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家乡的特产,想必同学们都想踊跃发言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有关家乡的特产作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家乡盛产葡萄
黄岩的马鞍山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我家院子的东边就有一大片葡萄园,一眼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春天,葡萄树吐出了点点嫩芽,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娃。不久,葡萄树上就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在春雨的滋润下,很快就爬满了整个葡萄架。这时绿中带黄的叶子有手掌般大小了,边缘是锯齿状的。绿绿的叶子,覆盖了整个葡萄园。
夏天,墨绿色的叶子密密层层交叠一起,把整个葡萄园遮得严严实实,仿佛给辛勤劳动的果农撑起了一顶大绿伞。一阵风吹来,叶子有节奏地扇动,远远望去犹如大海上翻腾着绿色的波浪。
秋姑娘来了,丰收的季节也到了,葡萄已经熟透,一串一串地挂满了葡萄架,晶莹剔透,犹如一颗颗紫色的玛瑙,都能照出入的影子来。摘一粒放人嘴里,香甜可口,叫人吃了还想吃。这时的果园里充满了欢歌笑语。孩子们在架下哇哇大叫:“我要吃葡萄!我要吃葡萄!”可是又够不到,只能仰着头流口水。大人过来,帮忙摘一串,孩子们马上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饱了就开心地追逐打闹,笑声传遍了整个葡萄园。
这季节,来马鞍山买葡萄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走着、看着、吃着,赞不绝口。果农们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你们随便吃,随便尝,不要客气!”忙碌了半年的人们,全部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家乡的特产
我的家乡在梅州,那里有很多特产,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要说特产,梅州可是有很多的哦!其中我最爱吃梅菜扣肉,梅菜扣肉以质地醇酥、油润不腻、滋味浓香而著名。关于梅菜的来历我来跟大家说一下梅菜的来历:梅菜就是芥菜,梅州盛产,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关于梅菜的美丽传说。中原人南迁广东,当时十分贫寒,有一个妇人在河边浣衣,孩儿们饥肠辘辘,一旁哭着要东西吃,妇人不禁心酸,泪珠滚落河中。这时有个美仙女从天而降,安慰了妇人几句,并拿出一包菜种送予她,随后飘然而去。妇人按照仙女嘱咐,回家把菜籽种下,不几天就发芽出叶,一月后菜长得青翠又大又肥,妇人采摘一些煮食,谁知那菜煮了后,鲜香嫩滑,格外爽口,便天天可以饱食再也不哭不闹了。邻村人家问及此乃何物,妇人想起是美仙女送的菜种,就随口叫其为“美”菜,并将菜种分散大家。后经众人引种改良,很快在东江流域一带广为种植,“美”菜也改名为梅菜。梅菜多了,当地客家人就把抽了苔的梅菜割下,洗净后晾晒几天,待叶子变软放进盆里,撒上盐用手揉搓,等渗出一些菜汁时便装入陶罐,码放一层撒层盐,装满后用大梅菜叶把罐口封严,十天半个月后,取出晒干,便成质色泽金黄浓香味醇的梅菜。
此外,梅州还有沙田柚、牛屎板(黄糖板)、盐焗鸡、仙人拌(跟龟苓膏差不多)等等。
我相信通过我的介绍大家一定知道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啦!
我家乡的特产
每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特产,陕西也不例外有琼锅糖、蓼花糖、薄脆、石子馍……我猜,大家一定都没有吃过陕西的特产蓼花糖吧,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一说。
蓼花糖,是陕西的传统名贵食品,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
蓼花糖主要是用糯米制成的。它的形状有两种,一种的形状是圆形的,像一个个圆溜溜的乒乓球一样,十分好看。另一种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像一个个橄榄球似的,十分漂亮。
蓼花糖的表面沾上了许许多多的白芝麻,让人忍不住的想咬上一口。咬开以后,它的里面是网状的,每隔一点点的距离都会有一两个小洞洞,好像是用来储存空气的。
它的味道非常的特别,有浓浓的芝麻香味,还有淡淡的白砂糖的味道。有位诗人曾写诗赞美蓼花糖:“生性冰雪艳,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
蓼花糖的名字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在明代,县里南茂号有个名叫辽化的师傅,他做了一种香甜可口的食品,表面有许多芝麻,里面特别酥脆,香甜可口。这位师傅死后,当地百姓联名恳请南茂号老板,把这种食品叫做“辽化糖”。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出逃来到西安。地方官员为讨好她,争相送上好东西。这其中就有蓼花糖。慈禧吃了非常开心,觉得色味具佳,只是名字太俗。她想起草原上有一种蓼花,正好蓼花糖的样子很像蓼花的穗。于是将“辽化糖”改为“蓼花糖”,一直用到现在。
我觉得蓼花糖不仅好吃,而且历史也很悠久。我希望大家来到陕西的时候一定要尝尝蓼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