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不但要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童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里快乐的活动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幼儿园里快乐的活动教育随笔【第一篇】:以游戏贯穿活动,让幼儿快乐学习
大班数学“分一分”,其内容是认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对于幼儿来说,单数、双数的概念比较枯燥,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幼儿只是机械地记住。今天我班也开展了这个活动,首先我对预设的教案稍作修改,以游戏贯彻整个活动,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了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了10以内的单双数。
1、开始部分——以游戏口吻导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先让幼儿数数图片上的苹果娃娃数,并贴上相应的数卡,让幼儿巩固了点与数的相对应。将苹果娃娃两个两个圈起来,这样让幼儿更清楚地理解两个两个分,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余,在圈画苹果娃娃游戏中初步感知单双数。
2、第二部分——操作游戏分片片,让每一个幼儿都动手操作。
3、第三部分——指导幼儿做画册练习,在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4、第四部分增加一个游戏:找一找单双数,在寻找游戏中拓展了幼儿学习经验。
整个活动循序渐进,轻松愉快,让幼儿在快乐游戏活动中学会10以内的单双数,理解其真正的实际意义,实现了数学教育目标。
幼儿园里快乐的活动教育随笔【第二篇】:让快乐伴随每一个幼儿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常常会根据能力的强弱来选择合作伙伴。能力弱的孩子,会遭到排斥,因为在游戏活动中他们不能达到和同伴相同的水平。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他经常受到排斥,就会影响到幼儿的各方面发展的。
若涵是一个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在班里,很少有小朋友愿意和她一起玩。在一次表演游戏中,若涵高高地举起了手,于是我请她来表演,结果她刚一站起来,就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哈哈哈,若涵肯定不会表演。''看到这里,我狠狠地批评了笑她的幼儿,鼓励若涵大胆地表现自己。可是,她的勇气受到了影响,垂头丧气地在我面前比划了一下,就回位了。并流下了伤心的眼泪。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经常做一个你是我的好朋友的游戏,在游戏中,小朋友们互相抱一抱,并说一句亲密的话。渐渐地,小朋友们愿意和她玩了,若涵也渐渐变得活泼开朗了。
幼儿园里快乐的活动教育随笔【第三篇】:雨后的快乐
连续的阴雨,天像破了似的,滴答滴答下个没完。幼儿园里的玩具都湿漉漉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今天早上总算停了。吃过早饭我带孩子们出来散步,发现地上全是"小水坑"。孩子们兴奋的在水里趟过来走过去,开心极了。突然,洋洋大声喊:"老师,瞧我走的大象!"许多孩子都凑到跟前观赏他的杰作。
"老师,我也会。我走的是迷宫!""我的那个是骆驼!""我会走大房子。"本来打算散步结束就回班上课,看到孩子们个个兴奋的样子,我决定调整计划,在室外进行"水画创作"。当我的决定一宣布就得到孩子们欢呼声。于是"创作"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老师,瞧我的高山!""我的是大海和小船。""快看,乐乐的怪兽!大脑袋小尾巴!真好看……"在孩子们的创作下,小水坑成了一个童话世界,从乖巧的小动物到变形铠甲小魔仙,应有尽有。弯弯曲曲的小脚印见证了孩子们每一个快乐的时刻。
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深受感动:作为老师,一个小小的决定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并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探索的乐趣体验创作的成就感。这正是《刚要》中所强调和倡导的:"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太阳出来了,孩子们的"伟大创作"消失了,但他们心中快乐的创作之花却永远盛开。
幼儿园里快乐的活动教育随笔【第四篇】:分享的快乐
早晨,天天带来了一本走迷宫书,色彩丰富,内容生动有趣。小朋友都围过来看,我不禁说了一句:“天天,你这本书真好看!”天天笑咪咪地告诉我:“这本书是我妈妈给我买的,在新华书店买来的。”说完就得意的将书揣在了怀里,生怕被周围的小朋友碰坏了。这时,有几个小朋友唧唧喳喳地说:“哇,走迷宫书啊,我也有一本,你的和我的一样吗?”“天天,给我看一下好不好?”“给我看,给我看!”“不行不行,都不给你们看。”天天毫不犹豫的回答。东东又问道:“那我们一起看,好不好?”“也不行,这是我的书呀,我不给你看。”这时,东东向我投来了求助的目光。于是,我走了过去问:“天天,你和东东坐到一起,你来翻书,让东东在旁边看,这样可以吗?”“不行,他要看可以让他妈妈买”见天天非常的固执,小朋友便扫兴的离开了。看着天天那小气的样子,我暗暗在想引导他的办法。
午餐过后,吃好饭的小朋友都坐到走廊上玩橡皮泥。刚吃完饭的天天拿着小椅子朝我兴冲冲的走来。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我知道天天最喜欢玩橡皮泥了,就连忙把橡皮泥抱在了怀里。果然,天天一走过来就向我来要橡皮泥。于是,我说:“今天我要给大方的孩子玩橡皮泥”。天天一下子愣住了,不响。这时,刚好东东也来要橡皮泥,于是我故意说:“东东每次拿玩具来都愿意和大家一起玩,有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老师也和你分享,给你一盒橡皮泥玩”。接着,我给了他一个。站在一边的天天看见后,连忙说:“胡老师,我给你和小朋友看我的书,你也给我橡皮泥好不好?”“好的”听到他的话我高兴的回答道。
下午放学,离爸爸妈妈来接还有五六分钟的时候,我看见天天一边看书一边在等妈妈来接。还主动的请同桌的小朋友一起看。我表扬他:“天天,真是乖孩子,愿意把自己的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大家都喜欢你!”我看见,天天的小脸笑得更甜了,说:“胡老师,我下次还要带书来给小朋友看,还要带玩具,也给小朋友玩”我看着天天,不由自主的笑了。
天天的性格很内向,在班里也不算活跃,和小朋友交往的不多,这次的分享行为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小朋友之间的距离,原来和小朋友竟有那么多的话题,可以一起走迷宫,一起玩。天天跟我说:“胡老师,我最喜欢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了。”以前独自静*坐在角落的。
天天不见了,现在的教室里总是能看到天天和小朋友快乐的身影。从天天的身上我看到,孩子在和同伴分享的时候,自己也获得了快乐的情绪,感受到和大家一起玩是那么有趣、快乐。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独苗,在家里被几个人围着转,想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在家人际关系少,交往的人少,所以孩子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家里的玩具、书、零食都是自己一个人的,孩子可独霸一方。而到了幼儿园里,大家谁都不让谁,自己带来的东西自己玩,没有分享的意识。像天天这样的孩子很多,作为老师,我们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共享的品质。循序渐进,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在社会交往实践中逐步感受到与人分享的快乐,慢慢建立自觉的分享意识。
当天天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时候,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用另一个方法,让他体验到了“不分享”与“分享”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他:“大家愿意和你分享,你愿意与小朋友分享吗?”“如果你能够和小朋友一起看,那老师就更喜欢你了!”最终,“分享”的快乐战胜了“不分享”的不良后果。通过具体事实来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当天天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时候,我及时表扬了天天,后来的几天,天天只要有玩具、图片带来,都会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天天的妈妈告诉我,“天天最近老是挂念着班里的小朋友,家里一有好东西就想带到幼儿园来,给小朋友看,而且回来还会把幼儿园里高兴的事情讲给我听,说要和我分享幼儿园里的事。懂事了,也更开朗了。我真是很高兴!”当孩子从一个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体验良好情绪,孩子才真正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识。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行为,也是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幼儿园里快乐的活动教育随笔【第五篇】:快乐你和我
今天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一节社会课《快乐你和我》,活动开始,我问:“你们喜欢上幼儿园吗?”孩子们都说喜欢。我问:“为什么?”有个孩子就说:“幼儿园里有我的好朋友!”于是,我就叫孩子上来,说说他的好朋友是谁?好朋友长什么样子?孩子们描述的好朋友都差不多,大大的头,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我认真的倾听幼儿描述自己的好朋友,然后,我问:“孩子们,你们能用画笔,把你的好朋友画下来吗?于是,孩子们开始画自己的好朋友。
过了15分钟,大部分孩子画完了,我一边巡视孩子们画的画,一边问孩子画的是谁?我问:“陈佳泽,你画的谁呀?”他说:“我画的爸爸妈妈!”我问:“孟令昊,你画的谁呀?他说:“我画的好朋友李嘉怡!”这时,我听见一个小朋友说:“我画的是外星人!”,很有创意的孩子,我看看他的作品,是个外星人的形象,于是,我问:“你的好朋友住在哪里?”他说:“在宇宙上!”我说:“宇宙是什么?”
他很认真的回答:“宇宙是月球以外的地方!”
我听了这个孩子的回答,我的思维好像也被扩散了一样,我以为孩子们会画出爸爸妈妈还有自己的小朋友,我没有想到外形人也是他的好朋友。
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外星人和宇宙的视频资料,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其实,当幼儿教师的快乐就是教幼儿学习的同时,自己也经常受到启发!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不但要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