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的《圣经》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天堂,中国人的《诗经》想像出了一个乐土:“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但这两部经典都没有具体描绘天堂、乐土的样子,所以如果要寻找一片具体可感的“乐土”的话,相信陶渊明的“桃花源”一定是大家的首选。只是写《硕鼠》的诗人出生得太早,那时还不知道有桃花源。陶渊明的文章不长,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先抄录于此: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成语“世外桃源”即出于此。此文一出,一致的观点是: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词典上对成语“世外桃源”的解释也与这相似。这样的解释自然是合理的。无论是陶潜,还是今日的你我,当在生活中遭遇不幸,心理痛苦时,容易产生一些美好的幻想:没有任何阴谋的天堂、天上掉馅饼、“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总有一天,他会踏着七彩祥云来娶我”……生活在那个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极端腐败东晋王朝,底层百姓可以借助宗教来求得心理的安慰;而对具有更高精神追求的儒家的知识分子而言,如果再不用这样一些幻想来安慰自己,真的很难有活下去的勇气。
可是,再读这篇文章,我发现人们似乎一直只关注了开头,却忽视了结尾。我们再来梳理一下故事:
渔人迷路——发现桃花源——受到热情款待——离开时被叮嘱不要告诉外人——报告太守,寻找而未得——刘子骥寻找而未得
一直以来,大家都把目光放在渔人发现的那个桃花源,而忽略了文章结尾的一些细节,请看:
渔人离开时,桃花源里的人叮嘱他不要对外面的人讲。可他离开的时候“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很明显,他是有所图的。从后文可知,这渔人不是要自己带着家人到这里来隐居,而是跑去向太守邀功请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桃花源的人对他那么好,他却恩将仇报!太守代表着官府,而无论当时的官府是否黑暗,如果官府找到了桃花源,那对桃花源的人而言,绝对是灭顶之灾啊!这渔人,好狠毒的心肠!如果说“被动作恶”还算得上是“情有可原”,那么,这种“主动作恶”的人,是绝对不可以原谅的!这就像抗战时期的一些“汉奸”,明明鬼子不知道某个地方有抗日人士隐藏着,但有人为了拿鬼子的“赏钱”,主动跑去告密,这种“汉奸”可谓罪大恶极,绝对不可以原谅的!
渔人,当然属于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了。一个这样的小人物,相信之前没少受官府的欺凌,但竟然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相信就算太守找到了桃花源,也不会给他多少奖赏),而不惜出卖对自己有恩的人,可见当时的社会从上到下都烂透了!不知道这位渔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相信他不会有好下场。毕竟,“欺骗官府”可是杀头的大罪,相信没找到桃花源的太守一定会觉得自己被这个“草民”给愚弄了。
幸好桃花源里的人虽然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对人性的恶还是有清醒的认识,他们留了点心眼,抹去了渔人留下的路标!
再看最后一段提到的刘子骥。作者特意强调他是“高尚士也”,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历史上刘子骥是确有其人的。《晋书》卷十七说:“南阳刘驎之,字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子骥应该是一位隐士。
可是,假如他真的是一位高尚的人,那么就不应该去寻找桃花源。原因很简单:连身为隐士的他(真隐?假隐?)都知道了桃花源,很明显,那里已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假如他真的找到了,就极有可能引来其他的人,那就会害了桃花源里的人!“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罪责呢?我想,刘子骥之所以要去寻找,应该是想去那里隐居。可是为了个人的私欲而害了更多其他无辜的人,这能算得上高尚吗?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刘子骥去找桃花源不会有其他人发现。所以,我们不用怀疑他的“高尚”。但是,他不仅寻而未得,还落得“寻病终”。历史上的刘子骥到底是怎么死的,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在文章里,陶渊明为什么要加上这一句“寻病终”呢?不要这一句也完全不影响文意啊!难道刘子骥在此时死去只是一种“巧合”?我无法否认巧合存在的可能,但如果换一种思路去看待,或许可以发现另一种更具深意的理解:“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那样黑暗的社会里,像刘子骥这样的“高尚者”是很难活得久的。刘子骥求乐土而不可得,最后是“郁郁而终”啊!他的病是心病,其实也是所有正直知识分子共同的心病!
专家说结尾是作者编造的,是虚写,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神秘性,表明桃花源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其实,刘子骥是否存在,他是否高尚,他有没有寻找桃花源,作者是实写还是虚写,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陶渊明没有让世人找到桃花源。
高尚者或死了,或隐了。他们本应该是社会的精英,是社会的脊梁,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可是,面对黑暗的现实,他们选择的不是抗争,而是逃避。“独善其身”的“高尚”是真的高尚吗?如果一个民族最精英的知识分子都不敢做真的猛士,那真的是“万马齐喑究可哀”了!魏晋时期的知识精英们都去服药饮酒去了,所以,桃花源找不到了,只能是永远的乌托邦!
苟活者只要暂时做稳了奴隶,就不会想着再去寻找什么桃花源。造化是为庸人设计的,当太守一怒之下砍下渔人的头颅时,飞逝的时间很快就会冲淡围观者心里微漠的悲哀,街市依旧太平。
而官员们原本活得就很开心。于是,“后遂无问津者”,再也没有人去寻找桃花源。
没有人“知其不可而为之”,没有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桃花源,原来是一个充满绝望的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公众号:左手写诗右手为文
作者:郭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