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生句子(精选50句)

浏览 49

戒杀生句子

1、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宣王说:“有这回事。”

3、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4、孟子说:“假如有个人向大王禀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

5、曰:“否,吾不为是也。”

6、宣王问:“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做到爱抚百姓吗?”

7、曰:“何由知吾可也?”

8、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而闻与?”

9、“而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妻儿,好年成也还是一年到头受苦,坏年成还避免不了饿死。这(就使百姓)连维持生命都怕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求礼义呢?

10、孟子说:“邹国跟楚国打仗,大王认为谁会获胜?”

11、王说曰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⑥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12、宣王问:“(道理)能说给我听听吗?”

13、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14、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15、宣王说:“不,对此我有什么痛快的呢?我想借此来实现我最大的心愿。”

16、王曰:“若是其甚与?”

17、孟子回答道:“孔子的门徒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事情的,因此后世没有传下来,我也就没有听说过。一定要我讲的话,那就谈谈用仁德统一天下的道理好吗?”

18、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19、宣王说:“不,我不为这些。”

20、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21、宣王说:“楚国胜。”

22、孟子回答道:“爱抚百姓而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阻挡得住他。”

23、孟子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24、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5、孟子说:“大王不要责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羊换下大牛,他们哪能理解您的做法?(因为)大王如果可怜牲畜无辜被杀,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

戒杀生句子(二)

1、孟子说:“凭这样的心肠就足以统一天下啦!(用羊代牛祭钟)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出于吝啬,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啊。”

2、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3、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4、杀:我不要...我已经说了什么都不要....

5、宣王笑着说:“这倒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我并非吝惜钱财而以羊换牛啊。也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了。”

6、宣王问:“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7、宣王说:“像这么严重吗?”

8、杀:脸上的伤是怎么来的? 不想说也没有关系.....(语调慢慢柔和了

9、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10、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1、孟子说:“只怕比这还严重呢!上树捉鱼,虽然捉不到鱼,不会有后患。按您的做法去实现您的心愿,费尽心力去做了,到头来必定有灾祸。”

12、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13、宣王说:“是这样,确实有这样议论的百姓。齐国虽然狭小,我怎么吝惜一条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惊惧哆嗦的样子,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所以才用羊去替代它的。”

14、宣王说:“我脑子昏乱,不能进到这一步了。希望先生辅佐我实现大志,明白地教给我方法。我虽然迟钝,请让我试一试。”

15、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情,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16、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17、宣王问:“仁德怎样就可以统一天下呢?”

18、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19、孟子问:“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20、“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21、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22、“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23、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24、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25、宣王问:“不去做和不能做的表现形式,凭什么去区别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