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散文:难忘元宵节

浏览 5

  编者按: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间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难忘元宵节》。

  闹元宵,在我记忆中和“吃”没太大关系,更不知元宵是何物,唯独玩、闹、笑的不亦乐乎。元宵节是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日,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将逐渐淡去浓郁的年味,展开新一年的耕种收播,然而此时仍是乍暖还寒之时,人们带着对年的依恋和新生活的向往、期盼,父老乡亲往往在这一天载歌载舞、舞狮划船、扎台唱戏,直到夜晚整个村庄还是人声鼎沸、红红火火、热气腾腾,一幅欢乐和谐的温馨画面。我的家乡正月十五称为“扮玩儿”,村里学校的操场是最宽阔的地方,此时孩子们还没开学,不论白天和晚上,操场上挤满了前来凑热闹的父老乡亲,谁都可以做主角。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个动作他们反复练习,谨慎而不拘束。

  舞狮是强壮男劳力的专利,一个人拿着铃铛专门“引诱”狮子,一只狮子有两个人合作完成,前面的人抓住狮头,举过头顶来回摇晃,后面的人必须弯着腰,配合前面的人东跳跳西撤撤,最后摆个很酷的姿势,或者前面的人跳到后面人的肩上,高高举起狮头,好威风。后面的节目妇女儿童则乐了,他们穿着花花绿绿、姹紫嫣红,满脸喜悦的扭动腰身,再戴上个“瓷娃娃”大帽子,只露出眼睛和鼻子,这正是那些害羞的大姑娘小媳妇的好道具,她们随手戴上瓷娃娃,穿梭在人群中间,手里甩着红绸子,踩着扭秧歌的步伐,踩着锣鼓的韵脚甩开胳膊扭着屁股,那姿势真美。初学者扭秧歌的怪相啥都有,歪着头胳膊不协调的,走乱步伐的,屁股向后撤的,身体僵硬的……大嫂们经常掀开瓷娃娃的帽子一看究竟,紧接着是善意的哄堂大笑。

  “济公”的举止言谈并不是谁也可以扮的来的,必须找个村里既能扮小丑,又能逗大家乐开怀的、幽默的、大方的男士,农村的破衣服家家都有,一把破的不能再破的扇子,怎么丑怎么化妆,摇身一变造就了真实的济公,拿着那把破扇子把新一年的财气旺福扇给父老乡亲,随便摆个表情或动作,大家都笑的眼泪流了出来,有的笑着捂着肚子弯着腰。那些“跑旱船”的乡亲最温柔,但必须一男一女配合,女的抬起旱船,男的做划船姿势,像是回娘家,女的轻巧漂亮,男的机智能干,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步伐一致效果最好。“猪八戒背媳妇”的怪相孩子们都喜欢,大人也跟着乐,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经常穿上道具,拨开看个究竟,用手摸摸“媳妇”的双腿,拍拍圆圆的肚子,冷不防猪八戒的耳朵凑到了孩子们的脸上,一阵惊喜过后是爽朗的笑声。“踩拐子”这一项目,初学者必须沉住气,一截木棍固定好蹬角,踩着蹬角把小腿和木棍绑在一起,站起来两脚挪动保持平衡,我记得那年弟弟拿回来一副拐子,在弟弟的引导下学会的,踩着拐子顿时长高了许多,一种站的高看的远的感觉,走在跑旱船的后面,高大挺拔的身材,踩着拐子心里乐开了花。

  扮玩儿最费心的还是“搓芯子”(当地的俗语)。一个梯形的木头架,得有两层楼高,最上面站个小女孩(十岁以下),当然是胆儿大的,简单的梳妆,身披红绸子,为了确保安全用绳子把小女孩的腿部和腰部固定,下面好几个壮男劳力扛着木头架,走起路来小女孩扭动腰肢,手摆红绸,恰是好看,像是仙女下凡,我们只有羡慕的份。

  童年的元宵节格外热闹和幸福。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些闹元宵的活动今天已化作记忆。在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孩子们可以欣赏火树银花不夜城的烟火,可以看见声、光、电、结合先进而安全的灯展,他们会找寻到他们的快乐和幸福。珍藏记忆是因为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难忘元宵节是因为我们同样期待走向未来的明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