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富豪炮轰巴塞尔协议 互联网金融应从严监管

浏览 12

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从来都是从严为佳,放松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只会让资本无法无天,无助于金融稳定、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日前,人民富豪炮轰金融系统,公开评价巴塞尔协议是一个“老年俱乐部”,“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没有系统”,“中国有很多大银行,更像是大江大河和血液的动脉,但是我们今天更需要湖泊、需要水塘、需要小溪小河”,“今天的银行延续的还是当铺思想,抵押和担保就是当铺”,可谓火力全开。人民富豪这些话说穿了其实是屁股决定脑袋,这些观点服务于某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利益,是为了互联网金融更好的割韭菜试探舆论风向标。

  抨击巴塞尔协议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希望无限扩张贷款规模

  互联网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诞生之初就致力于无限制的跑马圈地,扩大用户规模直到极限位置。互联网金融在这方面更是如此,天然地希望无限扩张贷款规模,且去不承担后果,这一点无数爆雷跑路的P2P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巴塞尔协议的作用就是加强监管,要求银行要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银行不能以金融创新的名义无限扩大表外业务,同时,当储户要求兑换现金的时候,银行能有足额资本兑付。

  过去,“影子银行”并不在监管范围内,这使“影子银行”可以通过反复加杠杆的方式将10亿的资金池放大到百亿、千亿规模,杠杆率能达到十倍、百倍,贪婪必然带来高风险。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协议将“影子银行”也纳入监管。“影子银行”包括从事金融放贷或类放贷融资活动的实体,信托、消费金融公司、支付公司、以及从事放贷业务的互联网公司都属于这一范畴。可见,某金服集团自然是在巴塞尔协议范畴内的。

  当下,如果严格按照六大行的监管标准,不少互联网金融放贷机构都有爆雷的风险。恰恰互联网金融是天然地希望无限扩张贷款规模的,这与巴塞尔协议背道而驰,人民富豪抨击巴塞尔协议,目的就是彻底摆脱监管,以方便互联网金融企业进一步扩张信贷割韭菜。

  互联网金融犹如穿着“高科技”外衣的高利贷

  近年来,不少互联网公司将自己标榜为高科技企业,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将自己标榜为金融科技公司,但实际上,这些公司在基础软件和基础硬件上大多依赖西方国家的产品或国外开源代码,在基础软硬件上基本就是一卡脖子就休克的水平,无助于我国IT产业解决缺芯少魂的问题。至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其经营的一些业务堪称高利贷。

  据披露的数据,某金服集团数字支付交易规模118万亿,微贷科技平台贷款余额中消费信贷1.7万亿、经营者信贷4000亿,理财科技平台资产管理规模4.1万亿,保险科技平台518亿。

  就利润而言,该公司100亿的利润45亿源自小微贷业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小额贷款及花呗、借呗利率相对于银行借款明显偏高。

  以花呗为例,名义上分期利率为:12期8.8%,真实的年化利率达到了17%以上!

  以贷款12000元,分12期还款,分期利率为8.8%来说。

  一年总手续费:12000×8.8%=1056元

  每月手续费:1056÷12=88元

  分期每月还款金额为12000÷12 88=1088元

  这其中存在一个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我们每个月都要还1000元,本金其实一直都在减少的。

  比如本金第一个月还了后,第二个月本金就变成11000,第三个月就变成10000,第4个月成9000了....,最后一个月本金成了1000元。

  每个月本金在不断变化,所以每个月的利息应该是递减的。

  按照正常的银行贷款,本金减少,利息也要减少,但是这种分期,本金减少,利息是不变的,这就是这种名义上“低利率”分期的问题所在,以分12期还款,8.8%分期利率折算,真实利率高达17.07%。  

  互联网金融诱导透支消费 对制造业升级作用微乎其微

  某金服集团大量利润之所以来自微贷,主要是因为该集团以电商平台为基础构建起了自己的帝国,同时又以“花呗”、“借呗”等金融产品诱导消费者透支消费。某金服集团的主要业务是消费金融,主要替代银行的信用卡相关业务,有鉴于该集团在电商行业的行业地位,以及年轻人更加习惯于使用“花呗”、“借呗”,而非信用卡,且消费观念相对前卫,这使某金服集团的消费贷业务发展迅速。央行原行长周小川称年轻一代过多地靠借债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储蓄率在明显下调,就是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于借债消费的佐证。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另一方面,我国奢侈品消费额达到了7700亿,占到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2018年)。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额有望增至1.2万亿元人民币,达到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40%。即便在疫情下的4至6月,某奢侈品品牌在欧洲、美洲和日本市场跌幅在60%左右,中东和非洲跌38%,我国内地市场则同比增长47%。

  当下,海量财富已经不掌握在普通人手中了,而这些资金恰恰是某金服集团所无法触及的,少数客户的个人资产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以招商银行而言,私人银行客户数为9.1万人,占全部个人客户数的0.06%,而其持有的金融资产占招行全部个人金融资产的30.22%,人均金融资产超过2700万(2020年上半年)。以工商银行而言,其私人银行客户数是6.24万人,其持有的金融资产占全部的9.15%,人均金融资产为1698.72万(2015年)。

  由于富人可以通过银行获得高端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对于割富人的韭菜其实是无能为力的,到头来只是割普通老百姓的韭菜,其作用无非是诱导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借贷消费、透支消费,普通人只是债务越来越大而已。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越来越艰难,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一个行业总是从百花齐放的状态进入垄断寡头时代。这和金融业监管严格和是否开放没有多少关系。

  必须指出的是,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以六大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贡献巨大,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主要做的是消费贷,只不过是用消费主义陷进割诱导普通老百姓借贷消费,然后用10%至18%的高利息割韭菜而已。

  某金融服务集团上市或许是疫情下的自救

  银行需要抵押才能贷款,但是利率低,一般年化利率在4%至5 %。而互联网金融的年化利率基本都在10%至18%,是银行抵押贷款的数倍。资质好的客户自然可以将房产或其他资产抵押给银行,但信誉不佳的客户只能去借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高利贷,花呗借呗将巨量小额高利贷带给没有信誉基础的次级客户,鼓励超前消费,过度消费,透支消费,只以交易流水作信誉基础,以征信作威胁。但这些客户受大环境影响最大,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小额贷款的贷款人支付能力首当其冲,逾期率陡升,坏账率陡增,如果这些坏账在投资人手里,那就是大规模投资人破产,如果在某金服集团手里,那就是下个贝尔斯登(不救助的情况),或者AIG,高盛(救助,大而不倒)。这次急急忙忙上市,很可能是和此次疫情导致大量支付宝花呗借呗逾期有关,再拖下去,逾期变坏账,生蛋金鸡就要变成烫手山芋了。

  一位网友总结了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套路:

  第一步:从银行贷款,发高利贷。

  第二步:将高利贷债权打包成ABS,通过自己的基金销售出去,高利贷风险转移给投资人。

  第三步:第二步获得的本金收益继续投入高利贷。

  第四步:重复第二步第三步,做大资产总额10亿贷款通过重复放大百倍千倍。

  第五步:趁逾期率增加坏账率未曝光前,做大账面利润,美化财务报表,突击上市。

  利用科技概念,放大估值比例(银行金融类pe5-10,科技类50起跳,100倍也不是梦。银行金融类低估是有原因的)。这样借助-高利贷-ABS-上市再短期内从无到有,获得巨额资本份额。高利贷的风险它不怕么?不怕的,一,ABS转嫁了违约风险(参考次贷危机的衍生品交易)二,上市,绑架更多资本,提升自己的金融系统重要性,万一破产,政府也不得不救助,不救助那也是全体股东买单,跟某金服集团原始股东没关系了,该变现变现,还撤退撤退。

  必须严格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从实践上看,互联网金融爆雷颇多,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校园贷”、“裸贷”,以及各种爆雷和跑路的P2P。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套路都是类似的,向没有稳定收入的年轻人放贷加杠杆,透支消费。先是通过各种手段以较低利息借到资金,然后诱导学生借贷消费放高利贷,再通过暴力或非暴力的形式进行催收。个别学生因一时的攀比和虚荣心最后被逼到跳楼自杀。

  必须指出的是,互联网金融因放款门槛低,风险不容小觑。对此,有观点认为助贷机构无须承担信用风险。但问题在于凡是放贷都有风险,存款人以2%-3%的低利息把钱存在银行或余额宝,互联网金融机构从银行贷款后再对外放高利贷。一旦贷款无法收回,金融科技公司可以赚完一波红利就爆雷跑路,总不能让存款人承担风险吧?反对巴塞尔协议,不过是互联网巨头自私自利的肉食者言论。金融创新当然要鼓励,但是不能要无数普通人承受巨头们创新失败的代价。

  一位网友表示,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大数据是金融的未来,为什么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可以一手借着3-6%的资金成本,一手可以放着10至18%的高利贷?根源就是信息不对称,数据不透明。所以有人才能够套中间的利。现代国家宏观调控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数据不对称,正是因为国家知道太多你不知道的,才能针对性的进行宏观调控,才能出各种政策,去调剂社会资源。当一个金融机构拥有“开天眼”的大数据,这意味着什么?

  当下,个别互联网巨头就利用信息和数据上的不对称去搞金融业务,这种做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如果谷歌、脸书、亚马逊也学国内企业的做法,那么,都可以成为非常成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2020年亚马逊、Facebook、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都遭到了本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调查人员认为,这些科技巨头掌握了“关键的商业和通讯枢纽,任何一家公司采取的任何一个行动,都可能深刻而持久地影响数亿的人;他们拥有太多权力,并正在用这种权力消灭竞争、创意和创新。”

  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从来都是从严为佳,放松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只会让资本无法无天,无助于金融稳定、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副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