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的精神力量。万里长征,艰苦卓绝。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临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江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茫无际的草地,前有荷枪实弹的堵军,后有铺天盖地的追兵,上有狂轰滥炸的飞机……就是在这样一种“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中国工农红军充分展现出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爬雪山、过草地、涉沼泽、眠雪野、食草根、艰难跋涉二万五千里,翻越18座高山,渡过24条江河,转战11个省,终于从总兵力多达100万敌人的血战中杀出了一条生路,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在那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惊天地、泣鬼神。这种坚强的信念、伟大的精神,塑造了我们的军魂,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2.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长征中红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一个至为关键的原因在于红军具有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俗话说:“两军相逢勇者胜”,没有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红军既不能爬雪山,也不能过草地。红军指战员不怕牺牲,奋勇拼搏,一往无前,终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势不可挡的顽强精神,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正如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所说:长征“是一次充满了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是用热血和勇气谱写的史诗”。 3.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长征是爱国主义的史诗。在中外军事史上,没有一支军队经过这么艰辛漫长的战略转移而没有被击溃,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能够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尽管他们当中有无数的同志倒下了,可他们所到之处播下的革命火种,最终汇成了燎原之势。正是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的红军战士在革命的危难关头,不顾自己的安危,听从党的领导,各路红军实行了密切的战略协同和配合。许多战士为了战友,奋不顾身,英勇冲锋。中央红军血战湘江,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18团为掩护主力过江,结果被敌军阻隔在湘江以东,大部分壮烈牺牲。长征中,部队不断整编,干部层层下放,有的师团干部成了普通一兵,但他们胸怀大局,能上能下,表现出坚强的党性和无私的爱国精神。 4.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长征不仅仅是军事上战胜了敌人,也不仅是战胜了各种自然险恶,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在思想上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取得的伟大成果。1935年的遵义会议,批评了共产国际代表在军事上不切实际的瞎指挥,独立自主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同时,也标志着共产国际控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针和领导组成的时代结束了。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斗争的反复考验,随着斗争经验的不断丰富,终于摆脱了幼年的稚气,在政治上成熟起来了。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一改过去屡遭挫折的被动局面,走上了胜利发展的坦途。遵义会议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本国问题的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我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本国问题的创新精神。