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瀑沟游记

浏览 8

  林州市近郊,有一太行山支脉。入山大约五里,内有幽谷,当地人称千瀑沟。

  当日和众驴友45人一起入内,秋雨连绵如丝扑面而来。公路两旁青山相对而开,山腰和山头漂浮着或薄或厚的云雾,随风改变着万千的姿态,给青山披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沿着公路蜿蜒而上。两旁的山坡上有玉米等农作物,山坡以上到山头则是翠绿和秋黄相兼,各色草木藤竹在秋雨的清润之下,鲜美异常。秋雨洒在山上的轻声反而衬托出山区特有的宁静,给了我们这一群终日在喧嚣城里的游客添加了几许意外之喜。

  路过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看到有房子青石为墙,房顶铺以大块的青石板。房子虽然不高,但是厚重古朴,一种历史感油然而生。山村里中间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溪,溪底被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满。波澜徐动给清流增添了无数神韵。

  走过山村沿着溪流进入山内,道路全无。但是山势渐险,风光也更加旖旎多姿。山峰多是直直的插入天空,在垂直的山腰上,各个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层次分明的依次排列。亿万年来流水把有的山腰冲刷出形态各异形态,宛如雕像般惟妙微翘在绝壁欢迎着千百年来无数的游客。山峰虽然并不高大,但是看着险峻异常。山顶尽是葱郁的林木,那谷底清冽的溪流,绝壁上卓然不群仅有的几株野花悠然盛开。一下子让人想起了《陋室铭》中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形容此山再好不过。

  雨比先前大了一点,斜着落下打在大家都身上,虽然穿着装备,但是也避免不了微凉的雨珠溜入人们的衣服里。纵然是湿冷的衣服也抵挡不住大家登山的热情。

  不停的秋雨使山路湿滑。众人便在溪边的大石头上依次向前小心行走,领队在给大家叮嘱着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原则。不时有人停下脚步贪婪的看着四周的美景,或尽情收入眼帘,或者选择着合适的角度把山景摄入相机永久保存回味。

  溪流随着山势依次而上,在有落差的地方便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瀑布。千瀑沟的名称也就因此而得。流水在山石上溅起了一朵朵或者一片片的白色的浪花,依着落差或是叮咚优雅的泉鸣或是龙然作响瀑布声。山谷散布着一片片清潭,或深或浅都清澈见底,犹如仙境般迷人。

  走到溪流的尽头,是一个比较大的落差。因为下雨岩石湿滑,不能冒险攀登,便决定在此处休息。借着接着休息的时刻我贪婪的欣赏着四周的绝妙美景。险峰绝壁上树木葱荣,溪流变作飞瀑直下浪花万朵,山谷蜿蜒百转千回,风情各有不同。在这一个不是很深的山谷里,没有任何人为的建筑和雕琢的痕迹,反而增加了自然原始的旖旎风光,可谓是在在处处美若仙庭。

  众人也是走的筋疲力尽,便在此处的山脚下被雨的地方吃午餐,休息一下,补充体力。休息了大约一个小时,饭食过后大家把自己吃饭产生的垃圾都放入了塑料袋,准备下山时带下。驴群里的口号是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美景什么都不带走。大家都很好的遵循了这一环保的原则。但是在山崖下或是溪流间,或是芳草之上。目所能及的是满目先前游客留下的各色塑料垃圾遍布其间,在最美的地方不合时宜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煞了绝妙的风景。

  上苍经过亿万年给我们留下了鬼斧神工般奇异的美景。人类却在几十年间留给了大自然遍布其间丑陋的垃圾。在我们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一处处不可思议的美景的时候,游客是不是也该尽举手之劳的功夫回馈给大自然一个完美如初的景色呢。即使不为当下,也要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如诗的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