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区活动教育随笔

浏览 12

  导语:幼儿的数学教育已不再是纯粹上的书面教育,它将是将书面的内容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数学区活动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幼儿园数学区活动教育随笔【第一篇】:让数学活动不再枯燥

  生活中到处都有图形的物体存在,不管是用的、穿的、摆设的、还是吃的,都离不开几何形体。这样就使幼儿园的图形教育变得更丰富多彩,不再单调、枯燥、无味。更是教育幼儿数学生活应用的良好途径。

  这周的数学活动是《复习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目的是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物体。让幼儿把枯燥的几何形体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在准备阶段,我让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家里或超市寻找这三种图形的物体或食品。结果家长们各显神通,有的拿来家里的盘子、时钟,项链盒、蚊香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蛋糕、饼干等等。可以看出家长带幼儿收集这些物体的时候,就已经对幼儿进行图形教育。后来,我就对这些物品进行整理,摆设,创设一个《娃娃图形》超市。让幼儿带着三种图形车票到《娃娃图形》超市进行参观(自己寻找、发现象这三种图形的各种物体)、找家(按架子的不同图形标志帮物体找到自己的家)、游戏(带着不同的图形玩找朋友的游戏)、分享食品(引导幼儿说出各种食品的形状并让幼儿品尝)。通过此次活动,可以让家长了解是如何进行数学生活化的,同时也让家长知道该怎样对幼儿进行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在这次活动之后,幼儿不仅对这三个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能在实际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加以应用。在一次吃点心的时候,豪豪很高兴地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这是圆形的蛋糕”。在玩玩具的时候,培培也找到正方形的塑料格子。在午休的时候,悦悦找到了圆形的藤球。还有家长说,幼儿进入超市看到各种形象的图形物体都会显得很兴奋,而且还大声说给家长听。还有添添小朋友还从家里拿来一个罐头,很高兴地跟老师说:“老师,这是圆形的”等等这一系列幼儿的发现,说明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并且能将图形应用到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或物品当中。

  因此,幼儿的数学教育已不再是纯粹上的书面教育,它将是将书面的内容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师、家长都是幼儿的直接受益者,所以,要让幼儿的数学不再枯燥无味。教师、家长应创设有数学教育的生活环境,让幼儿能轻松地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的能力。

  幼儿园数学区活动教育随笔【第二篇】:数学区域活动观摩有感

  1月23日是个阴冷异常的日子,我发着,带着学习的心态来到幼儿园观摩数学活动区域化展示。

  每次到幼儿园,总会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天也不例外,一进入园门,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小而精致”,第二个感觉是“小而温馨”,第三个感觉是“做足了每一个角落的细节问题”。其实,相比我园,柴幼真的是“空间很小”,但是,柴幼的领导与老师们,利用智慧的头脑与灵巧的双手,合理而巧妙地利用了园所的各个角落,给老师与幼儿提供了活动和展示的空间。在他们的环境布置上,我们能感受到的内涵是: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全体教职工无私的爱心与奉献、一个团结向上的团体……

  上午,我们观摩了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区域活动展示,接着,柴幼、区幼、新蕾向大家介绍了数学活动区域化的一些经验,让我受益颇多,感触很深。

  首先,给人的感觉:数学区活动材料非常丰富,有的材料的创设真的只能用一个“巧”字来形容。从材料的提供与环境的创设可以看出柴幼平时真得十分注重积累,还可以看到他们平时扎实而又有效的教研活动,或许正是他们一次次认真投入地研讨、一次次研讨后的反思与实践,才造就了今天的活动区之丰富。在小班数学区,我看到了一个用泡沫纸与揿扣做成的菠萝,很形象、漂亮,也很实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精细动作发展,并培养孩子坚持的品质。一个小女孩在操作时,把揿扣一个个全部取下,然后再一个个重新匹配,对起来使劲扣上,操作时那么认真,态度是那样的严谨。相信这个“菠萝”就是老师们平时思维碰撞的产物!

  接下来是几位老师的经验介绍。柴幼把吴文艳老师发在博客上的数学活动各年龄段目标,加以学习,分析,按月份层层分解,步步深入、环环递进,可操作性更强,一看,就知道是老师们内化过了的产物。同样的看到了吴老师提供的目标,在同样的教研要求的驱使下,在柴幼,一学期探索、实践下来,硕果累累。而我们呢?只是对目标学习了一遍,让老师们对各年龄段目标有一个比较细致地了解,却没有将目标很好地分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差距所在!下学期要学习柴桥幼儿园踏实的教研作风,把教研工作细化,加强对数学区的研究与思考。

  其次,注重区域游戏的生活内涵。

  能从幼儿的需求、经验与教育主题出发,创设相关的游戏内容,游戏情境,注重游戏的生活化。在柴幼整个区域环境和游戏内容的观察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的老师不仅在思考,更是将与生活结合贯彻到孩子们区域游戏中来。如中班的动手角,孩子们在用老师提供的锤子、砧板等工具在敲小核桃,而且边敲边吃,那份惬意与满足溢于言表。

  我们还发现了,在他们的园所,废旧材料的运用是比较多的,“泡沫板”“废旧纸盒”“贝壳”“瓜子壳”……把我们平时不起眼的东西变成了孩子们心爱的玩具,增进了孩子们游戏的情节性。我们也收集废旧材料,也制作玩教具,但是我们更多地注重了物品制作的美观性而忽视了实践操作性,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恶性循环,玩—坏—心疼—不准玩—冷落—不爱玩。

  在整个参观、学习的过程中,该园教师清晰的教育理念,明确的教育方向都是值得我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断学习的。

  幼儿园数学区活动教育随笔【第三篇】: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运用操作法的几点建议

  在科学的教育方法中,操作活动既能满足幼儿动手和交往的需要,又充满了新奇和刺激,因此深受教师和孩子们的青睐。我们通过对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运用操作法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一、让幼儿学会材料摆放的正确方向

  在现实数学操作活动中,很多幼儿不清楚操作材料摆放的正确方向。如:数字或卡片,有的从左向右摆,有的从右向左摆,有的摆不下就不摆了。所以,在数学操作前,教授应向幼儿示范正确的摆放方向,即从左向右摆。那么,知道了正确的方向还不够,还要让幼儿先学会正确区分左右。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对大班的幼儿来说较容易,可对中、小班的幼儿来说较难。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运用直观形象的东西做标记,幼儿一看就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再把标记去掉,幼儿就能正确摆放了,在学会了按正确方向摆放材料后,幼儿在操作时就显得井井有条了。

  二、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不宜过多

  在数学活动中,有的教师为了摆花架子,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一会用这、一会用那,表面看准备充分,材料丰富,可是哪一样也没能让幼儿充分的操作。所以,操作材料不宜过多。要充分运用一种材料,按照明确的目的,充分进行操作,使幼儿真正掌握操作方法,并从中获得稳固的知识。为巩固学习效果使幼儿对操作活动充满趣味性,可以再换其它材料进行,也可以让幼儿用利用业余时间自己找材料练习,这样既获得了牢固的知识,有发展了幼儿的扩散思维能力。

  三、让幼儿作为操作活动的主体

  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在操作活动中,很多教师怕幼儿学不会或者课堂秩序乱不敢放手,操作大都是由教师操纵的,而幼儿处于被动的地位。例如:在学习数的组合时,往往是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完毕,再让幼儿运用操作材料操作,这种操作只是简单的模仿,幼儿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学习积极性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让幼儿作为互动的主体,自己通过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学习数的分解时,教师可先提出要求,让幼儿充分操作得出结果后,教师再出示在黑板上,共同检验结果的对与错,幼儿对这样学来的知识才记忆犹新。在数学活动中,我们一定要有“质疑在先、解疑在后;操作在先、引导在后”的指导思想。

  四、教师指导要深入

  活动中有些教师经常高高在上,和幼儿之间就像两张皮一样,操作是不下去检查脱离了幼儿,或者是大略转一下,走马观花。到底谁会谁不会,幼儿又是怎样操作的根本不知道,只是要一个操作结果,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做法是错误的。殊不知,操作过程比操作过程更为重要,做教师的一定要深入下去,认真检查每一个幼儿的操作过程,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及时的指导,做到对每一个幼儿的情况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因人施教。

  五、注意教具使用的层次性

  幼儿的思维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发展的。为适应幼儿的思维形式,在操作活动中,教师选择的和运用的教具应包括完全直观教具、半直观教具及带抽象成分的教具。还如:学习数的组合时,如果直接用带抽象成分的数字卡片学习,幼儿就不易理解。如果我们让幼儿运用实物操作,从实物过渡到点卡,再从点卡过渡到数卡,这样一步步深入,幼儿既容易理解又容易牢固掌握;既能满足幼儿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的需要,又能促进幼儿的数概念从直观水平向抽象概括水平发展。

  幼儿园数学区活动教育随笔【第四篇】:《数数有多少》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自己操作得不是太理想,在活动刚开始,教师请幼儿看数字拍手,小朋友们大都能拍对,只有少数几个人在其他幼儿拍完后还继续拍手,没有数量的概念。当老师请小朋友们在红、蓝、黄船中寻找一样多的船时,小朋友们都能找对,可让孩子们自己找图片中一样多的物体涂色时,有的幼儿就找不对了,原因有二:

  1、有的幼儿数概念不强,不会手口一致地点数物体数量,所以他会数错,导致操作错误。

  2、有的幼儿不会再同一格子中找一样多的物体,常常跨格子寻找,也会导致结果错误。

  结合以上两点经验,我觉得以后再次上数学课时,第一要加强幼儿数概念的训练,多给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机会,或在数学角投放相应的材料让幼儿练习;第二,在幼儿操作之前,教师一定要把操作要求讲清楚,必要时还可以让幼儿复述一遍,让幼儿知道要做什么,应怎样去做,这样幼儿操作的正确率才会高。

  幼儿园数学区活动教育随笔【第五篇】:游戏中的数学教学

  幼儿园的孩子一般为3——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比较贪玩的。

  我们的情景教学,就是以游戏、创设情景让孩子在玩中获取知识。再配合学具操作,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学具盒在孩子们眼中就象“潘多拉宝盒”一样,装载着孩子们的乐趣、装载着老师给予孩子的知识。

  1、孩子们在操作学具中,可以和小伙伴“过家家”,学具盒里的“小绿人”成了游戏的主角,促进孩子之间情感的交流。

  2、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图形进行分类,对学具块进行颜色点数、排序,妙趣横生。孩子的空间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

  3、学具中的各种图形,还可以一下变成“七巧板“,帮助孩子搭建高楼,手脑并用再次得到充分的体现。

  希望幼儿园的每一节教学活动,都会让孩子有兴趣,让枯燥的数学变成快乐地游戏,让可爱的宝贝在幼儿园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