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

6 查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A.服装休闲化、时尚化
B.百姓的餐桌越来越丰富
C.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重下降
D.高档耐用品、文化娱乐、旅游和教育消费在消费支出中比重下降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伟大的历史转折正式开始,中国又重新回到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的轨道上来。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迈进了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到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连云港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1992年以来,连云港市改革、开放、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城乡居民物质消费由“量”的满足开始向“质”的转变,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全方位得到提高。  一、历史的转折  1.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273元提高到2007年的13254元,增长了4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02元提高到2007年的4828元,增长了46.3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78年末的0.38亿元增加到2007年末的318.24亿元,增长了836.5倍。收入水平的增长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水平。  2.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2007年,城市居民食品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的38.9%,比1978年的58%左右下降了19.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7%,比1978年的68%左右下降了24.3个百分点。2007年城市居民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13.9%,比1984年提高6.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13.3%,比1984年提高8.3个百分点。  3.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84年末的7.35平方米扩大到2007年末的31.25平方米。2007年,3.5%的城市居民家庭居住单栋住宅,43%的家庭居住三、四居室,住宅的配套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84年的14.13平方米扩大到2007年的29.6平方米,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占33.8%,砖木结构住房占66.2%;有54.4%的农户人均居住面积大于25平方米。  二、巨大的变迁  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使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衡量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城市居民家庭迈入小康后,部分城市居民开始过上富裕的生活;大多数农村居民生活摆脱了以温饱为特征的消费模式,步入了小康的门槛。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57元,比1984年增长15.6倍,平均每年递增13.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317元,比1984年增长7.1倍,平均每年递增9.5%。30年来,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六大方面:  1、吃饭:从满足吃饱到吃出健康。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初期,“吃的饱”问题初步得以解决。目前,连云港市城乡居民不但“吃的饱”,而且“吃的好”。一是一日三餐讲究营养搭配。2007年,连云港市城市居民副食消费占食品消费的比重已超过90%,较1984年提高3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副食消费比重也将近80%,较1984年提高30多个百分点。食品消费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粮、菜等植物性食物消费量减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逐年增加;当鸡、鱼、蛋、肉乃至山珍海味等早已成为目前普通百姓的“家常便饭”后,健康主题又成为饮食的重要标志。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欢蹦乱跳的,肉禽要吃排酸的,连植物油都要找非转基因的。饮食消费水平的上升,表明了连云港市城乡居民在保证营养状况的前提下,饮食习惯开始追求健康化。二是外出用餐讲求方便、丰富。近几年,居民消费观念已由传统的饮食家庭化开始向省时、方便、丰富的社会化方向转变,既反映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又说明了市场供应的丰富多彩。2007年,连云港市城市居民在外用餐占全部食品消费比重已达14.2%,较1984年大幅提高。近几年,农村居民走出家庭宴客待友,也早已不足为奇。三是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多年来,连云港市城市居民花在“食”上的钱一直占总消费的一半以上,其中1978年恩格尔系数为58%,1984年达56.8%。进入90年代后,这一比重不断下降,2007年达到38.9%,比1984年下降17.9个百分点,比1978年下降19.1个百分点。2007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3.7%,较1984年降低13.5个百分点,比1978年下降24.3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标志着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  2、穿衣:从一衣多季到时尚舒适。  服装这一与人类生活最为密切和广泛的要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变得绚烂多彩。改革开放初期,居民的衣着颜色基本是黑白灰蓝,款式多是中山装、学生装,质地大多是棉布。近年来,城乡居民的衣着,已突破了颜色单调、式样单一的旧格调,品种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个性化,制作强调精细化,面料趋向高档化。2007年,连云港市城市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方面支出803元,占全部消费支出比重达9.6%,农民人均用于衣着方面支出208元,支出比重为6.3%。连云港市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支出较1978年大幅度增长,穿衣已由过去单纯为了防寒、取暖向着美化生活方面发展,由过去的一衣多季、一衣多人、一衣多场合,变为一季多衣、彰显个性,时尚舒适。  3、用品:从简陋、实用到高档、享受。  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在“用品”方面。尤其近几年来,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已完成了一个由简陋、实用向高级、享受的发展过程,各种高档耐用品不断进入居民家庭是生活水平提高最明显的标志之一。一是普及快。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城市青年结婚还仅满足于“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及几件简单的老式家具),农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更少,近乎四壁空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很快就“飞入平常百姓家”,空调、组合音响、抽油烟机、热水器、移动电话、摩托车、家用电脑等新兴耐用品也随之普及。私家车在前几年是绝大数人都不敢想的事,目前也悄悄的驶入寻常百姓家。高档耐用品的快速普及丰富了居民生活,降低了家务劳动强度,提高了生活质量,给居民家庭带来了浓厚的现代化生活气息。二是更新快。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是充分体现出了“与时俱进”,主要耐用消费品的更新周期也同时在明显的加速。如洗衣机由单缸到全自动,电冰箱则从普通“冷冻”到“绿色保鲜”,电视机从普通彩电到等离子、液晶,其他如从电风扇到空调,特别是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的普及和不断更新,更是加快了城乡居民的消费进程。1992年,连云港市城乡居民家庭已普及和基本普及的除自行车、电风扇外,主要有电视机和缝纫机。到1998年末,则增加了电炊具、电冰箱、洗衣机等。而到2007年,电话、手机等又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须品,其他普及较高的主要有空调、热水器、家用电脑、电动车、摩托车等,其中超过1%的家庭已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  4、住房:从拥挤、简陋到宽敞、高档。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改革开放初期,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的住房既拥挤又简陋,在整个市区,比较象样的住宅楼房屈指可数,广大农村砖瓦房也为数不多。改革以来,连云港市除大力鼓励单位和城乡个人建房外,还集中资金重点加强对旧城区的改造。“九五”期间,城市住房福利分配制度正式停止,住房的商品性消费观念在城市居民心中基本确立,绝大多数城市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农村居民在新建房时,也开始重视配套设施,按房间的功能不同分别设计、施工,追求配套设施完善的别墅化住房。一是房子越来越宽敞。2007年末,连云港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1.25平方米,约是1984年的4倍;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9.6平方米, 约是1984年的2倍。城市家庭通过购买房改房、自建住房、购买商品房等渠道拥有自己住房的家庭已占91.5%;其中相当多的家庭已拥有二套甚至三套住房。二是房子装修越来越高档。搬迁新居总是伴随着住房条件的大幅改善。目前连云港市城市家庭最简单的装修也需2万元以上,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至少也在万元左右。一些比较富裕的城乡居民,不但拥有自己的“高档”住宅,其内部的装饰也是相当的优雅、别致,并且趋于宾馆化。三是居室环境越来越现代。到2007年末,连云港市城市居民中以煤气和液化气为主要燃料的家庭达到了92%;城市家庭用空调或暖气取暖的已达52%;而以饮用矿泉水和纯净水为主的家庭达到了46.5%。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家庭饮用经过处理的水源;燃料也告别了单一的柴草时代,煤炭、液化气、沼气等能源已被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  5、 娱乐:从单调枯燥到丰富多彩。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精神文化消费日益重视,文化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首先是文化娱乐用品拥有量迅速增加,其中普及最快的是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音响等也是快速步入居民家庭,其他如照相机及各种健身器材、体育器材等也有明显幅度的增长,使广大城乡居民的视野进一步得到开阔。其次是休闲娱乐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现在,城乡居民利用双休日购物、娱乐休闲、旅游健身、走亲访友、读书看报以及种花、养鸟、钓鱼等活动时间大幅增加,尤其旅游、健身已成为连云港市当前城乡居民新的消费热点。2007年城市居民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13.9%,比1984年提高6.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13.3%,比1984年提高8.3个百分点。连云港市城乡居民昔日那种封闭的生活方式已被彻底打破。  6、财产:从“捉襟见肘”到“家财万贯”。  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市城乡居民家庭的各类财产增加明显,昔日 “入不敷出”、“寅吃卯粮”的现象日渐减少。尤其近些年,随着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敢于随意消费、能够随意消费的家庭越来越多。目前,全市有近100%的城乡居民家庭已经参加了各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财产保险及人身保险等,保险品种多,范围广,社会保障水平空前提高,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已初步得到缓解和解除。金融资产增加明显,到2007年末,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已达318.24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到7120元,相当于1978年的609倍,平均每户家庭拥有银行存款约2.3万元。随着置业投资的兴起,许多家庭已经不满足于一套自住房,而拥有了更多的投资房产。在最近几年里,连云港市拥有几十万元家产的家庭相当普遍,拥有百万元家产的家庭也是一般水平,而拥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家产的家庭也占有相当比例。城市中率先富裕起来的居民家庭,以及沿海乃至市郊一些乡村的农民家庭,他们的家庭财产已远远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三十年,连云港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过去,成就斐然;展望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任重而道远。随着连云港市战略定位大幅提升,全市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的不断涌起,全市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快速增强,城乡面貌将显著变化,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也将会更加富裕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