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陇南的民间,盛行着一个堪比过大年的节日——乞巧女儿节。
“乞巧”,多么美丽、寓意深远的名字。我穿越过始皇的兵马俑,来到陇上江南,走进它的发祥地陇南西和县,似只在倏忽之间。几千年的“乞巧文化”里蕴藏着的脉脉深情,凝聚成几幅动人的画面,隐隐、远远地在向我招着手……
那是所有女儿的歌,华夏女儿的梦……
一
“吱吱……吱吱……”西和女儿家的机杼声响了。
七月,仇池山上的月亮还没有上弦,女儿们手中的梭子变成了一尾鱼,滑溜溜地在布轴上下飞跃穿梭着。纺轴旋转,绣鞋踩在脚踏板上发出“啪哒、啪哒”的音律。西和家家的女儿,从古至今手巧心灵,一匹匹雪白的布,印花色美丽的布,瀑布似的从她们的手下倾泻了出。
仇池山上的月亮降落在西和的林梢和屋檐前,好像一朵橘子花,水润润的光,看起来那么的柔美,西和家家的女儿早已经等不及了。“要快点织!要织得尽善尽美!”纺车伴着煤油灯“吱吱、吱吱”运转着。西和女儿勤劳的机杼声弥散绣房清雅的壁上,投射出了她们拉长的身影。
香帛上彩云逐月,绣缎上百鸟朝凤。“织女巧娘娘”,不是后世谣传只会耽溺牛郎的懵懂少妇。秦人将她作为赢姓的始祖女修,她是集全天下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绰约女神,五帝颛顼的明珠爱女。在远古,女性地位崇高的社会,织女以超奇绝伦的纺织、刺绣技艺大魁天下。她吞下“玄鸟陨卵”生下了儿子大业,大业就是后来那位继承大禹王位,秦国赵国费国的王室之祖伯益的父亲了。可以说在远古传说里,华夏文明的昌盛,发祥自织女,而“娘娘”正是母亲的意思。遗世而独立的织女娘娘,尊享着万众苍生无与伦比的膜拜与念想。
西和的女儿们更加是仰望、祭拜着她。等待七月初七这个晚上,浩渺的银河系里织女星放射出令人瞩目的光辉,霎时群星失色、月华黯淡。女儿们惊呼雀跃,齐刷刷叩拜、祷告出虔诚的姿态。这是“织女巧娘娘”在俯瞰,要飞降凡尘了。大地上早已悬灯结彩,家家户户婵娟的女子秉烛夜游,到处充满银铃一般清脆的笑声,伴着轻歌与曼舞。女儿们用彩绸与花朵妆饰供桌,堆放满飘香的瓜果和糕品。红烛火光跳跃,女儿焚紫香,清雅的烟雾缭绕。她们拿出已织好绣上花纹的布帛,在姐妹间流传鉴赏,更是向智慧的织女娘娘汇报这一年勤劳的作业,祈求她恩赐来年更加精湛的技艺。
当女子的幸福可以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女子的才情能够海阔天空去尽情发展,这是多么美满又激动人心的事!
在秦巴山区,在秦文化的发祥地陇南的民间,“织女崇拜”早已根植入这方雄浑的厚土之中,依旧繁荣盛行着,代代西和的女儿们有着格调极高的情怀。“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待嫁的姑娘,初嫁的新妇,年迈的婆婆,两千年日月的沧桑巨变中,女红针指凝聚起每一朝每代女子多么深厚的寄望啊!
“吱吱……吱吱……”西和女儿家的机杼声响了,荡在煤油灯陪伴的清寂中,在日光熹微晃洒廊前的白昼里。细密的心思蓄满布帛,灵巧的才智倾注锦缎。她们凭靠着自己一双不停下的手,纺出了最细软的棉纱,织出了绚丽多姿的布,绣好了一幅接一幅精彩绝伦的图案。精湛的纺织刺绣技艺,是女子第二张美丽的脸,更是女子获取尊严、不被夫家轻视的傍身资本!
谁说女子天生孱弱,无才便是美德?自强不息,勇于为自身命运担当的女人,身上散发着那份从岁月最深处漫溢而出的优雅与从容。也许肩膀比不上男人宽厚,但正是这不宽厚的肩膀,自古至今挑起家庭的半边责任。丝丝缕缕、针针线线……西和的女子是忙忙碌碌创造着价值,为家庭挣取财富。当生命燃烧成火红的焰,绽放出璀璨的花,终于便没有人再敢轻视她们了。
两千多年以来,“织女崇拜”盛行在陇南的民间,早已不仅仅是女儿对技艺上的祈盼,更倾注了渴望通过技艺精湛占取家庭与社会一席之地,做自己命运真正主人的厚望。
夏夜七月七,西和的女儿们仰瞻天幕上的织女星。广袤的墨汁般深浓的高空中,明亮的织女星是悬挂在黑暗里导人以希望的灯盏,闪耀夺目。一颗宝石般的织女星,扫破了暗夜的沉寂,仿佛是“织女巧娘娘”正在俯瞰凡尘,她看见大地上勤劳坚韧的女子,会心地微笑起来。
二
“乞巧女儿节”,这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上唯一一个属于女子的传统节日,孕育在苍山迤逦环抱、质朴秀雅的陇南西和县。境内仇池山,相传为人文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山势磅礴、峥嵘险峻。大团大团风季里流逝的浓云,翻卷出波谲云诡的态势,可是浓云外依旧是广袤无垠的澄蓝天空,浓云改变不了山的青苍。终于,明晃晃的阳光似有万钧之力,自那压低的浓云上狠狠地刺破与贯穿下来,西和的大地与天空重又恢复开阔、明朗的情境。
两千年压迫在女性身上的桎梏,也像那浓云被驱散了。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在巾帼花开分外红的今天,女人终于拥有了对于梦想多元化的选择,可以和男人同样跻身各个行业成为领域的精英,不再因为性别遭受到歧视。这是旧时所有女子向往却不可及的梦。梦里梦外曾经几多委屈与抗争,伴随着热泪盈眶的希翼。看,仇池山上的月亮正爬向上弦。美丽的七月七上弦月,像流水一样从天河上倾泻下来。“织女巧娘娘”又将俯瞰、飞降凡尘……
如今,繁荣美丽的西和,推动与发扬了“乞巧女儿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到农历六月的中下旬,女儿们便按耐不住迎接巧娘娘的兴奋,排练优美舞姿,练唱乞巧歌谣,开始预备瓜果供品了。
正式的“乞巧节”从七月初一的前一夜拉开帷幕,是七天八夜专属于女儿们的狂欢。家家姑娘都在翘盼,盼着了到处是喜气洋洋。彩灯笼、缤纷花木、生动有趣的纸扎绘画,一座座彩搭的大舞台玲珑遍布,把城乡的每处街巷妆扮得美仑美奂。乞巧活动程式严谨,分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刚好七个环节。每一环节都特别讲究时序性,次序一定不能错乱的。譬如,娘娘进门前必先燃放鞭炮,要“照花瓣”,得先去“迎水”。
“照花瓣”是最后卜巧这一环节,十分有趣。当晨光骤起,西和的女儿们打扮得清丽可人,姐妹之间手挽着手先到附近寺庙去参拜神灵,再从井中、泉里迎回来第一桶清冽的水。这水要待到晚上九点多倒进雪白的瓷盆里,掐下早已育好的青芽儿,投放在烛光照耀的水波纹里,用水中芽的投影图像问卜巧拙祸福,这是一项集体活动,称之为“照瓣卜巧”。“卜巧”时有个古老规矩,旁边的姐妹们必须齐唱“巧娘娘,快给我姐妹赐花瓣”这首动听的民谣。在西和,几乎每一个丰富多彩、匠心独具的乞巧活动,都是需要女伴间团结合作才能够顺畅进行的。因为姐妹友爱、互帮互助,也是“乞巧女儿节”所蕴含着的一深意。
跳麻姐姐、转饭、耍社火、唱乞巧歌、跳乞巧舞……古老的曲谱、唱词和舞姿,被当代幸福的姑娘们集体婀娜、婉转呈现,她们手中旋转的绸扇、轻盈挥动的丝缎,就像五彩斑斓的孔雀羽毛忽而全开了屏。纷至沓来的游人如鲫,羡慕着锦衣华服的美丽姑娘,纷纷高举摄像镜头将灵动飘逸的美捕捉、凝固下来。更值得振奋的是,而今西和在传统乞巧风俗之外,又增添了书法绘画、诗词歌赋、工艺技能等诸多展示女子技艺的平台。盛况之隆重,跨越二十八个乡,参与人数足有四十万之众多,让乞巧文化真正成为传承华夏女子智慧、技艺与美德的大载体。
漫步在古朴秀雅的西和,身心融进这美与希望的节日欢庆中,不曾听到关于“牛郎”的传说。翻查村岙的民谣史籍,两千年也只有女子对“织女”个人的崇拜与依恋。
于是我明白:这是一种宗教般的庄严,蔓延、支撑住了封建社会重压下女子苦命却自强的心。西和的女子们早就明白,出不出现“牛郎”不重要。勤劳能干,创造出价值所带来的那份尊重与认同,才是弥久不衰、任何人任何事替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