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悬崖边的名士》第五章“衣冠南渡”之“墨舞兰亭”部分) 王导历仕三朝天子,都位居三公高官。东晋初的几位皇帝,都对他极为尊重。晋成帝年幼,每次见到王导,都要下拜,又曾在给王导的诏书上写着“惶恐地说”这样的话,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则称“敬问”,这以后都成了定规。正月初一,王导入朝,晋成帝司马衍还亲自起来迎接。王导的地位尊崇得无以复加,琅玡王氏也成为绝对的东晋第一大族。 王氏家门鼎盛,子侄也都风流潇洒,一时儿郎,无论品德、相貌、家世、才华,都是一等一的人选。这样的一群世家子弟帅哥们,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床快婿啊! 还别说,“东床快婿”这个典故,真和王氏子弟有关。 大书法家、大名士郗鉴,也是东晋早期非常重要的名臣,平定王敦、苏峻之乱,他都立有大功。后来官拜太尉,位列三公。郗家也是名门望族,家学渊源非常深厚,尤其精于书法。现在的《淳化阁帖》中,还有一个《灾祸帖》(现仅存两行),就是郗鉴的手笔。 郗鉴的女儿郗璇,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郗鉴就想在王氏子侄中选一个做自己的女婿。当时他在京口为官,就写了一封信,让门人带给王导说了这事。 王导对门人说:“可在东厢房见到他们,王氏子侄,任你挑选。” 郗鉴的门人得令,就到王家看了一番。回来后,郗鉴问选得如何,门人回答:“王氏子侄名不虚传,个顶个的帅气。子弟们一听说郗太尉选女婿了,都打扮得光鲜亮丽,矜持地站在那里。只有一个帅哥,袒腹床上,无事人一样。” 郗鉴大笑:“就他了!就他了!” 跑去一打听,这个小帅哥,名叫王羲之。 王羲之的大名,我不用再强调了,只要是对中国书法有一点点爱好,哪怕稍微了解一丁点儿的,就一定听说过王羲之的大名——他被尊为“书圣”,后代书法家、学书者,千百年来,没有不模仿他的笔迹的。 王羲之出身王家,老丈人又是郗鉴,两大家族的荣宠集于一身,所以他很早就官拜右将军的高位。但是他生性淡泊,看不惯官场作风,更讨厌当时假名士的矫揉造作,所以大量精力都放在了道教和书法上。 他秉承家学,书法由父亲王旷、叔父王廙启蒙,后来跟从卫夫人卫烁学习。卫夫人是当时有名的大书法家,大帅哥卫玠的姑姑,师承钟繇。卫夫人一看王羲之写的字,就说:“这孩子以后的成就,会远远超过我。” 王羲之一变汉魏以来的书风,结体潇洒飘逸,端庄秀美,笔法灵活多变,刚柔并济,人们常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来赞美他的书法,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绝对不可或缺的人物。 关于他的小故事就太多了,什么喜爱白鹅啦,写《黄庭经》换白鹅啦,给老婆婆写扇面啦,入木三分啦,洗墨一池水啦,巧补春联啦,儿子王献之学书的故事啦,等等等等,有真有假,有的附会,有的确有记载。出于对他的崇拜,笔者在这里不想做考辨,这些美好的故事,即便是假的,那也就让他假下去吧! 353年,即历史上有名的“永和九年”,以王羲之为首,广邀当时文采风流的大名士共42人,于春三月三日,到会稽山阴的兰亭,趁着修禊的习俗,举办了一次大雅集。 这次雅集有意效仿西晋石崇在金谷园搞的“金谷之会”,所以,邀请的都是一等名流,并且有“流觞曲水”的环节——42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由书僮将斟了酒的羽觞(一种酒器)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就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 最后,有11人各成诗两首,15人成诗各一首,16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也被罚了酒。 诗成结集,由王羲之自己作序,趁着酒兴,还以鼠须笔一气写就。这篇书法作品,一不小心,就成为中国人人皆知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王羲之文采一流,《兰亭集》中的诗歌,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只是王羲之书名太盛,因此世人不太了解他的文学成就。其实《兰亭序》也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兰亭集》中的许多诗,正是“玄言诗”和“山水诗”过渡时期的产物。 《兰亭集序》就不多说了,这里仅介绍两首这次“兰亭**”中的诗歌。一首是王羲之的,他在这次**中写了两首,这里看他的第一首《兰亭诗》(其一):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乃携齐契,散怀一丘。 大意是说时光飞逝,忽然又是一年。值此和风柔日的暮春,大家效仿古代的“舞雩”活动,诗词歌咏,一起出外郊游。好朋友们前后逶迤,畅怀山间,好不快乐。 这首四言诗,写得比较古雅,玄义色彩已经没有那么浓了,词语之间,透出轻灵变化,不像许多玄言诗那样充满了空洞词语的堆砌。 相对王羲之的这首,孙统的《兰亭诗》(之一)就可以看成是典型的山水诗了: 地主观山水,仰寻幽人踪。 回沼激中逵,疏竹间修桐。 回流转轻觞,冷风飘落松。 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 意思很简单,说山阴兰亭有山有水,人迹罕至。疏竹、修桐、冷风、古松,一片天籁,万里山峰。这首诗基本是对山阴兰亭的景色描写,但是并没有如实描摹,而是在亦真亦幻的景色中,让读者去体会兰亭雅集给人带来的绝佳感受。 玄言诗发展到后来,讲究把精妙的道理蕴藏在优美的辞章、景致中,融为一体,浑不可分,才是上品。单独讲枯燥的玄理,或者义理和景致比喻不够贴切,就称之为“隔”,就不能算好作品。 所以,越到后来,景色描写越来越优美,蕴藏在其中的玄理越来越淡,最终经过陶渊明、谢灵运的陶冶,终于开创了真正意义的山水诗。《兰亭诗》,就可以看成是山水诗的开端。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毋庸置疑的书法瑰宝,一直由王氏子孙保持。后来传到七世孙、隋代大书法家智永手中。智永是出家僧人,他圆寂后就传给弟子辩才和尚。 唐太宗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字,四处出高价求购,但是辩才死活不愿意出售《兰亭序》。于是,唐太宗就派风流潇洒的监察史萧翼,用计将《兰亭序》骗到手,然后派当时的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个副本,分赐皇子近臣。至于《兰亭序》原本呢,则随唐太宗一并下葬了。 至今我们看到的几个版本的《兰亭序》,都是当时的临摹本。 了解王羲之的字,还有一个很好的帖子,叫《怀仁集王字圣教序》。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回来之后,唐太宗为表彰其功德,撰写了一篇文章叫《圣教序》。后来由僧人怀仁,从王羲之各个法帖中,选出相应的字,集了一篇书法作品,就是《怀仁集王字圣教序》。这本帖子,成为后代入手学习王字的经典范本。 最后,再一次向王羲之老先生致意,他的书法太美了! 如果想了解书圣王羲之的字到底有多牛,听我说再多也没用,建议您还是上手临上几行。当然,入手最好的,还是《怀仁集王字圣教序》。 (迄今为止最好读的魏晋史,没有之一!《悬崖边的名士》以轻松、幽默的笔法,以正经、严肃的态度,带你全面了解魏晋历史,认识竹林七贤,结交魏晋名士,看王羲之写《兰亭集序》,与陶渊明喝酒赏菊。.)
闻名天下的《兰亭集序》是怎么诞生的
浏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