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孔子-描写孔子人物事迹的优秀散文

浏览 6

  近日再看鲍鹏山讲孔子,又一次走进这位千古名人,深切感觉到了他的有趣,他的伟大,他的不朽。

  孔子是个有趣的人。

  据说他出生时额头突出,后脑勺凸起,显得头顶中央像一块洼地,后来身高超过一米八,一看就是一个奇人。而他也的确是天赋异禀,智商极高。

  他教学生时,既能循循善诱,对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有时候像个可爱的顽童,率直生气,指骂学生“朽木不可雕也”。

  他不喜欢阳货,可是对阳货的来访又不想违背礼数,于是趁其不在家的时候,到他的空房子里去回访了一次,既顾全了礼数,也避免了相见,真是迂腐可爱至极。

  孔子也是一个伟大的人。

  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实,他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指在十五岁的时候,他就已经立志于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追求学问和真理。并不是说他从十五岁才开始学习。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他的母亲——一位19岁的寡妇带着一个小孩去谋生,在这个过程里面,孔子是吃了不少苦头的,为了养活自己,他学会了很多下层人的谋生的手艺,孔子把它称之为“鄙事”,那是他的谋生之学。到了十五岁,他已经能“志于学”了,也就是“立志于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追求学问和真理”。这个境界,是我们现在的好多大学生都还不能达到的。

  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孔子是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了。而这最高的境界,则是既能顺从自己的意愿,却又不越过法度。我想那应该是一种凡事都能想通透,凡事都能恰如其分,凡事都能得心应手的境界吧。那真是我们凡众无法企及的高度。难怪颜渊对孔子曾感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他能修炼到这等境界,我想也是与他幼年饱受生活之苦,体察人间百态,并且“十五志于学”有关。一个人既能在生活的历练中提升自己的情商,也能在学问精进中磨砺自己的智商,这样才会达到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吧。

  孔子的学习是如何刻苦?有个细节我印象比较深刻。17岁时,孔子原本想参加鲁国国务总理邀请仕族子弟的宴会,结果被拒绝,也就是说,这时的孔子,在大家的眼里,因为家道中落,已经是一介庶民了。经过三年苦学,20岁的时候,孔子的儿子出生,鲁国国君鲁昭公给他送了一条大鲤鱼,那可不是一条普通的鲤鱼,那是对他仕族身份的一个重新的认证,而且是对他的学问,对他的地位的一种肯定。孔子特别感动,所以孔子给儿子取名叫孔鲤,字伯鱼,把名和字合起来就是鲤鱼。

  三年的时间,孔子是如何让自己逆袭的?是学习。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孔子苦学三年,学问技艺已经是天翻地覆,声誉名望也是今非昔比。所以鲁昭公才会如此看重啊。

  孔子更是个不朽的人。

  他的不朽在于他为官十载,“道不同不相为谋”,30岁便致力于民办教育。从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的一辈子,学习一般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学技术,比技术高的是知识,比知识高的是价值。而孔子的教育便是价值的教育,是价值观的教育。

  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不是一个器。器是什么?器可以理解为专业技术人员。君子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光有技术、有知识不能称为君子,君子最重要的是懂得价值。所以孔子培养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懂礼的人,他们承担的是价值,是道义、是良知。

  在孔子去世之后,一大批独立的知识分子出现了。诸子百家出来了,百家争鸣出现了,可以说,没有孔子就没有先秦的百家争鸣;没有百家争鸣就没有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

  >>>下一页更多精彩“我眼中的孔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