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随笔

浏览 11

杜甫草堂随笔【第一篇】:游杜甫草堂

  从盛唐的明月里闪身而出,你,会写诗的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圣”,却把一个眼泪汪汪的“草堂”名字留给了今天。

  站在如今的“少陵草堂”边,我是透过你诗歌的窗户,想象那“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曾经的茅屋。我仿佛看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美景,又恍如置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的清幽。

  兴奋的风,翻开“三吏”、“三别”的诗章,也翻开了历史。

  我无法查证是哪一阵秋风,掀起你草堂的最后一根茅草?“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岳庙的那盏酒后,在那阵秋风之后,你,真的走了。那个尘世,你真的不再留恋?

  走过的地方,都有流星和彗星一同擦亮你的轨迹。我想,浣花溪里,一定沉淀了你诗歌般沉重的爱情;清澈的流水上,一定漂浮着你许多难以破译的梦境,而今,不知不觉顺流而去,只留下你那沧桑的隐痛伴我蝺独而行。

  清流淙淙,如语,至今还在张扬草堂那段坎坷的秘史。而几朵不知名的小花,还有那呈弧线种植的杜鹃,娇羞而妩媚,却在天黑之前,照亮一首诗交给我们读: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许多日子,着实很痛。

  许多疼痛,持续很久。

  走过江南江北的风,终于绿了。

  青竹,这有节的君子,始终走在春天的前面。

  一种经世的生命之美,将纯粹的歌声藏在秋风与明月之后。

  可是,又有谁真正读懂杜甫心中的明月与秋风?

  从头开始,一园花香扑面而来。

  我听见历史的翅膀掠过院落,拍落往日的苍凉。每一首诗刻,每一棵草,每一粒虫鸣,都活在时光的庭院中,经历风吹。

  杜甫不在,草堂还在,诗歌还在。

杜甫草堂随笔【第二篇】:拜谒杜甫草堂

  “这就是杜甫草堂?”当车子泊在草堂前,我感到惊讶与困惑。

  没有想到,杜甫草堂具有如此的气魄:院门之肃穆庄严,匾额之古朴厚重,门前石狮之气派恢弘,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很诧异。想象中的草堂应该是“茅飞渡江洒江郊”的凄惨,是“床前屋漏无干处”的无奈。

  我知道这不是梦。我终于来到了历代文人心仪的圣地,朝拜这位用诗歌记载历史的诗坛巨擘。

  走进草堂。院内,花木扶疏,树影婆娑。楼台亭阁之间,有雕花长廊曲折地延伸;名花异草之处,有鹅卵小径含蓄地逶迤。那条古老的浣花池,窄窄的,依旧是水流潺潺,从院外遥远的地方逶迤而来,又曲折地绵延而去。可是,那水还是唐朝的水吗?流过了千年的时间,可曾还记住了诗人瘦弱的身影?水岸边镶嵌着坚硬的石块,石块边种植着萋萋芳草。“一岁一枯荣”的小草,可曾记住了那位瘦的诗人憔悴的面容?

  仅从诗歌的渊源来看,历史的时光里,闪烁着无数的诗坛星辰,然而,他们的作品连同他们的生命都被谁也阻挡不住的时间风化殆尽,唯有杜甫,人们尊重他,纪念他,尊他为“诗圣”,称他的诗歌为“诗史”,不是因为别的原因,乃是诗人一生的命运和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的命运休戚相关。他爱百姓之所爱,也恨百姓之所恨。他敢于用手中的一支纤笔,呐喊出人民的心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乃是诗人发出的对黑暗社会的最强烈的控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乃是诗人对人民最真诚的同情。大唐帝国辉煌的时代抛弃了杜甫,然而,杜甫却创造了一个同样辉煌的诗歌的时代。历史上,无论是帝王,还是贵戚,倘若他没有对人民的真挚的热爱,就不会获得人民的尊敬与爱戴。千百年来,那些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的人,名字烂得比石头还快。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歌,不也同样可以用来纪念杜甫吗?徘徊在草堂里的小路上,我这样想。

  可是,人民记不住历史上帝王的显赫,权贵的势力,富豪的财产,却记住了一个漂泊流浪的诗人,记住了一个在悲苦和失意中挣扎了一生的诗人,记住了一个生前潦倒身后又荣耀的诗人。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诗人,死后却有一大批人靠他活着,这不是一件很值得后人深思的事情吗?对于一位真正的诗人,世俗的荣华富贵如同过眼的烟云,唯有诗歌传诵于后世,才是永恒的安慰与丰碑。这里,我想起了曹丕的话:“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历代胸怀正义,心系苍生而又命运坎坷的文化人总是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翰墨之间,似乎那些由文字建筑的殿宇就是自己运筹千里的帷幄,也只有在这样的帷幄里那些文化人才能有舒展理想与才华的场所,才能有展示自己生命价值的机会。

  今天,我们读杜甫的诗歌,虽然知道那是一千多年前留下的文字,而且里面搀杂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雕刻,可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文字之间洋溢着的杜甫的鲜活的生命,感受着他的博大的胸怀,仿佛他就坐在我们的面前,向我们讲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因为诗歌已经承载着诗人的生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使我们能够汲取其中无限丰厚的营养。只要诗歌不会死亡,诗人就不会死亡。

  草堂的庭院内,亭馆祠堂,曲水园囿,华贵如王府,与诗人的故居早就相去甚远,而这一切,无非是后人对这位“诗圣”表达的一种怀念,对我们这个民族古老文化的崇拜。如今,那些成为胜景的地方基本上是失去了名胜原有的风貌,总是带着一种人工制作的痕迹,让人品尝不到原汁原味的感觉,因而,我匆匆的脚步只好停留在一处简陋的茅屋前,这茅屋显然是后人依据那首诗歌的记载仿造的具有川西特点的民居了。草缮的屋顶,泥做的墙,篱笆围住的小院里,一口老井却显示出历经岁月的沧桑,这是否是杜甫一家赖以维持生命的水源呢?

  我站在这样的小院里,思绪纷飞。时令正是初秋,微风过处,带来一丝凉意,这是否是当年杜甫一家栖身的地方呢?蜀地处于盆地之中,地理的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温和湿润,那么,公元761年的秋风究竟有多大,它能把杜甫辛苦搭建的草屋吹得茅草飘扬,“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诗句究竟是老先生的夸张之辞,还是他的内心愁苦的表现?确证的是,杜甫在这里的一段生活是很艰辛的,然而又算是比较稳定的,因此,他能够安下心来,写下了一生中比较集中的诗歌创作。

  文人的安居乐业是文学以及一切艺术得以发展与繁荣的前提,也只有作家或诗人的思想或灵魂系着民族安危的时候,才能不媚俗,不唯上,才能写出真正基于良心基于艺术的作品。倘若一个作家失去了良知,也就失去了作家的社会责任,失去了一个作家作为作家的资格。而一个民族最辉煌的文学往往又是这个民族在心灵最受煎熬最受苦难的时候凝聚出来的最灿烂的情感结晶,也是那些文化人用最痛苦的灵魂谱写出的最富有回肠荡气之旋律的乐章,由此又折射出一个真理,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表现。

  不看杜甫草堂,就意味着没有到过成都。草堂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成为一处文化的象征,影响之深远,意义之宏大,这在中国的名胜之中也是不多见的。

  拜谒杜甫草堂,了却我心头的夙愿,心灵也有了莫大的慰藉。

杜甫草堂随笔【第三篇】:杜甫草堂

  从“天府之国”首府成都市西郊的青羊宫出发,沿倪花溪西行,便可来到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唐代“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于公元759年冬来成都后苦心经营的草堂,北宋时在此建园立祠。

  历代文人墨客前来略仰我国文学史上这一胜地的不计其数,无怪乎冯至先生这样说: 人们提到杜甫,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草堂。

  草堂最大的特色,就是幽静。迈人草堂寺的山门,你立刻就能感觉出那一派超脱尘世的幽雅和神秘气氛。于是,飘飘然,如同进人另一个世界,远离了喧嚣的闹市,嘈杂的人群。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根草,每一丝空气,每一缕阳光,都无不显示出草堂的清幽、僻静。园中,青石小道纵横贯通,道旁绿树相依,几棵树和几朵花就能各自形成小巧的园圃,点缀着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楼宇亭榭。 进人大门往西北方前行约五六十米,便来到一小径人口,人口墙上“草堂”两个浑厚大字赫然醒日,这就是清末人士周善培所书的“草堂”影壁。进人小径口五六米处,有一隔门,两旁挂有郭沫若先生撰写的一副对联: 花学红绸舞,径开锦里春。

  原来,这条小径就是杜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中提到的花径。

  独自慢步于花径,必然想象得到当年这里繁花锦簇、春满小径的景象。

  如今,红靖外的几丛翠竹,荫蔽着弯弯小道;轻风穿过竹梢,似在喃喃细语;偶尔几声鸟鸣,更添几分惬意。虽投有锦里花香,却清雅胜似当年,的确可谓“青郊草木四时新”。穿过幽雅的花径,右转有座小桥,直达柴门。一听就明白,当年杜甫草堂中,此门必是由木柴搭成,故称为“柴门”,而今却早已改造,建成一座美观华丽的“石门”。

  步出柴门,便来到青松掩映的“工部祠”。祠中供奉着杜工部及黄庭坚、陆游的塑像,以及草堂石刻图和碑记。杜工部头戴羽巾,身着紫衫,腰系朱缓,圆脸红活含情,胸前直垂几绪青须,造型栩栩如生,显得十分庄重,令人敬仰。

  “工部祠”前两侧各有一院,一为“水竹居”,一为“恰受航轩”。三座分散的建筑组成一个整齐的院落。 院内存有名人墨士留下的字词书法:或雄厚圆润,或清秀健拔,或气势如虹,或清雅玲珑,实在令人赏心悦目。

  院外植有高大的楠木,翠绿的育松,苍健的腊梅,更显出院落肃雅、静谧的风貌。 “工部祠”东侧的荷池边,有座茅草搜顶的碑亭,亭内一座黑色大石碑上,镌刻着“少陵草堂”四个苍劲大字,被九条飞龙环绕。这些龙如在空中腾越,又似在云中穿行,活灵活现,显得十分威风凛然。 这四个大字以笔法洒脱流畅浑厚苍劲而使人赞叹不已。碑亭四周翠竹林立,随风摇曳,苍健秀拔,实在叫人喜欢。欣赏这些“吸翠霞而夭矫”的墨竹,眼中不由得浮现出杜甫当年所居草堂的景色:“恺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穿过花径,往前直走,便可到有名的“诗名堂”。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真实揭礴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经历,所以后人把他的诗誉为“诗史”,此堂即由此得名。“诗史堂”中塑有一尊古铜色杜甫立像:手拈胡须,凝眉深思,深刻表现出杜甫对国运的优虑,对人民的同情。

  “诗史堂”两端连接着曲折深长的回廊,与东西两座杜甫诗意画陈列厅相连,组成一个别具一格的建筑群。各厅中分别展出名画家为杜诗所配的诗意画。这些画线条明快,立意深远,较好地表现出杜诗中的韵味,绝大多数都是根据杜甫旅居成都草堂时所留下的二百四十多首诗画成的,为古朴的杜甫草堂增色不少。

  此外,草堂中还有倪花祠、水槛、大察等有名景点,都是游览的好去处。

  杜甫留下的仅住了四年的草堂为何如此盛名?因为这里有令人流连忘返的秀美风光,更重要的是杜诗圣那高超的诗艺和高沽的诗风令人称颂。不是吗?杜甫身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心,就连屋顶被秋风卷走后极度窘迫之时,还高吟“安得广厦千万间”,为全天下受苦人着想,这样的高风亮节,怎不令人佩服?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草堂,永远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杜甫草堂随笔【第四篇】:春游杜甫草堂

  春是生机的,春是五彩的,春是游览的好天气,好时光。三月二十日,同学们兴高采烈的踏上春游之旅。一上车,同学们如同顽皮的小鸟叽叽喳喳闹个不停,车里一下乐开了花。

  我们游览的地点是杜甫草堂,它位于二环路浣花公园旁,整个草堂大约有二百七十多亩。大门前有一个用水泥做的罩壁,做得精美极了。进入大门,我们走过一条林荫小道来到大雅堂,大雅堂里塑刻的各朝著名诗人:正中央是杜甫,旁边是李白、王维、白居易、陈子昂等。走出大雅堂,我们来到花径,花径两旁是一道红墙,红墙边上有各种各样的竹子:绵竹、茅竹,青丝竹。走出花径,就能看到杜甫以前居住的茅屋。我们还在茅屋前背诵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深深表达了杜甫在草堂生活环境的辛苦,诗中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深深表达了杜甫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一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反映了诗人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已。茅屋里设有中客厅,厨房,书房,卧房等。来到史诗堂,就能看到杜甫的铜像,那是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雕刻的,这个雕像很清瘦,最能表达出杜甫一身的艰难曲折,在铜像旁,还有朱德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听导游阿姨介绍: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靠亲友支助在浣花溪修建茅屋居住,因为成都是远离战乱的中原,草堂又地处郊外,所以杜甫在这里写下了具有田园风情的著名诗歌,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杜甫一生写了2000多首诗,在草堂就完成了240首,杜甫草堂共收集了1000多首,这些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杜甫草堂誉为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再往里走,还有大廨、工部祠、柴门、唐代遗址等景区,它们各有特色,展示出不同的魅力,让人留恋往返。短短的时间过去了,通过这次的游览,让我们对中国诗人的才华赞叹不已,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依依不舍的走出来,和杜甫草堂说声再见吧!

杜甫草堂随笔【第五篇】:杜甫草堂感悟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门外浣花溪畔.唐朝[公元762年]尹严武在成都主政,杜甫做个小官,安吏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椊州.笫二年乱得平定,杜甫又回到成都,在浣花溪畔建草房,杜甫用诗和别人换来树木花草,种植屋前屋后.现在的杜甫草堂是清代嘉庆年建的.基本上保持原貌.花木葱茏,古树参天,亭台楼阁和土墻草屋相映成趣.天空飘荡着诗人的灵魂.

  我怀着对文学和诗歌的热爱走杜甫草堂,站在茅草屋前,慼慨万千.七十年代初,我十八岁到苏北插队落户,农村住的是茅草屋.茅草屋后面有条小河,河对岸有个乱坟堆,葬了几个饿死鬼.我从小就能背诵杜甫名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那个年代许多农村有茅草屋.改革开放后,农村翻天复地,日新月异.农民盖起砖墙瓦房,三层楼房,有的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东北有的农民,在海南购置商品房,过着候鸟的日子.茅草屋成了历史遗址.五干年来,现在农村农民最幸福.

  杜甫去离家一百多里的城里当个小官,安定后回家探亲,因战乱糼儿活活锇死.杜甫悲愤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古至今讽刺穷富巨大差别的千古绝唱.

  安得广厦千万间,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房子仍是热门话题.房价是籽麻开花节节高.我居住的上海,內环二手房五万以上一平米.一套房小的几十万元,大的几百万元.普通百姓除非坼迁,或当房奴一生省吃俭用还货款,房子啊房子,拆散了多少相爱的青年男女,产生了多少剩女和光棍.房子是生活之基,是避风的港湾.安得安厦千万间,再次印我心田,真诚祈愿,天下寒士,居者有屋.

  魯迅先生对杜甫的评价,杜甫似寽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杜甫是贯穿古今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责任编辑:副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