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有短程旅行的机会,我越来越喜欢去日本,尤其是京都和奈良。照说这些城市继承的汉唐风韵,在今日的西安与洛阳也能依稀见到,但有些动人的小景观,却是我们的城市里看不见的。
比如,离通衢大街只有一箭之遥的小巷里,你可以看到很迷你的绿地,绿地一角有净手池,池边就有一尊佛像;石雕的佛像像是很有年头了,膝上衣上,生满了绒绒的青苔。冬天,青苔还绿着,只是绿得发乌,这给小小的佛像带来了更为悲悯、肃穆的气势。不时有年轻主妇,还有一脸领导模样的中年大叔,路过这里,停下来,净手,在佛前冥想片刻。
很多情绪的风云在他们脸上一掠而过,等睁开眼时,已是一脸的恬静安然。净手池边有木勺,可以舀水,虔诚地淋注在佛脚下,而绿森森、细绒绒的青苔,就是这样顺着佛的双足,一直爬到佛的双膝上。
这些开放的日式街头园林,与我们的市民广场很不一样,非常小,非常狭窄,没有种植耗水量惊人的草坪,只种了几棵姿态各异的树。如果没有供奉佛像,也会供奉一些石敢当,或者从各处搜罗来的石质拴马桩。它们,都有着优美的雕刻、细长小巧的制型。有意思的是,所有的石质摆设都不是洁白簇新的,而是满布了绿褐色的青苔。看到它们,一身的焦燥,满耳的喧嚣都消失了。能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看到绿色的青苔,看到佛像与周围的绿意如此紧密地融合,仿佛拥有了历史的纵深度,再麻木的灵魂也会被深深触动吧。
无独有偶,在柬埔寨的吴哥窟,修补被巨蟒树根迸裂的佛像,这两年也成了越来越紧迫的任务。虽然,树中塔,塔中树,是吴哥窟特别的风景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深入塔身的树根已经让塔上佛像面目全非。修补人员不得不在游人面前加紧施工。问题来了,补上去的石头或水泥砂浆,怎样与佛像的其他部分高度融合?
幸而还有青苔这种生物。我看到,修补人员将从别处挖来的苔藓放在泥浆中搅匀,用小刷子均匀地刷在佛像新补的肩头或者手足上,再喷以淘米水。据说,产自当地的圆糯米煮水冷却后的米浆,养活青苔最有效。每日浇灌移植青苔的地方,半个月后,苔藓就弥合了佛像上的违和感。
相隔900年的两个时代,在此悄然弥合了裂痕,焕发出一体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