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那么强大

浏览 14

生活是那么强大,它时常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来。

看余华散文时,他提到过一个很有趣的经历。

曾经看过一部来自南斯拉夫的电影《爸爸出差时》。电影没有中文字幕,台词也完全听不懂,可是他觉得自己看懂了。

过了几年,有幸在北京街头的地摊上找到了中文版的电影VCD,屏幕下方出现的中文字幕证实,数年之前,他确实看懂了。

他在“文革”时期的成长经历帮助他迅速抵达《爸爸出差时》的社会背景,在看这部电影事,也是在看一部关于自己往事的纪录片。

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有几句比较戳心的台词。“我当你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到。”“如果我妈当时生的不是我,应该过的比现在幸福吧。”

不少观众都表示,台词戳中了自己内心,有多少人经历过贾玲那样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留下深深的遗憾呢?不得而知,但这不影响,妈妈永远是大多数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一部电影后面承载的是千万个故事,不同的观众带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去感知电影,产生碰撞,引发共鸣。这共鸣也让各自融入电影,将自己的人生与别人的人生共融,在个体的记忆和情感里衍生出另外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容纳着自己各样的情感、欲望、想象,期待着被唤醒。电影就像唤醒这些沉睡精灵的闹钟,让它们能醒来与现实共舞。

共舞的过程,是彼此融合,也是互相修改的过程,也是人生逐渐丰满的过程。

也因着这共融,我们的记忆不断在调整,产生误差,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化的差异,人的认知的差异,而产生偏差。

不仅仅是电影,还有文学,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

就像我们看过一本书,听过一段音乐,引发共振,而后多年我们再回忆,会发现也许情节,也许故事走向,也许音调,也许创作背景,跟之前是有差异的。

人的感知会随着人的经历和生活感受的丰盈而改变。

生活的推进是在时间的延长线上,伴随着人的成长和感知的变化。

生活的强大,从来不在于它的波澜壮阔,而是于静水流深,细微处见真章。

我们被生活推着走,很多问题是否自己又早已想通透?

毕竟,生活是那么的强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