”书页中掉落的一枚带有蛀孔的枫叶勾起先生的遐想和回忆,“这使我记起去年的深秋。”时光流逝,物与人都在变化,枫叶斑斓的颜色已不复存在,人的心境也在变化着。《腊叶》只短短三百余字,初读很觉简单,读几遍就越来越有嚼头。《腊叶》是先生在病中所作,他把病叶比喻成自己。文中最后一句说到:“但可惜我今年竟没有赏玩秋树的余闲。”生老病死是一切事物的规律,他在珍惜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事。这是一个时代的文学巨匠,在生命最后的哲思。
没想到,李叔同的《送别》也被收进了这本《百年老课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只那么一页,意蕴却苍茫悠长。略微发黄的纸,底版是配了曲的《送别》。轻轻哼来,词曲浑然一体,文学与音乐的结合是如此完美。喜欢《送别》,源于《城南旧事》,而李叔同的诗写于更早的1905年。一个世纪过去了,仍然如此隽永。
百年已去,但大师们留下的优秀篇章如同漆黑夜里的点点繁星,在钻石般闪亮,不会随着消逝的百年而暗淡和沉默。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字,热闹而喧嚣,“梨花体”、“知音体”……层出不穷,当又一个百年过去时,我们还会有多少经典留给历史。
(责任编辑: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