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写诗已二十余载,诗坛万象,既百花齐放,又百家争鸣。诗风各有千秋,诗评也往往相去甚远。 诗歌究竟应该怎么写?为谁写?写什么?怎样才算好诗?我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读者群,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好诗究竟是技巧好、文字好、还是内容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索和探讨的。一些诗人写出了爱情、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水平很高的诗歌,却与生命无关、与时代无关;一些诗人喊出了时代或事件的最强音,震撼了人心,引起了共鸣,但并不是真正诗歌艺术的完美。 蒋登科说真正的诗人是安静的,安静才能向内,才能深入生命,探索语言;彭惊宇讲诗歌要无限深情,并且吸收现代的元素;李小洛说,诗歌就像女人,瘦身才能轻盈;荒原子把诗歌比作螺丝,每一句都要拧紧;陆子说诗歌就像跳高,不但需要奔跑的铺垫,更需要文字的临竿一跃;宁颖芳讲一首好诗顶一百首庸诗,角度始终要出其不意;董信义认为诗为大美,诗为魂歌,首先要坚守传统,其次才是创新;邹定国讲诗歌要另辟蹊径,避免固定模式、重蹈覆辙;马召平认为诗歌的每一句都是有用的,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都有无法替代的位置。 “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始终以为诗歌给人以美、给人以思,亦或给人以痛。它有动人的情感,充满张力的语言,不断创新的意象。好诗可遇而不可求,它不是凭借技巧的制造,而是源自天赋和灵感的创造。它是文字的琴弦与心共鸣,从而获得更多的知音。 解读一首诗,无非从三个方面:一是题材;二是语言;三是境界。题材是诗歌的外形和骨架,题材选好了,就能集中力量,精心去表达,自然也能吸引一定的读者群。对不同题材的尝试也会丰富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文字功底,甚至还可以另辟蹊径、有所超越或突破。语言是诗歌的血肉和经络。它的节奏和技巧,叙述和表达方式等,都决定着诗歌的性格和美丑。好的语言使人赏心悦目、痛彻心扉或者豁然开朗,好的句子让人过目不忘、爱不释手。而境界,就是人的思想,诗歌的灵魂,它取决于诗人个人的修为,当然,也离不开天赋和心境,有时更需要灵感。诗人的修为有多高,文字才可能有多高。读书、交流、采风、生活磨炼等都是提高个人修为的有效途径。作为诗人,首先要坚守自己的灵魂和良知,其次坚持自己认准的角度和方向,在写作上求融合更要求创新。 名人并非篇篇都是精品,初学者也不一定没有佳作。解读一首诗的好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它的篇和句。所谓篇其实就是诗歌的立意和布局,而句当然是指文章的词语、或者好的句子。平庸者诗歌无篇无句,味如嚼蜡,或者干脆堆积辞藻、无病呻吟,句子词不达意或者似曾相识,看过就忘,没有多大的阅读价值;入道者有句无篇,虽然立意不是太高,却能够表达一些思想,往往因为有精彩的句子而令人欣喜;成熟的诗人往往形成一定的模式,除了一些代表作外,大部分都是有篇无句,以技巧写作,虽然没有太高的境界,但也找不到文字的瑕疵,这类诗我称之为匠人之作;而真正的好诗是既有巧妙的结构和较高境界的立意,也有耐人寻味、打动人心的句子。篇句相得益彰,甚至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标点都有无法替代的意义。当然,这类诗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既要较高的修为,又要超常的灵感。 “写少一点,写好一点,对每一首诗都多花一些时间”,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所说。对文字负责,对读者负责,这是我经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只敬仰好的作品,不盲目崇拜个人,因此诗歌,并不是说写的越多越好,而是看成品有多少,能不能代表自己的水平,究竟有没有突破。自己的代表作有没有,哪个真正能够被人记住,哪怕一两个句子也好。 诗歌不是日记,它是较高的文字形式,既要少写又要多写。少写是要求少而精,不要总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它不仅仅是抒发和记事,而是要经过酝酿和思索,经过艺术的创造和打磨,是情感深处的浓缩和爆发。因此才要求不重复,不随便乱写,要努力寻求突破。平淡而毫无感觉的文字最好不写,对文字负责、对自己负责,更要对读者负责。而多写是要求勤练笔、勤动脑、勤动手,甚至要破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习和交流充实自己、寻找灵感,甚至要多倾听大地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鱼虫花鸟的声音,当然,多听一些好歌好曲也未尝不可。既要像电焊工一样,勤碰撞,时常擦出火花,又要善于抓住瞬间即逝的灵感,及时扑捉和记录下来。 对于诗歌的写法,古今不同、内外有别,各人也有各人的风格,没有固定模式,也不能评价哪种好哪种不好。能够写出自我,能够打动读者,就是好作品。模仿有时可以提高,有时会丢掉本真、东施效颦,有时会钻入死角、误入歧途。要摸索自己最适合的路子,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甚至借鉴一些不喜欢或者读起来艰涩的作品。对于题材的选择,应该更宽广,对于语言,应该不断创新,对于境界,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个人修为和文字素养(MeiWen.com.cn)。 对于诗歌的流派和圈子,一直褒贬不一。我想各人的喜好不同、文化不同、教育不同、境界不同、环境不同,也没有必要众口一词、唯某独尊。关于玩诗歌,我不想多说,因为这只是个人爱好,与别人何干。关于名利我不便评论,因为有人看得很重,其目的就是想在圈子里获得尊重和满足。但对于真正的文学团体、诗社,或者沙龙,我还是建议慎重为好,要择良木而栖,要注意挖掘和培养新人,更要有严肃活泼的为文之道、为人之道。说老实话,我进圈子,一是友情,二是爱好、三是能够组织和参加一些重要的文学交流活动。但我最看中的应该是交流和提高。真正的圈子不是你好他好大家都好,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真正好的诗歌应该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血液,海水里的盐,万物萃取的精华,可看、可读、可想。交流也应该是各抒己见,而不是人云亦云、唯唯诺诺。不要自以为大、自吹自擂、固步自封,或者假借文学之名做一些违背文字良心的事,更不要把他人特别是热爱文学、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带入歧途,误人子弟。话说到底,什么高谈阔论不重要、著名不著名不重要、得过什么奖不重要、见过什么人也不重要,文字不会骗人,用作品说话,这才是唯一能够说服人的。 生活不能够没有诗,只有诗,人生才更有意义。关于诗歌是为谁而写的问题,我认为首先是写给自己的,其次才是与读者见面,自己不读不看,读者大体也是不太喜欢的。 曾经就诗歌的小众和大众问题展开过争论,我想,诗歌其实就像踢足球,写得好了,看的人自然就多,踢的差了,慢慢就会失去观众。当然,每一位读者也都是高明的老师,随时可以指点一二。 有时想文字比什么都重要,也许是今生唯一能够留下来的东西。有时又觉得诗歌并非不可或缺,与生命、健康或者亲情、朋友相比,其实微不足道。 敬畏文字,敬畏文学,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作文。以作品说话,与各位共勉。
关于诗歌,一直想说的话
浏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