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原本所读的初中学校虽不是全市最好的,但也是一所重点中学,学风严谨,爱德盛行。少年在此学校读书9年,受校园爱德文化的熏陶,内心也潜移默化养成了一种乐于布善、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少年靠自己的勤奋和聪慧的才智,以高分考取了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此所高中是每个初三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校,但中考录取分数线铁面无私,粉碎了许多少年的梦想。
少年顺利升入高中,初来乍到,既新鲜,又陌生。新鲜的是和他一同的746名高一新生,人人都是学习骄子;陌生的是,在此所学校初中直接考入高中的学生,有一股俯视的眼神直逼少年,与其他学校考来的学生。竞争就这样在俯视的眼神和不服气的少年心中拉开了序幕。
少年和其他“外来户”凭借一个多月的沉默,在新生阶段性考试中,他们给予俯视眼神的同学们一记漂亮的响指,班上前10名,“外来户”占据了8名,少年也在其中。
少年用成绩证明了自己,他没有过多的欣喜,相反他倒怀念初中时和同学打成一片的校园氛围。新环境,新同学,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少年不想成为学习的机器,他渴望爱德,梦求友情,诚然高中学习是最重要,但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也是一门不可少的功课呀,更何况人是群居的。少年想用自己的爱,激起班级爱的涟漪。而且,班主任班会上多次提议“爱德”这个主题,甚至班主任还主张,育才必先育人,以德为先。
少年尝试着为班级做一些好事,尽管别人无动于衷,但少年依然热情不减。
那天晚自修后,少年和同学穿错了校服,而他的电瓶车钥匙还在自己的校服口袋里。少年急忙背起书包去追赶那个穿了他校服的同学,然而同学早已走远。少年无奈只好借同学的手机打电话向父母“求助”,可父母的电话不是无人接听,就是关机。少年只好步行回家。
走在回家的路上,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骑车或开电瓶车与他擦肩而过,偶尔也有人慢下来问一声,怎么步行回家了?等少年简单说了情况,问话人早已离他而去,少年走出校园没等到一句“我带你一段路”的温暖话语,甚至还有人知道他步行回家的真正原因,露出了幸灾乐祸的坏笑……少年沮丧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用青春朝气的步伐丈量起家和学校的距离,一百步,五百步,一千步,两千步……
少年的父亲终于在马路对面喊起了少年的名字,一股暖流涌了上来。少年坐在父亲的车后,和父亲聊起他步行回家的感受,少年沮丧的不是步行回家的那点苦累,也不是那位同学马虎地穿了他的校服,而是沮丧顺路的同学为何不能伸出援助之手……少年的父亲,沉思片刻,安慰少年,或许同学因自修回家太晚,怕自家父母担心吧!再说,你步行回家一次,既能锻炼身体,又有时间独自思考……要相信同学之间的情意,这其中肯定有人要带你一段路,或许因青春的面子羞于开口,再说,你也碍于面子,没有主动提出寻求帮助呀!诚然,那些幸灾乐祸坏笑的同学不可取,或许,他们经过点拨,也会愧疚的……
少年在父亲娓娓劝说下,渐渐从沮丧的心情中走了出来……
有了此次经历,少年自我总结,是自己付出的爱和善良还不够多,对爱和善良的理解不深,才让自己萌发爱的沮丧,而对一个强大而富有爱心的人来说——爱,从不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