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像李鸿章、袁世凯那样的重臣均非科举出身,另一方面像张謇中了状元也

7 查阅

在晚清像李鸿章、袁世凯那样的重臣均非科举出身,另一方面像张謇中了状元也不做官,而是经商办实业。这反映了当时
A.科举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不能培养实用人才
B.清政府大力发展实业
C.清朝已经废除了科举制度
D.帝国主义操纵科举制度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你好,楼主,首先要了解这个事情的背景。 张骞中了头名状元,并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然而这年6月,中日甲午战争就爆发了。 张謇满腔义愤,和翁同(龠禾)等人一起,积极主张坚决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 一再写奏章给皇帝,抨击李鸿章的卖国投降主义。在斗争正激烈的时候,张謇的父 亲因病去世了,按照当时礼教,他必须回到家乡去服丧守孝3年。于是张謇匆匆离开 了京城。 第二年2月,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中国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南通,张謇对腐败的满清王朝更加失望。他深深地感到, 要使中国“不贫不弱”,不受外国人的欺侮,当务之急,一是要实行政治改革,以 议会制取代君主制;二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业,以求民富国强。他认为,一个有头脑 的知识分子,就应当正视现实,勇于投身实业,以拯国家于危难,救百姓于水火。 所以,他拒绝回北京重新担任官职,决心在家乡开办工厂。在给翰林院辞职书中, 他明确地表示:“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从上面可以看出,张骞考中状元后弃官不做而去办实业是因为他看到了民族的大义所在,他认清了现实的形势,看清了清政府的腐朽,认识到了只有实业救国才能拯救这个民族,而他冒的风险也是巨大的,所以这是让人佩服的。可以说,正是由于张骞先进的思想让他走出了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