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工的火树银花

浏览 12

从后墙走到门口是九步。

掂起墙根的帆布提包,刘小海刚走三步,裤兜里的手机响了。将提包放到地上,刘小海摸出手机,食指滑一下屏,贴近耳朵,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女子说的是普通话,吐字清晰,语音轻柔,刘小海听来却似五雷轰顶。挂了电话,刘小海愣愣地站一会,慢慢走到床边,一屁股蹲了下去。床被压得吱呀一声。

城要“封”了,火车停了。

老家回不去了,就在武汉过年吧。中午,刘小海煮了一桶方便面。午觉醒来,在手机上刷了一会疫情的报道,刘小海急忙去药店买口罩。药店结账的人排着长队,一溜人手里都提着药品。

回到出租屋,刘小海先给Z城的儿子打电话。刘小海严厉地教导儿子,要戴口罩,要少出门,儿子嗯嗯地应着,听起来并不上心。每次和儿子联系,刘小海鼻子都会发酸。儿子没读完高中就出来打工了,父子俩憋着劲干三四年想盖两层小楼呢,一场车祸让爷俩梦想成空了。前年夏天的一天,骑自行车的刘小海和一辆电动车撞上了。刘小海尾椎骨粉碎性骨折,那个人伤得也不轻,双方各负其责各治己伤。刘小海出院了,攒的钱也花完了。打了十三年的工,单亲父亲刘小海没给儿子盖起两层小楼。

嘱咐过儿子,刘小海又联系河南老家的大哥。父亲去世五年了,80岁的母亲偎着大哥生活。刘小海说了疫情的严重,劝大哥、母亲不要在村里四处走动。电话那头,老母亲叮嘱他别外出,大哥提醒他备好吃的。大哥说村里已经广播了,劝人不要走亲戚了。大哥还告诉刘小海,他家的三间堂屋就快上楼板啦。

大哥说的三间平房是乡里盖的。

刘小海因病致贫,乡里把他纳入贫困户,还帮他盖了三间新房。

除夕夜里,刘小海不停地浏览着新闻,武汉封城的悲壮,国家战胜疫情的决心,医生和护士的勇敢,让刘小海心潮澎湃。看到武汉在建火神山医院的新闻,刘小海心里一动,他知道建筑工地上需要很多的焊工。能帮就帮,咱也去出一份力吧。奇了怪了,下了决心,刘小海很快入睡了。

大年初一,刘小海早早就起床了。吃过饭,刘小海将剩下的肉和蔬菜给了房东大哥,他要去火神山医院当志愿者。到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一百多里,市内公交、地铁又都停了,刘小海大方地叫了辆出租车,花了173元车费。和早点建好医院、消灭疫情相比,车费又算什么呢?

到了工程部,刘小海说俺是来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的。

放下大提包,刘小海说俺是一名电焊工。大年初二,数百台挖掘机在平整土地,成千名工人在工地上卸载建材。坑坑洼洼被填平了,建材整齐堆着,有工人开始硬化地面。忙了一上午,刘小海边吃着快餐盒饭边看护施工定位旗,看见一个女子拿着手机朝他走过来。录小视频,宣传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吧。刘小海心想。

“师傅,你们很辛苦吧!”“不辛苦,还可以。”“几班倒啊?师傅。”

“俺是白班,看护定位旗呢。”“师傅,你是河南人吧?”

“是的,俺在武汉打工,回不去,就来这当志愿者了。”

“谢谢,谢谢您!”

录就录了,刘小海吃过饭就去卸建材了。刘小海没想到自己在网上火了。很多人转载他的视频,上百万人为他这个河南人点赞。晚上下班,刘小海正看自己视频呢,儿子给他打来了电话。

“爹,俺看到您的视频了,很多人夸你呢。”

儿子是在为自己骄傲呢。刘小海却在电话里叮嘱儿子不要给老家的人说,不要给奶奶说。刘小海不想让母亲担忧自己。

“中,你要照顾好自己啊。”儿子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河南老家的很多媒体也希望通过视频连线采访刘小海。刘小海就在工作间隙接通视频,给他们介绍工地的情况。有个女记者还问刘小海想对自己老母亲说点什么。刘小海说希望母亲好好的,疫情结束就回家,去陪母亲。

刘小海哽咽了。他希望母亲看不到视频。

夜晚,天黑下来,工地上的灯亮起来。上千个工人还在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刘小海也要上夜班了。扛着焊机来到工作点,刘小海刚把焊机电线连好,大哥打来了视频通话。

刘小海接了。

“小海,俺们都看到你视频了,都说你给咱村人长脸哩。”大哥笑着说。

“哥,你别给咱娘说啊,她该担心哩。”刘小海说。

“小海,娘也知道了,娘让俺给你打电话,娘要给你说话哩。”大哥把手机递给躺在椅子上的娘。

“海儿啊,娘好好的,你别担心娘,你要好好干活。”刘小海看到了娘的白发。

“海儿啊,你做得对,大家都该出一份力呢。”娘继续说,“海儿啊,照顾好自己,娘——娘等着你回家。”

“娘——”刘小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哭了。

挂了电话,刘小海戴上口罩,左手拿着面罩,右手的焊钳稳稳地夹起焊条,一下一下地触碰着眼前的钢管,瞬间流溢的焊花四处飞散,就像盛开的火树银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