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感怀

浏览 13

  丁酉年农历六月十二,应《云梦泽》杂志总编张浩之邀,前往嘉鱼、赤壁两地的每一个读者单位,去派送二0一七年《云梦泽》第一期杂志,以表达杂志面向大众创刊的诚意。期间,我们一行在嘉鱼受到作家殷铁山的热情接待。

  文友见面免不了谈诗论文,欣闻铁山兄文集《风语拾零》出版面世,与之同行的诗人韩志与我不约而同地请求铁山兄现场签名送书。当我第一个得到铁山兄的送书签名时,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与铁山兄相识、相知的一幕一幕。正如舒爱民老师所写:“殷铁山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身形敦实,面相敦厚,眉眼露喜,一脸乐和……”铁山兄给我的印象,在此句之上还应加上这么一句,慈善的面相上始终洋溢一种与人为善,似曾相识的儒雅之气,让人有一种发自心底的信任感与亲切感。铁山兄在书的扉页上签名,上落“请云飞兄雅正”字样,当时我一边看着他书写一边想,凭我这半瓢水的学问,雅正可不敢,拜读大作还算勉强。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铁山兄亲笔签名赠送的《风语拾零》,细细欣赏,自我陶醉。文集装帧设计素洁淡雅,若有若无的远山,淡淡的黄土地,恰到好处的数棵河柳,倒影在淡若轻烟的长河水波中,配上大小适中的楷书书名,整个书面设计宛如铁山兄的个性一样,大气而不张扬,内敛而不孤傲,深藏不露厚积薄发,一切又是那么的淡雅清远……翻开文集,首先入目所见的是,咸宁市作协**、嘉鱼作协主席舒爱民老师,及省作协、中国水利作协会员殷铁梅老师为这本文集所写的感悟与序言。舒爱民老师在“──读《风语拾零》有感”中,给予了铁山兄本人及文集很高的评价,称他:“自从加入作协后,他就给作协带来了一般清新之‘风’和谐之‘风’、快乐之‘风’……嘉鱼县实力派作家之一。”

  爱是力量,爱是支持,爱是写作激情最大的灵感源泉。舒老师花了十天左右的休息时间全部读完铁山兄的文集,细细品味之中,感受最强烈的一个字,那就是“爱”!并列举了四爱。四爱之中令我最为感动的有两爱,即文学之爱与亲人之爱。文学之爱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文学之爱。舒老师这样写道,“常言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从《家有‘粉丝’》这篇写家庭生活的散文中,我不但看到了一个钟情文学、挚爱写作的‘文痴’殷铁山,更看到了一个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铁粉’,让人读后情不自禁地为这一对文学伉俪拍案叫绝。”舒老师接着介绍了铁山兄的创作环境,及家庭经济状况,让人在敬佩铁山兄写作毅力的同时,多了一份对他妻子的肃然起敬,并因此为他而感到高兴。他的妻子不仅仅是他的“铁粉”,更多的是他的良师益友,铁山兄在文中这样写道“妻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每一篇作品的完成都浸透着她的智慧与付出……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如果没有妻的支持与鼓励,我想我的文字写的再美也缺乏爱的味道,也会缺乏生活的气息。”一个总结,接连三个忘不了,再加上一个肯定,让人无不在羡慕之余略带嫉妒。是啊,人长得漂亮,而且在方学方面颇有见长,“同样热爱文学,也曾发表过很多作品的妻”,甘当“我涂鸦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论者”,这样的爱妻是不是令人很是羡慕?联想到自已的山妻道不同、志不合,不理解、不支持,常泼冷水,是不是特别地嫉妒?想到这点,感觉到铁山兄的爱情与婚姻,又是何其的幸福、美满。试想,一个家庭经济拮据,工作条件艰苦,因为经商间断写作多年的文学爱好者,如果没有爱人的支持、理解与默默无私的奉献,再好的文笔想重园旧梦,如其说是艰难,还不如说是痴人说梦!即使你妄顾社会非议,一意孤行抛妻弃子,但也不一定能够成功。我曾经孤独地这么思考过,或许,来自于家庭的不理解与不支持,才是一个文学创作者心中永远的痛。

  其次就是亲人之爱。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有孝心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才是一个有担当的好男人。在我的心中,亲人的范畴很大,意义深远。祖国母亲,大地母亲,还有生于斯而长于斯的故士家乡,还有那依门而望盼儿早归的生身父母,还有那打不断的邻里亲,忘不了的家乡情……《父爱如山》中铁山兄这样写道“2002年12月29日,一个让我永生永世都刻骨铭心、痛彻心扉的日子……如果不是父亲送医院抢救,姐姐也不会及时发现我们煤气中毒……。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冥冥之中用他对儿女的博爱将我们夫妻二人从鬼门关拉回来了。父亲走得那么匆忙,以至于我都没有来得及为他老人家做一次七十寿辰,给我留下了无尽的痛悔与酸楚。”“父亲离去时,虽然没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但我却从心底里感激他,我为人正直善良,性格开朗乐观,生活节俭不浪费,这些都得益于他平时榜样的给力,让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每次在街上看到那些和您一起工作过的叔叔伯伯们,都在安享晚年,心中滋味不是一个‘悔’字能说得清的。”我的父亲是在1999年去世的,离开人世的时候也不过七十三岁,虽然“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农村也算是高寿了,但我的心确实在许多年后,依然不能忘怀父亲临走时拉着我的手……父亲多么不舍而又无奈的面容,至今,这份心痛,真的也不是一个“悔”字能说得清的。

  无论是《感恩母亲》、《二叔与老屋》、《父母的“谎言”》、《爷爷的“扫糕”》,还是《故乡的那条长港河》、《桃李飘香》,无不记录着铁山兄对亲人的尊重,对家乡父老乡亲的爱,及对故乡黄土地那一份浓浓的乡愁,这一切通过他那饱满深情的笔触,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深深的感动及暖暖的情意。

  再其次是自然之爱。我有一个不大好的习惯,每次得到文友老师出版的大作后,首先认真阅读的是大师们为文集写作的序言或感悟,借此作为文集的导读,给自己本来识字不多的脑袋里,搜索到一盏读书识字的指示明灯,以便对文翻阅,增长知识。在这里,我依然借用舒爱民老师的文字,来品读文集。舒老师在概括自然之爱时,是这样描述的。“我以为,一个对自然充满热爱的人,大抵心态是阳光的,灵魂是净美的,行动是积极的,人生是亮彩的。而对于作家来说,热爱自然,行走天下,必会激发创作之灵感、获得创作之素材、丰富创作之形式。殷铁山无疑也是如此”。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拜读大作,翻阅文集,满脑子就是一个好字,山好,水好,人更好!其实文字的美,留给读者的,只是书面上的优雅,作者真实的美,才是值得你一世的尊重与回忆。舒老师把大家想说的话都说尽了,本来想好好的感叹一番,却忽然感到自己词枯语绝无从下笔了,姑且大量地借用舒老师的词语,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想来舒老师必不会怪罪于我吧?舒爱民老师跟铁山兄应该说得上是一对志趣相投的文友兄弟了,彼此知根知底,感情甚笃。所以说舒老师对铁山兄文集的感悟之深,理解之透,是他人无法比拟,而点评又是无与伦比的。记得我那次得到咸宁市文联主席李专老师亲笔签名的文集时,那种紧张、激动与神圣感是无以言表的。认真拜读后,对李专老师的文集我只是一味学习,却万万不敢去公开直言感受,怕自己才疏学浅悟不出文章的真谛来,更不敢去冒然提笔点评,不是因为李专老师是官,我是民。再者,有许多名家大师感悟点评在前,阅读过后才知道自己的见识是如此的浅薄,有如游览黄鹤楼“李白有诗题不得,崔浩有诗在前头。”

  当我双手接过铁山兄亲笔签名的散文集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敬佩是必然的,却没有一丝的紧张与激动,因为我们有着近似的文学创作经历,而且同是搁笔了二十多年再重新拿笔的文友,再加上铁山兄的一脸和善。俗话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可谓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相比之下,铁山兄可说是“喝了磨刀的水──秀气在内”,从年少的作文范文,到现在短短的两三年中全国各类刊物发表二百多篇文章,成为嘉鱼作协的骨干分子,无一不优秀于我,而我却文不彰,名不显,很少在纸刊上发表文章,可谓江郎才尽,固步自封。舒老师对铁山兄推崇倍致,总结出其文集重在于一个“爱”字,即文学之爱、自然之爱、家乡之爱、亲人之爱,风语拾零即铁山兄网名“快乐的风”文集语言之拾掇,如此点评,果然是恰如其分。如果说铁山兄重拾笔墨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在商言商的话,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半点商人重利轻文的影子,却尽是一派儒雅之风。简单而快乐看,采颉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揉一切美好于笔端用心创作,这才是他对待文学创作的态度。其实他这种儒商尚文的风格,何止于只是一个快乐的风,应该是儒雅之风,民族之风,文学创新之风。

  铁山兄是嘉鱼美女作家殷铁梅的胞兄,也是殷铁梅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启明者,在序言中,殷铁梅有两段文字是这么描写的,“收集在这本《风语拾零》里的90篇散文,它们如一群精灵,在雪白的书页上,贯穿着一种神韵,释放出温馨、浪漫、甜美、幸福、淡淡的忧伤以及刻骨铭心的疼痛,给人审美愉悦的同时,又留下了许多令人思考的东西……四哥的作品都是有感而发,率性而作。无论是写花草树木、田野村庄、山川河流还是写父老乡亲、地理文化、经济发展等,他都没有过多的雕饰,更没有无病呻吟,但细细读来却有太多的感动”“我为他文字中所传承的社会正能量和阳光心态而感动,为他在创作上取得的丰硕成果而高兴”。作为文友与读者,这恐怕不是殷铁梅一个人的看法吧?铁山兄的文章,主题突出文路清晰,文笔细腻构思独特,词句优美短小精悍,凡是认真读过铁山兄文章的人,都会为他那对文章巧妙的构思,对语言熟练的运用,对文体发自肺腑的寓意,无不感到思索、品悟与共鸣。

  铁山兄从小立志文学创作事业,并于1986年至1988年在荆炼技校学习期间,小诗歌、小散文不断地在当地文学杂志《春地》上发表,与爱人也因为共同的文学爱好而步入了婚姻殿堂。铁山兄婚后闲暇之余,与爱妻讨论最多的还是文学,这种惬意的生活在1994年夫妻俩双双停薪留职共同经商后被打破,文学创作因生活压力间断而暂告一段落。近二十年后的二0一三年,受妹妹殷铁梅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的影响,铁山兄重新拾起曾经的挚爱,文学创作复活了那个长大后要当一名作家愿望的青年才俊。再次步入文学创作天地,铁山兄认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历程,与许多草根作家相比是何其的幸运,因为他一路走来,遇见了许多“贵人”。其实铁山兄真正的贵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他贤妻的理解与支持,再一个就是他自己对文学创作的那一份热爱与执着。用铁山兄自己的话说,“与文相依的日子,是如此的让人心动,天是蓝的,花儿是馨香的,草儿是嫩绿的。在文字中,你可以尽情地观赏山河美景,倾诉着人生的悲欢,可以将生命的过往做铭记……因为我相信作品来源于生活,爱是生活中最美的语言”。“生命不息,创作不歇”这就是铁山兄对自己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承诺,也是他感恩社会,回馈社会最善最美的语言。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论古今中外,好的文集就是一种精神食粮,兴趣是阅读的老师,我们要从好的文章里吸收养分,咀嚼、消化、领悟,让其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再经过提炼或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脑库里的词汇,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不着痕迹地应用自如。《风语拾零》汇聚了铁山兄近三年来的九十篇散文,这还不包括他所写的小说、诗歌与曲艺。我只能说,文章太多且篇篇精彩,恕我不能一一感慨领悟。作为一种精神食粮,我也不可能一口就吃成大胖子,好在好的文集,是用来慢慢欣赏的。借用了舒老师那么多的话语,我不妨再多借用一段,来归结我的感悟及我送给铁山兄的祝福语吧!“也许正因为殷铁山有如此多的爱在‘风’中,才会收获如此多的‘快乐’”。“但愿这样的爱天长地久,这样的快乐一如既往,这样的创作‘风语’不会‘零落’”,方不负网名“快乐的风”之美誉。

  霜叶居士

  于丁酉年农历六月十八拜读感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