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放前到现在,我们家都在追随读书梦想。老百姓就信一个理儿:穷不离书,富不离猪;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解放前,阿蓬江边的曾家寨,八辈子都翻不出几个读书人。远祖治体老先生从岔河村黄泥堡,迁来阿蓬江边曾家寨咸菜堡租地坐庄子。种包谷、谷子、豆子、棉花,喂养猪牛牲口,开砖瓦窖、造纸坊,勤扒苦做,有了些积蓄,可以置办些田产房屋。到高祖父这一辈,清朝道光年间,终于在曾家寨田背子修建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依山而建上厅下厅分别三间正屋,两边转角上下连接,再分别带一间厢房。
高祖父胜福老先生突发奇想:在房屋上厅左边转角,摆上几张八仙桌,请个先生来教子弟们读书。我祖父辈的几个堂兄弟,寨子上其他家庭子弟,邻村一碗水刘家后来成为我家舅公的几弟兄,也来这个学堂读过书。学堂旁边就是砖瓦作坊,泥瓦匠林某才,晴天不来雨天来。相传还是学童的大舅公,编了段顺口溜写在板壁上:好你个林某才,晴天不来雨天来,车瓦你不展劲,筒子(车瓦工具)没干你就拍下来!
这是家乡第一代人对读书梦想的追求:自建私塾,自聘先生,教子弟能简单认些字、写得起给前辈人的福包、赶场下摊会算账做生意,就算万事大吉。
解放初,父辈要走半小时山路,到村里的和尚堡庙里去读书,后来湘河村集体建了村小。父亲兄弟姐妹七个,全国遭遇自然灾害的年份,吃饱饭穿暖衣尚且难上加难,读书更是奢望。大伯和父亲初小刚毕业就回家务农,只有小姑姑通过拼命哭诉争取、父亲帮助转学回镇上读过初中,其余四个姑姑,要么上集体育儿班或小学一二年级,要么干脆连学校门坎都没进过。
母亲在娘家时,幼年丧父,外婆残疾,能读书是她心心念念的梦想。大姨出嫁后,十二岁的母亲必须辍学,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养活残母幼弟。纵然伤心哭诉愤然抗争,仍敌不过现实的残酷。
这是家乡第二代人对读书梦想的追求:起于自觉,止于现实,吃饭穿衣养老抚小才是生存第一需求。
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种粮食作物,还种花生、油菜和烤烟等经济作物,父辈叔伯堂兄弟八个,重操祖业,搭棚引水造火纸……我们这辈家族兄弟姐妹数十人,读小学、上初中都不成问题,我和两个堂弟,还先后读高中、上大学,到城里工作,成全父母送子读书成才的梦想。
这就是家乡第三代人对读书梦想的追求:离开农村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到城市去吃商品粮干国家工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寨子里的姑娘小伙儿们,小学、初中或高中毕业,若不再上学就南下广东,东进福建,北上河北、天津等地,进电子厂、服装厂做工,到建筑工地上做木工、钢筋工,或组团承包工地做兄弟班,甚至自己当老板带工人。这些家庭,除了在寨子上自建三四层漂亮楼房,都到镇上或县城租房、买房,由老年人陪着孩子读书。村小无学生无老师,自然关闭闲置。
我家姐妹三人,通过读书或做生意,先后在黔城安家。父母同住,老少三代,相扶相助,其乐融融。城里实行划片招生,保障义务教育全免费就近入学。姐姐毫不犹豫地按经商买房政策转了户口,孩子们到了心仪的学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妹妹的孩子,兴趣爱好广泛,钢琴、拉丁舞、演讲口才、绘画、珠心算、游泳等等,啥都想去尝试一下。钢琴和演讲口才坚持最久,还跑到重庆主城去参加比赛。为了儿子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我也曾带他到外地求学,诵读古文经典、练习书法武术等,还去过四川广安、广东佛山、海南海口、江西井冈山、云南昆明等地游学,徒步重走长征路,磨砺意志锻炼体能,参访红色革命圣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与青少年冬令营、武术训练营等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期待成长中遇见不一样的自己,饱览不一样的风景,感悟不一样的人生。
这就是孩子们这一代人的读书梦想:追求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学习道路,追求综合素质的提升。
昨天,我与儿子讨论,仍在襁褓中的小妹妹,将来走怎样的教育路子比较好?儿子说,妹妹最好用中华文化经典打基础、武术强体质,至少选一门艺术课程,坚持练习提升气质修养……“我们以后的孩子,要立足中华,放眼世界,能按自己的特长和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和生活道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那就是自信人生美好生活了!”也许这就是孩子们对下一代的读书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