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自由市场因上边的检查暂时取缔,据说要到七月十五后才能恢复,以前下班后顺手捎带买菜买水果的方便没有了。
早上起来,准备去七九五菜市场一趟,那里有几家店里的肉食点心不错,蔬菜品种也全。
看时间还早,先锻炼锻炼,准备去碱滩一带走走。
穿过城中村的小巷巷,几乎每家门口都坐着一个或几个老人。
他们当中有年轻点的,有稍微老点的,也有很老的。年轻点的老人穿戴还讲究一点老点的老人穿戴随便,有些衣服颜色已经褪得不像样子,且皱皱巴巴的。看着他们身上的衣服,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上前去帮他们把衣服捋顺,转眼一想,你和人家非亲非故的,又不认识,猛然间上前帮人捋衣服,会不会吓人一跳。
又一家门前,坐着一堆老人,有四五个老婆婆,都六七十岁了,其中一个年轻点的给一个岁数大的拽出塞在脖子后头的衣服领子,边拽边说:“你看,这没个女子咋能行,老了光洗衣服就是麻搭!”其他几个附和着“就是,就是。”
到了毕塬东路上,又碰见一堆女人,属于老年人里的年轻人,也就五十多六十出头,一个手里摇着蒲扇,边摇边说:“我热得睡不着,趁老二家的娃娃没醒来出去转了一圈,不知老大媳妇起来没?”
另一个搭话:“你大媳妇早都起来了,我刚才看见了她带着孩子走了。”
“唉,你不知道,昨天晚上把人家惹下了,娃今天下午考试,早上不去,她倒不开班,让我带。你说,我正给老二家看孩子,吃住在老二家,怎么能丢下不会走路的孩子去她家?”
“走了就走了,她娘家妈带一天也正常啊!你儿给她娘家帮了那么多的忙,她妈带一天孩子也不亏她。再说,孩子小时候都是你一人带,人家妈一天逍逍遥遥,光顾着收拾自己,为了这个孙子,你受了多少苦,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唉……”远远地,我听到那一声叹息里,含有多么深长的意味。
带孩子,婆媳间的敏感话题,永远难以说得清。
想起网上调侃的段子《我们都是老孙子》:
我们都是“老孙子”
没有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成孙子;
不见孙子想孙子,见了孙子怕孙子;
小孙子吃喝拉撒,忙坏了老孙子,
老孙子手忙脚乱,还照顾不好小孙子;
小孙子哭闹急坏了老孙子,
老孙子不知怎样能哄好小孙子;
小孙子零食玩具得靠老孙子,
老孙子不得不省吃俭用满足小孙子;
小孙子入园入学还离不开老孙子,
老孙子腰痛腿酸还得接送小孙子;
等小孙子长大了,老孙子也趴下了;
这时老孙子想见小孙子,
小孙子忙于工作无空去看老孙子;
老孙子只得含泪离开小孙子,
小孙子灵前痛哭老孙子。
读后也是蛮心酸的。人在年轻的时候,是主角,上辈人围着他转,兜兜转转到老了,成了配角,一切都变了,你得围着别人转。老家有句谚语“打墙的土上下翻,蓝布衫子换着穿”,谁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可是,生活中,怎么就很难体会到老人的不易呢?
走到三普桥跟前,进了一家热米皮店吃早饭。
座位旁边的两个中年女人拉闲话,一个说:“这两天没有一点胃口,吃啥都不香。”另一个应道:“我也一样,一天都不知道吃啥好了。”她们就是五十多一点,都没胃口了,想想刚才遇见的那些老人,能香香吃饭的有几个?
人,一旦吃不动就干不动了。朋友说,看着夜市摊上那些姑娘小伙子一个个拿着烤肉夹着菜蔬大口咀嚼的样子,不是一般的羡慕。可是,人稍微有一点年龄,就吃不动了。
吃完早餐,继续朝西走,到塔尔坡十字西边碰见我同学的妈妈,她在这里给上高中的孙女做饭。上次听同学说,她妈在这陪她侄女,一直没见着,今天一见,我惊了一跳。她年轻时,可是我们方圆有名的美女,身材窈窕,皮肤白皙,尤其那双眼睛,重眼皮,花棱深,就像刀割的一样,又不失天生的自然,眼珠子忽灵灵的,好像会说话。如今,虽然穿戴很整齐,身材发福得不太厉害,但是眼睛昏花了,已经没有那神采了。起先,都没认出我,我叫了一声“姨”,她愣了半天,才答应,随后拉着我的手说:“姨老了,眼花了,都没认出你啊!”
接下来,老人拉着我的手诉说自己在这里的种种不易。因为儿子媳妇在西安做生意,他们在这里租了房子让她给孙女做饭,住了两年多了,认识的人很少,儿子和媳妇只是礼拜天回来转一圈,其它时间就她一个人,孙女上高中,功课紧,娃一回来吃完饭就进房间,不是写作业就是休息,一天和她也说不上几句话。
“娃呀,姨在这里像坐监一样,一天能心慌死,天天盼着回去坐在门前的树荫下,多凉快,哪像这里,闷罐子一样,快把我闷死了!”我宽慰她几句,送她到租住的小区门口。
再往前走,一路碰见的大多是老年人,只是老的程度不一样。有些脚下还利索点,有些人要靠拐杖行走。说利索,实际也是左一瘸右一拐的,只是还能顾自己而已。我想,这些大妈大爷,年轻时也应该都是健步如飞的,如今,年岁夺走了他们的健康,迈出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这一路的遇见,弄得我心口一直堵堵的,年轻时多愁善感的毛病又犯了。
上班时,身居校园,看见的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和他们在一起,感觉自己也不是多老,一天忙忙碌碌地快乐着。今天走一圈,发现周围那么多老年人,更可怕的是,过不了几年,我也将成为她们当中的一员。想想,都不敢往下想了。
归途中,又想起昨天看的一部老电影,英格玛·伯格曼1957年导演的代表作《野草莓》,剧中老医生伊萨克晚年的孤独,看得人心里也很难受。
有人说,孤独是年老时最可怕的处境,我深以为然。今天一路碰见的老人也各有其难,不知他们的内心深处最恐惧的是不是孤独?
中国古人讲“四世同堂、天伦之乐”是不无道理的,最起码,吵吵闹闹的子孙满堂能驱赶年老时的孤寂凄凉。可是,在当下,享受儿孙绕膝的能有几人?大多数家庭早早就空巢了。
老,不可抗拒地一天天来到了,就那样坐在家里孤独寂寞吗?当然不能。看来,我得好好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