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之一
时间:
天气:晴
今天,在局长尹家会的带领下,我们28人一行来到挂钩联系点大塘子村委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七个一”系列活动,即收集一批民意、开展一次春耕生产技术指导、开展一次政策及知识宣传、帮助群众干一天劳动、提一条好的发展思路、办好一件实事、建一套完整的走访档案。
放下办公室里紧张而琐碎的工作来到农村,有着别样的心情,感觉一下子放松了许多、轻松了许多。
来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铜厂乡甘蔗砍、运、种工作情况,由于路程近、运费低,驾驶员都不愿到铜厂乡运输甘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度,时间紧、任务重,不容再等下去。最后,局长与铜厂乡党委书记、乡长商定并报请县级联系领导黑丽英部长同意后,在原有的基础上,每运满200吨奖励2000元。奖励资金由挂钩联系的单位共同出资,农业局出资30000元。
铜厂乡缺水十分严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十分紧缺。由于村委会没水,我们的中餐到乡村医生马医生家里煮吃,用的是小水窑的水。早就听说这种水窑,但今天才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见到并认识了它,有个叫“母亲水窑”的项目,今天才深深体会“母亲水窑”的意义,用它那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一群勤劳的人们。
吃完饭后,按照指定挂钩联系的村子,村党总书记徐小强带领我和农机监理站的同志一行8人前往路砍脚村,在路途中,先去了大坪田间察看甘蔗砍收工作情况,并帮助农户扛甘蔗。这片区基本已砍完,但去年冻害严重,收成十分低,农户反映不好,部分农户说今年不愿种甘蔗了,要改种玉米,这样收成还好些。他们说,甘蔗非常重,自己做不了,请请工、出出运费,还要倒贴几文,辛苦一年到头什么也没有。
作为一名主推甘蔗产业的农业工作者,我也无语了。甘蔗产业的推进本身就有困难重重,又遇到这样的`天灾,严重挫伤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加之运输道路非常差,影响了甘蔗砍收,出现了甘蔗运输不出去、糖厂无甘蔗压榨的矛盾!
傍晚,我们来到路坎脚村,这是一个美丽的苗族山寨,四周绿林拥抱,静静的躺在大山里,夕阳下,像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在等待自己的儿女劳作归来。
村里卫生路修好了,大多数人家盖起了砖墙瓦顶的房子,少数人家还盖起了平房,据了解,大部分人家都有一两个人外出打工,生活都不算太差。在吃饭之前,走访了2户联系户,分别叫马小保、杨糯三,全面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把我们此行的目的和任务向他们做了说明,把有关惠农政策、卫生、防艾、防火、禁毒等作了宣传,每户资助100元现金,以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吃好饭已是晚上8点多,由于有事我匆匆离开,结束了一天的走访,剩下的工作由农机监理站的 几位同志完成。
后来,他们又代替我走访了2户联系户,分别叫杨万包、杨小包。等下次去的时候,我一定要亲自去走访看望一下这两户联系户。
民情日记之二
时间:
天气:晴
大塘子的早晨,空气清新,天气晴朗。一切准备妥当出发,一行人步行来到甘蔗地,开始了一天的同劳动。
因为甘蔗地离村委会有点远,我们来到地里已是早上9点多钟,太阳已高高照在头上,火热火热的。大伙的热情也像太阳一样高涨,虽然都有点累,都快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甘蔗砍收工作中来,挖的、砍的、剥的、捆的,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同志时不时的讲个笑话,把大伙逗得笑弯了腰,一时忘记了劳累。
初次使用砍甘蔗专用刀,不掌握使用技巧,加之平时不干劳动,力量不够,用起来非常的困难。我在想,像我这样的人,要是来种甘蔗怎么办,肯定是干不出来的,这就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区别。所以国家在担忧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是有道理的,现在城里的小孩对农事可以说一事不通,农村的小孩也同样步步城市化。有时回老家,常听家乡的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爱外出打工,不爱在家里做农活,田不会犁、地不会挖,高山地区的田地越来越没人种,都种成林地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
中午12点,我们到甘蔗的主人家吃中饭,吃完中饭我带领部分同志继续到地里干活,局长带领部分同志返回村委会,帮助村委会的干部去理水,村委会的水好多天没通了,学校也开学了,吃水问题不解决是不行了。下午我们回到村委会时,水也通了,可以好好的洗一下了,有水真好!
两天的时间,劳累而充实,体验了农村生活的同时,与群众密切联系,交心谈心,了解情况,听取村民意见,对我今后的工作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