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巷,水香

浏览 21

从闹市走进水巷,整个人的身心都融化了,化在了水巷温湿的怀抱里,被久远的生活气息浸泡着;又仿佛都凝固了,凝成了不变的感悟——水巷,有一种味道——香香的。

水巷,自然和水胶合而成的一种超常默契——有水的陪伴,叫滋润的生活;有水的追求,叫智者的情调。

水巷的水是香的。那种香,是一种情态。弯弯的水巷,交错的水巷,四通八达的水巷,编织成了一张如陆巷交错一样的“水网”,带着古镇久远而又切近的足迹,点开一环环涟漪,拓印出一片水乡的质朴。水巷,窄窄的,水巷里的水也便窄窄的,仿佛秀女纤细的腰,摇啊,摆的,秀出了水巷的绝美身姿。你能说,这样的身姿不香吗?这样的身姿缺少风韵吗?水巷,长长的或短短的,连着流动的河,连着不远的山,其实,就是连着自然;从源头走来,初衷不改,本性不变。这是骨子里的属性、生命中的血统,不就是一种带着馨香的风韵吗?水巷里的水,又是柔柔的,不曾涌过波涛,不曾激起过浪花,抖着温婉的情愫,书写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的历史。水巷的水呈淡淡的绿色,仿佛融进了细细的生命,轻轻地荡着,让船也轻轻地荡起来了,就像大大的摇车,把船上的人们摇得沉醉,把巷边的生活摇得静美。水巷的水是一面镜子,映着头上的天,水便“绿如蓝”了;映着身旁的树,水便活脱了;映着树下的花草,水便靓丽了;映着树后的老房舍,更映着那些手脚勤快的婆姨们,水便融进了生活的情趣。这时,情不自禁地遥想起“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情境,声与影携手于温婉的溪水中,水巷就成了一幅水墨丹青的大背景,进而渲染出唯江南才独有的色彩、情调与姿态。

水巷的水真的是香的。那种香,含着遥远,含着懵懂,含着深沉,也含着后人远眺当年的欲望。水巷的水养育了水巷边的古建,把古建塑造成了水巷里永恒的主角。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房舍,参差错落,鳞次栉比,就贴着水巷的身子,虽很陈旧,很古远,却那样亲密,就像一位沉默寡言的老者,着一身质朴的装束,担着岁月的印记,怀着生活的嘱托,要解开那些好奇的后人们心存的对水巷旁那些古建的疑惑:为什么木质门窗的油漆已经斑驳脱落了,门窗还依然那样老而不朽?为什么墙基处生出了层层绒绒的绿苔,墙基却依然坚固如初?为什么屋檐上摇曳着根根细草,屋檐却依然生机不减?为什么偌大年纪了,古建却依然矍铄啊……是时光造就了疑惑——古建会说,那是时光的托付,那是岁月的关照,那是水巷的滋养;因了风,因了雨,因了霜,因了雪,因了阳光,因了岁月,还有一代代生活在水巷边的主人……是它们(他们)联手,要让水巷长生不朽、有所作为。

水巷,重情,是因为水巷里的水情意绵绵,拉着一座座小桥,仿佛给自己邀约来了一群朋友。想想水巷里的那些桥吧,普安桥、八字桥、仁济桥、通贵桥、英华侨……凡是走过的,记住了的,或平直,或玉带,没有哪一座桥的造型会与别的桥“撞衫”。说不完的古桥古韵,道不尽的岁月沧桑,水巷里的桥掮着历史的载荷,印着历史的足迹,一天天、一岁岁成熟了。“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于是,水巷的左邻右舍便牵手了,那些古屋,那些古屋的主人们,就在桥头,就在水巷边,或对望,或交往,营造出水巷中特有的温馨。 “小桥流水人家”的情致就这样因水巷而起,因水巷而来;故人入眼入心之时,后人也定然喜上了眉梢。

水巷的生活也是香的。古建门边,有它的名号,老宅、旧屋,散发出淡淡的老味道。古建门里,狭窄、幽深、静谧,还有几分阴晦,却蕴涵了水巷悠远的经历。时而走出一位婆姨来,或端着一盆菜蔬,或拎着几件衣物,踏下几步台阶,就蹲在水巷边。旁若无人的她们,不言不语,无暇四顾,只是自顾自地搅动着水巷里的水,在水里寻找生活,在水里寻觅洁净。洁净找到了,她们便起身,转身,端着眼里的“洁净”,留下了任劳任怨的背影。古建门外,少不了摆着一副躺椅,时常有男主人卧于椅上,闭目养神,恬然自在,一副慵懒之状,连指间的香烟也成了装饰。不过,古建檐下那几张老旧的方桌和桌边的条凳会暗示我们:时辰尚早,食客们还在水巷美景的陶醉中,男主人的闲适是在养精蓄锐呢。这是前辈们留下的习俗,水巷里的后人们怎么舍得丢弃呢?水巷的生活、水巷的人格,就这样走进了一代代水巷人的心灵。是承前启后,还是本该如此?你说,这样的生活,不自如吗?不丰满吗?缺少味道吗?这其中的风韵到底是什么呢?是水的味道,是巷的智慧,是历史的足迹,是生活的哲理。

水巷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带着江南的温润和柔媚,编织出它自身所独有的姿态、气质和性格。其实,水巷早已打开了自身的视野,北上了,南下了,东来了,西往了,一路走过,洒下一路的种子,于是,水巷便遍布于神州大地了。

一次次跨过那条最宽最长的“水巷”——长江,我见过了大江南北众多的散发着阵阵馨香的水巷。桐乡乌镇里东栅、西栅的水巷,四通八达,摇来摆去,托起了一个水上世界,摇出了天下第一水乡的美誉:“来过,就不想走了。”苏州山塘街里的水巷,从狮子林游走到虎丘山,一路上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牵来了青砖灰瓦的一线古建,千年如一。苏州同里古镇的水巷,格局不大,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船,水巷连着古屋,驮着石桥,携着古朴与文雅,在水边,在桥头,凝聚出纤弱、柔媚、悠长的韵味。上海南翔古镇的水巷,不忘水乡的本色,傍着浦江边的那颗“明珠”,横拉竖扯,把质朴融进了时尚,让久远牵手了当下……北京古北水镇的水巷,虽属泊来之作,却也实实在在地再现了江南水巷的韵味儿和姿态:临水的模拟古建,依山的历史文化,鲜活的民俗风情……尽在水巷边交融,延展,畅流。

如此众多的水巷,都缀上了同样一个标志:产权——江南;品性——馨香。在这样的水巷旁徜徉,思绪中装满了悠闲,满眼满身都被馨香浸透了,伴着时空错乱的感觉,心驰神迷。是江南的水孕育出了江南的水巷,江南的水巷便融进了江南的味道与性格,也便成就了神州的水巷大格局。

水巷,俨然一幅未干的水粉画,渲染着水乡的诗意,飞扬着水粉的味道;这味道,来自水巷的故乡,来自水巷边那一个个灵动的角色。

水巷……水香……是古镇的味道,是静水的味道,是时光的味道,是历史的味道,进而氤氲出民俗民风的味道……

(责任编辑:副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